贞元十六年四月八日,姚南仲来到长安,待在金吾监狱等待皇帝降罪。德宗下诏赦免了他,召其晋见。德宗见到姚南仲后,问道:“薛盈珍是不是干扰你的工作了?”姚南仲回答:“薛盈珍没有干扰我,只是败坏了陛下的法律而已。况且,全天下像薛盈珍之流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算羊祜、杜预这样的名将再世,也不能推行善政,建立大功啊!”德宗听后,哑口无言,但却并没有加罪于薛盈珍,还让其掌管朝廷机密事务。薛盈珍又在德宗面前进谗言,说:“姚南仲的恶政,全都是幕僚马少微出的主意。”德宗下诏将马少微贬到了江南,并派遣宦官押送,途中将其推到江中淹死了;姚南仲则也被调回了朝廷,改任尚书右仆射。
贞元十三年,德宗已经五十五岁,他也已经在位十八年了,他也变得越来越昏聩了。光禄少卿同正张茂宗是义武军(今河北省定州市)节度使张茂昭的弟弟,德宗曾答应把第三女义章公主嫁给他。还未成婚,恰巧张茂昭的母亲去世了,其母临死前,上书德宗请求办完婚礼,德宗答应了。贞元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德宗下诏命令张茂宗停止守丧,担任左卫将军同正。左拾遗蒋乂上书劝谏道:“战争时期,自古以来就有身穿丧服出征的,但从未听说过驸马停止守丧来迎娶公主的事。”德宗派宦官给蒋乂解释,但蒋乂拒不让步,德宗只得在延英殿召见蒋乂,当面对他说:“民间也有很多借吉成婚的事,爱卿为何如此固执?”蒋乂回答:“婚姻、丧事,是人间最重要的事,吉凶不可相互冒犯。民间小民无知,孤女无依无靠,可能存在丧事期间出嫁的,但也没听说过男子在守丧期间娶妻的事。”太常博士韦彤、裴堪也上书劝谏。德宗根本听不进去,很不高兴,反而下令有关部门赶快选定婚期,八月二十八日,二人成婚。
贞元十四年闰五月,德宗任命神策军行营节度使韩全义担任夏州、绥州、银州、宥州节度使。韩全义当时率部驻扎在长武城(今陕西省长武县),士兵们认为夏州是沙漠之地,又正值盛夏,都不愿移防。十五日,军中发生兵变,乱兵们杀死了大将王栖岩等人,韩全义翻越城墙逃走。城内都虞候高崇文率众诛杀了领头的,军队才稳定下来,二十七日,德宗派遣中使传达口谕,任命高崇文为长武城都知兵马使。高崇文,出自渤海高氏,他质朴寡言,从小参加了平卢军队。贞元中,随韩全义镇守长武城,五年夏,三万吐蕃军队进攻宁州,高崇文率领三千甲士救援,佛堂原一战,大破敌军,后来,高崇文成为一代名将,其孙高骈为唐末名将。九月,德宗以陕虢观察使于頔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于頔,字允元,是北周太师燕文公于谨之后。以门荫入仕担任千牛,调任华阴尉,后历任黜陟使刘湾判官、充入蕃使判官、司门员外郎、入西蕃计会使、长安县令、驾部郎中、湖州刺史、苏州刺史。其在任期间,虽然有些政绩,但却非常横暴,观察使王纬上奏德宗,但昏庸的德宗不仅没有追究,反而给于頔接连升官,于頔也是得意洋洋,给王纬写信道:“一蒙恶奏,三度改官。”后,于頔由大理卿又升为陕虢观察使,他更加作威作福,对下属非常严厉。掾姚岘不堪其暴虐,与弟弟一起坐在船上,投河而死。
十月二十四日,夏州节度使韩全义上奏称在盐州西北击破了吐蕃的入侵。该月,明州镇将栗鍠杀死刺史卢云,联络山越叛乱,攻陷了浙东数个州县。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唐军平定了,次年二月,浙东观察使裴肃在台州生擒栗鍠,送往长安斩首。
五百一十七、讨伐淮西(1)
