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贞元三年六月二十一日,李泌刚刚拜相,与李晟、马燧、柳浑一起参见德宗。德宗对李泌说:“昔日爱卿在灵武时,就该担任这个官职,爱卿自己退让。朕今日用你,想和你约定,那就是你不要公报私仇,对你有恩的人,朕自然会替你酬谢的。”李泌回答:“臣平素信奉道教,从不跟人结仇。李辅国、元载都是想陷害臣的,都已自行死掉了。臣平素关系好的以及对臣有恩的,现在都已经显达了,也有已经去世的,臣也无从报答。”德宗又告诫说:“话虽如此,但就算是小恩小惠的,也应报答。”李泌说道:“臣今天也想与陛下有个约定,可以吗?”德宗说道:“有何不可?”李泌说:“希望陛下不要加害功臣。臣受陛下厚恩,自然毫无顾忌。李晟、马燧对国家都立下过大功,就算有人向陛下进谗言,陛下肯定是不会听的,但今天臣当着他们二位的面这样说,为的是让他们二位一点也不生疑惧。陛下万一加害他们,那么,宿卫之臣、方镇之臣,没有一个不痛恨惋惜而心生不满,恐怕中外变乱很快就会再度发生了!臣子只要受到君王的宠爱和信任,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至于当什么官又有什么关系呢?臣在灵武之日,不是什么官,但宰相大将都受臣的领导;陛下以李怀光为太尉而李怀光却更加害怕,以至于发动叛乱,这都是陛下亲眼所见啊。如今,李晟、马燧已经很富贵了,如果陛下坦然相待,使他们相信各自身家性命没有一丝危险,国家有事就带兵出征,没事就回到朝廷,参加朝会,这是多么轻松快乐的啊!所以,臣希望陛下千万不要因为二位臣子功劳太大而猜忌他们,二位也不要因为官高而自己心生疑虑,这样一来,天下就太平无事了!”德宗说道:“朕刚听卿的话,一时呆住,不知所云,等到听了卿的解释,才知道你说的是为了江山社稷最好的办法啊!朕应当写在衣带上,二位大臣也当牢记在心。”李晟、马燧都起身,哭着感谢。德宗又对李泌说:“从今往后,凡是军事行动和粮食问题,都交给卿负责。吏部、礼部交给张延赏负责,刑法方面交给柳浑。”李泌回答:“这可不行。必须不因臣无能,让臣当这个宰相。宰相的权力不可分割。这不同于给事中那样分为两班,也不像舍人一样分为六个部门,至于宰相,天下之事,事无大小都要负责处理。如果各有主管,那是各部门官员,不是宰相。”德宗笑道:“朕刚才失言了,你说的对。”李泌趁机把张延赏削减官员的事提出来,请求恢复旧制。德宗说:“设置官吏就是为了百姓,如今天下户口比太平时候少了三分之二,可是官吏数量却不减反增,这合适吗?”李泌回答:“户口虽然减少了,但事务却比太平时期要多出十倍,官吏岂能不增加?况且,所削减的都是办事官员而那些真正的冗官却并没有裁撤,这就是我认为的不当之处。至德年间以来设置的员外官,相当于正式官员的三分之一,如果计算他们的服务年限、资历然后让他们退休,那些候补官员则需要经过两次选拔,不再先经过担任员外官,而是直接委任为正式官员,这样不但大家不会埋怨,反而会高兴呢。”又请求没有出阁的亲王不再征辟王府官吏,德宗均表示同意。七月四日,德宗下诏闰五月裁撤的官员一律官复原职。

四百八十一、李泌拜相(2)

贞元三年,除了吐蕃劫盟、李泌拜相之外,还发生了四件大事:一件是,年初淮西防秋兵叛乱,第二件是韦皋劝诱南诏,第三件是和亲回纥,最后一件是郜国公主事件。

先说第一件。去年四月,陈仙奇毒死李希烈之后,关中局势吃紧,德宗下令各地派兵防秋,陈仙奇就派遣都知兵马使苏浦率领五千人淮西精兵赶赴关中。淮西地区马匹很少,精兵都骑着骡子,号称骡军。李希烈叛乱时,在骑兵中挑选最精锐的成立左、右门枪、奉国四将,步兵中最精锐的为左、右克平十将。三个月后,吴少诚就杀害了陈仙奇,派人秘密通知门枪兵马使吴法超等人,命令他们从关中返回,而这一切都瞒着苏浦。吴法超等人四千步骑从鄜州叛逃,浑瑊派遣部将白娑勒率军追赶,反被淮西军击败。德宗赶忙命令时任陕虢观察使的李泌发兵阻截,不让叛军南渡黄河,李泌赶忙派遣押牙唐英岸率军赶赴灵宝,但等他们来到灵宝时,淮西兵已经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来到了黄河南岸了。李泌遂下令灵宝地方政府给他们送去食物,淮西兵也不敢四处劫掠。次日,淮西兵进驻陕西七里。李泌不再命人送给他们食物,他调兵遣将,挑选了四百名勇士分成两队,埋伏在太原仓的小路上,命令道:“敌人十队经过,东面的伏兵就高声呐喊出击,西面也呐喊呼应,但不要挡住他们的去路,一直给他们让出一条道来,追着他们打。”又派遣虞侯召集附近村落里的年轻人,各自手持弓箭、长刀、砖石瓦块,尾随着叛军,听到前方喊杀声也随之响应。又派遣唐英岸率领一千五百人趁夜从南门出城,在涧水北岸列下阵势。第二天四鼓,淮西兵开始出发,进入峡谷,李泌布下的两侧伏兵突然出现,叛军顿时大乱,边打边逃,被杀死了上千人。刚刚逃出峡谷,又碰上早已等候多时的唐英岸,唐军又是一阵砍杀,叛军大败,骡军兵马使张崇献被生擒。

