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二、李泌拜相(3)
此后,李泌只要奏事,总是提及和亲回纥一事,接连说了十五次,但德宗始终不答应。
最后,李泌说道:“陛下既然不答应与回纥和亲,那么臣请求辞职。”德宗说:“朕并非不接受建议,只是想与你把道理说清楚,何至于要匆匆离开朕?”李泌回答:“陛下答应与臣讨论道理,这真是天下之福啊。”德宗说道:“朕当然不惜委屈自己与之和亲,但朕无法辜负韦少华等人。”李泌回答:“以臣的观点,是韦少华等人辜负了陛下,而不是陛下辜负了他们。”德宗问道:“这是什么道理?”李泌接着说:“昔日回纥叶护率兵帮助我们讨伐安庆绪,肃宗只让臣在元帅府设宴款待他们,先帝从未与其相见。叶护曾经强邀臣前去他的军营相见,肃宗尚且不答应,等大军出发之前,先帝才与其相见。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夷狄就如同豺狼一般,他们率军进入中国腹地,我们不得不严加戒备啊。陛下在陕州时,非常年轻,而韦少华等人却没有深思熟虑,让您这样一个十四岁的皇家嫡长子轻率地进入他们的军营,又没有提前约定好相见的礼仪,最终导致回纥人凶性大发,这难道不是韦少华等人辜负了陛下您吗?他们就算死了,也不足以抵偿他们的罪过啊!况且,香积寺大捷后,叶护当时就想率军进入长安,先帝亲自在叶护的马下叩拜予以制止,叶护遂不敢入城。当时,围观的军民有十余万人,都叹息说:‘广平王乃真华夷之主啊!’然而,先帝损失的少,而国家得到的好处却多啊。叶护就是牟羽可汗的叔父,牟羽身为可汗,亲率全国之兵来帮助我们平叛,所以他非常骄傲,才敢于让陛下向其施礼,而陛下天资神武,不愿屈节。当时,臣不敢再说其他,假如可汗强迫将陛下留在军营,就算是饮宴十天,全国岂不惊恐!而幸亏有上天护佑,回纥可汗之母听到消息后,送来貂皮大衣给陛下穿上,斥退左右,亲自送陛下离去。陛下把香积寺先帝之事拿来对比一下,您自己看到底是委屈自己一下对?还是不委屈对?是陛下屈服了牟羽可汗?还是牟羽可汗屈服了陛下呢?”
德宗听了,看了看李晟和马燧,说道:“好友最好别再重逢。朕素来痛恨回纥,如今听了香积寺之事,朕自感理屈。爱卿你们二位觉得如何?”李晟、马燧回答:“如果事情真的如李泌所言,我们也觉得回纥似乎是可以原谅的。”德宗有些撒娇,说道:“你们二位都不站在朕一边,朕又该咋办呢?”李泌说道:“臣以为回纥人并不可恨,倒是我们的前任宰相可恨。如今回纥可汗杀了牟羽可汗,回纥人又立下两次收复京城的大功,他们有什么罪?吐蕃人喜乱乐祸,攻克我们河州陇州等数千之地,又率军攻入我们的京师,令先帝蒙尘于陕州,这才是百代必须报的深仇啊,况且,他们的赞普还活着,我们的宰相不对陛下说这些,反而打算联合吐蕃进攻回纥,这真是可恨啊!”德宗回答:“我们与回纥结怨已久,如今他们又听说吐蕃劫盟,我们现在与他们和亲,他们会不会拒绝?这岂不是令夷狄耻笑吗?”李泌说道:“不会。臣昔日在彭原,现在的可汗当时是胡禄部的都督,与现在的宰相白婆帝一起随叶护来帮助我们平叛,臣对其很是友好,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他们听说臣当了宰相,才派人前来求和,岂能拒绝我们?臣请求给他们写信,与他们约定:向我们大唐称臣,向陛下称子,每次派来的使者不得超过二百人,送来贸易的马匹不得超过一千匹,不得将中国人和来中国交易的外国商人裹挟出关。这五条如果他们答应下来,我们主上一定会同意和亲,如此一来,我们大唐的声威就会加于北方,震慑到吐蕃,也足以让陛下一吐胸中的块垒了。”德宗问道:“从至德以来,他们与其都是兄弟之国,现在让人家称臣、称子,人家岂能答应?”李泌回答:“他们想与我们和亲已经很久了,他们的可汗和宰相素来相信臣的话,如果他们不答应,不过是我们再送去一封书信罢了。”德宗最终答应了。
德宗答应后,李泌就照此办理,不久,回纥方面果然派人上书称臣称子,凡是李泌约定的五件事,全部答应。德宗大喜,对李泌说:“回纥人果然对爱卿如此畏服啊!”李泌回答:“这全是陛下的声威,臣哪有什么!”德宗又问:“回纥人既然已经臣服了,至于南诏、大食、天竺三国该咋办?”李泌回答:“回纥人臣服以后,吐蕃人就不敢再轻易入侵了,然后我们再招徕南诏,斩断吐蕃人的右臂。云南各蛮族从汉朝以来就一直臣服我们,杨国忠无故骚扰人家才导致人家背叛,臣服于吐蕃,正苦于吐蕃沉重的劳役,没有一天不想着重新回到我们的怀抱。大食是西方最强的国家,疆域从葱岭以西一直到西海,几乎拥有天下一半的土地,他们与天竺都仰慕中原文化,世代与吐蕃为敌,臣因此知道他们会站在我们一边。”
贞元三年九月十三日,德宗下令将回纥使者合阙将军送回国,答应将咸安公主嫁给回纥可汗,又偿还过去拖欠的回纥马价五万匹绢。咸安公主,是唐德宗十一女中的第八女,母亲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