陆贽罢相以来,唐朝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藩镇老的节度使相继去世,每当一个节度使去世,就会引发出一场不大不小的动荡。在陆贽罢相之前,昭义镇李抱真去世后,就发生了昭义镇的内乱,到陆贽拜相之后,这场内乱还在继续,等陆贽罢相后,先是河东节度使李自良去世,李说继任后,与监军王定远产生矛盾,河东镇内乱,李说被征召回京,李景略继任留后;接着,横海镇又发生内乱,原节度使程怀直被其族兄程怀信驱逐;继而,魏博镇田绪去世,幼子田季安继任;再后来,宣武节度使李万荣去世,宣武镇再度发生内讧,其子李迺企图继任留后,受到都虞候邓惟恭的抵制,结果失败,朝廷以同平章事董晋接管了宣武镇,不久,邓惟恭又被董晋所杀;贞元十三年,义成节度使李复又去世了,继任节度使姚南仲又与监军薛盈珍产生矛盾,义成镇内部又发生了一场内讧。
到贞元十五年二月,担任宣武镇节度使两年有余的董晋又去世了,朝廷以其行军司马陆长源继任节度使。陆长源为人刻薄急躁,恃才傲物,而判官孟叔度则轻佻**,对将士们也是非常傲慢,经常羞辱大家,长期以来一直桀骜不驯的宣武镇将士们对二人都非常怨恨。董晋在世时,陆长源就一直想把宣武镇治理得服服帖帖,但董晋深知这绝非易事,等董晋死后,陆长源担任留后后,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他扬言对外道:“宣武镇将士们纪律松弛很久了,我将以法好好整顿一番!”众人听了都心生畏惧。有人劝说陆长源犒赏三军,陆长源却说:“我岂能效仿河北贼人,花钱换取人心来购买节度使吗?”宣武镇有条不成文的规矩:节度使去世后,要发给将士们白布缝制丧服,为节度使服丧,陆长源下令不再发给白布,改发现金,令大家自行卖布。判官孟叔度提高食盐的价格,降低白布的价格,人们得到的现金只能买来两三斤食盐,于是军中将士非常气愤,叛乱一触即发,而陆长源却不以为意,丝毫没有戒备。贞元十五年二月十一日,宣武镇再度发生兵变,愤怒的将士们逮捕了陆长源和孟叔度二人,将其千刀万剐杀死,从二人身上割下肉来,一会儿就吃光了。监军俱文珍因宋州刺史刘逸准是宣武镇的老将,暗中写信召其前来。刘逸准接到命令后,立即率军进入汴州,汴州这才恢复了秩序。十五日,德宗下令任命刘逸准为宣武节度使,赐名为刘全谅。三月十四日,昭义镇节度使王虔休也去世了,朝廷又以河阳怀州节度使李元淳继任昭义节度使。
唐朝直接控制的藩镇内讧,进一步削弱了朝廷的威信,蠢蠢欲动的淮西节度使吴少诚一直是看在眼里。曾几何时,淮西镇也非常辉煌,李希烈一度向北占领了汴州、向西北兵锋直至洛阳、向西南威胁襄州、向南打到长江北岸,如今却局促于申州、光州、蔡州一隅,这让吴少诚心有不甘。自从贞元二年继任以来,十余年见,吴少诚一直卧薪尝胆,对内“善为治,勤俭无私,日事完聚,不奉朝廷”,为的就是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形成一个与河北藩镇一样的独立王国,经过长期的准备,如今的吴少诚感到时机已经来临了。
早在贞元十三年陆贽被贬不久,吴少诚就擅自下令开挖刀沟(今河南省舞阳县东北)入汝河。德宗听说后,赶忙派宦官前去制止,但吴少诚不听。德宗再派兵部郎中卢群前去责问,吴少诚回答:“开挖此河,对百姓很有好处。”卢群说:“君令臣行,虽然有好处,但人臣怎能擅自做主?大人接到皇帝的命令却不服从,将如何让下属听命于你呢?”吴少诚这才下令停工。次年,为了安抚吴少诚,德宗又于二月下令将其统领的军镇(即申州【今河南省信阳市】、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更名为彰义镇。然而,此举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到九月,吴少诚还是派兵劫掠寿州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杀死了镇遏使谢详,侵吞了二十余里的土地,派兵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