李泌断定叛军一定会分兵从山路南逃。又派遣都将燕子楚率领四百人马从炭窦谷赶往长水截击。淮西兵两天没吃上一口饭,屡战屡败,士气全无,唐英岸率军一直追到永宁东,淮西兵全都逃到山谷之中。吴法超果然率领残余的大部朝长水逃来,燕子楚一阵追杀,临阵斩杀吴法超,将其率领的这部分士兵又杀了三分之二。

德宗原以为陕州兵少,调派了五千神策军前往帮助李泌,行至赤水,听说李泌已经击破了淮西兵,就返回了长安。德宗命令刘玄佐乘坐驿马车赶回汴州,沿途以诏书招诱淮西的散兵游勇,回到汴州,一共招致一百三十余人,全部斩杀。那些淮西溃兵一路上被村民们又杀死了很多,回到蔡州的仅剩下四十七人。吴少诚见人数太少,为了杀人灭口,又为了嫁祸于人,遂将这千辛万苦逃回来的四十七全部斩杀,向朝廷请功,还假惺惺地派人给李泌送去钱财,感谢李泌击破了叛军。李泌将张崇献等六十余人押送到京师,德宗下令将他们全部送往鄜州,在营门外面腰斩,以令防秋之众。

吴少诚贼心不死,他整军备战,打算抗拒朝命。判官郑常、大将杨冀密谋将其赶走,伪造了德宗的手诏送给申州刺史张伯元等人。不幸的是,事情败露,吴少诚杀害了郑常、杨冀、张伯元等人,其大将宋旻、曹济逃奔了长安。

淮西的局势也引起了德宗的高度重视,他认为襄阳和邓州阻挡淮西向荆襄地区发展,又屏护着关中东南方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遂晋升荆南节度使曹王皋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把襄、邓、复、郢、安、随、唐七州划归其管辖。

再说第二件事。我们知道,就在德宗即位的当年,南诏国王阁罗凤也去世了,其孙异牟寻继位。当时已任南诏第一国师的汉人郑回(已改名蛮利),曾担任异牟寻的父亲凤迦异、异牟寻本人以及其子梦凑三代人的老师,在南诏国拥有巨大的声望。郑回对异牟寻建议脱离吐蕃、重新归顺唐朝,异牟寻表示同意,但一直苦于没有门路,无法与唐朝接触,进行实质性的谈判。如前所述,韦皋原本是被推荐接任死去的淮南节度使陈少游的,但不知何故,朝廷改派了刑部侍郎杜亚接任,而于贞元元年将韦皋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到任后,审时度势,他认为,南诏等西南蛮族投靠吐蕃,每次吐蕃入侵,总是以数十万西南蛮族军队为先锋,对唐朝的西南边疆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要想稳定西南,就必须先拉拢南诏等西南蛮族,劝诱他们脱离吐蕃,砍断吐蕃的臂膀,因此,上任以后,他对西南蛮族采取了怀柔政策,极力招抚边境上的苴乌星、虏望等各族少数民族,此后,他又风闻南诏异牟寻、郑回也有归顺之意,就上奏德宗称:“如今吐蕃背弃盟约,入侵盐州夏州,我们应该趁着云南以及南方八国生羌有归顺之心,予以招抚,以分化瓦解吐蕃集团,分散他们的攻势。”德宗同意后,命韦皋先以个人名义给南诏国王下书,试探一下他们的真实用意。贞元三年闰五月七日,也就是在吐蕃劫盟前不久,韦皋又再次给东蛮(今四川省西昌市一带)的勿邓部落首领和义王苴那时写信,要他密切注意南诏方面的动向,遇到机会,就居中搭建起南诏与唐朝之间沟通的桥梁。在苴那时的沟通下,事情进展很快,到六月十一日,韦皋亲自给南诏国王异牟寻写信,派遣判官崔佐时来到南诏国都咀咩城,敦促南诏尽快派遣使者觐见德宗,恢复两国关系。异牟寻欣然应允,请求与吐蕃断绝关系,派使者入朝。在韦皋的努力下,当年,南诏国王派遣附属国东蛮鬼王骠傍、苴梦衡、苴乌等人相继入朝。自从安史之乱前南诏背叛后,与唐朝为敌已将近二十余年,此后巂州陷落,西南各蛮族部落也纷纷背弃唐朝,自此才又恢复了关系。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66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66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