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九、吐蕃劫盟(2)
当天(即闰五月十九日),在长安的德宗还对这次会盟寄予了厚望。
他兴致勃勃地主持朝会,对众位宰相们说:“今日与吐蕃和好,真是社稷之福啊!”马燧回答:“是啊!今日会盟,百年内将不会再有吐蕃入侵了。”柳浑说道:“吐蕃人面兽心,不是盟誓所能约束的。今日之事,臣甚为担忧啊!”李晟也说道:“臣生在边地,深知吐蕃人心,今日之事,确实如柳浑所言。”德宗顿时沉下脸来,呵斥道:“柳浑一介书生,不懂边防,大臣你也口出此言吗?”众人见德宗发火了,都跪地叩头道歉,朝会不欢而散。当晚三更,韩游瓌的紧急军报送到了德宗的手上,军报上称:“吐蕃劫盟,军队覆没,已兵临我镇(即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德宗大惊失色,来不及找来宦官,当即令巡街御史把军报送给柳浑。第二天一清早,德宗对柳浑说:“爱卿虽然是书生,但却能如此精准地判断敌情啊!”这一次,他又想逃出长安,幸赖群臣劝阻才作罢。柳浑过去名字叫柳载,朱泚之乱中,柳浑辗转逃到奉天,被任命为左散骑常侍,朱泚怀疑柳浑还在长安附近,就虚加他为宰相。等到朱泚败亡后,柳浑上书德宗称:“不久前我的名字受到逆贼的玷污,我也不愿再称旧名了,并且原名带戈字旁,如今该偃武修文,请求改名为浑。”贞元二年,柳浑被拜为兵部侍郎,封宜城县伯,三年加同平章事,负责门下省。当时,德宗命工匠做一条玉带,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不小心弄坏一块玉料,又从市面上买了一块补上,等到玉带做好后,德宗发现其中一块与其他不同,追问之下,工匠只好认罪。德宗下令将工匠处死,诏书下到中书省,柳浑反对道:“陛下当时杀了也就杀了,现在安排有关部门处理,就需要依法办事。”以误伤皇帝服饰、器玩判令杖打工匠六十棍,其余工匠予以释放,德宗最终同意了。柳浑又上奏称:“前尚书左丞田季羔公正忠诚,先朝旧臣,长安内从隋朝留下来的旧宅只剩田氏一家了。如今,他的堂侄上书要求把旧宅卖掉,换钱买马,协助朝廷讨伐吐蕃,一旦开了这个头,恐怕会滋长奸诈之事。讨伐敌人,朝廷自有办法,岂能依靠这些侥幸之徒?”德宗也表示同意。韩滉入朝后,朝廷对其非常看重,每次轮到他入宫奏事,德宗与他能交谈终日,别的宰相都被架空了,至于朝廷其他官员唯恐犯错受罚,更是不敢与韩滉对立。柳浑虽然是韩滉推荐的,但却对他专权深感不满,曾严肃地埋怨道:“您的父亲当宰相时苛察,没当一年就罢相了,如今,您在办公场所竟然把下属活活打死,况且,那里也不是惩处人的处所,你为何要重蹈覆辙呢?只想自己作威作福,这怎是君臣之礼!”韩滉听后,深受震动,稍稍收敛了一些。李晟的大安园种了很多竹子,有人散布谣言说:“李晟在大安亭埋下伏兵,想趁乱图谋不轨。”李晟听说后,赶忙命人把竹林砍光。
二十一日,德宗派遣宦官王子恒携带诏书送给尚结赞,但吐蕃边防军拒绝接纳,王子恒只好返回。浑瑊留住奉天。二十二日,尚结赞回到故原州(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当初,吐蕃乱兵大肆砍杀唐朝官兵时,崔汉衡的侍从吕温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崔汉衡,结果吕温被大刀砍伤而崔汉衡幸免于难。崔汉衡用吐蕃话喊道:“我是汉使者崔尚书,尚结赞对我很好,如果你们杀我,尚结赞还会杀了你们。”吐蕃人遂将其拘禁起来,用三根绳子把他们捆绑在一根木头上,再用绳子把他们的头发固定在这跟木棍上。夜里,吐蕃人就把他们放到地上,把捆绑头发的那根绳子固定在地上,再用毛毯盖在他们身上,吐蕃人睡在毛毯上,以防他们逃脱。崔汉衡等人被送到原州,尚结赞坐在大帐内,召见他们,指出唐朝很多不对之处,说道:“武功之捷,都是我的功劳,当初你们答应把泾州和灵州送给我,但都自食其言。你们太对不起我们了,致使我们举国愤怒,这次劫盟本来就是要抓获浑瑊的,我将用金子装饰的枷锁把浑瑊锁住送给赞普。既然已经让他给逃掉了,才错误地抓住了你们,我将会把你们安全送回的。”尚结赞见吕温身负重伤,对吕温的忠义之举十分赞赏,赏赐给他很多财物。尚结赞又对马燧的侄儿马弇说:“我们胡人以马为命,我当时在河曲时,春草未生,马虚弱得抬不起腿,如果那时,马侍中西渡黄河掩杀,我们将全军覆没了啊!这就是我们向你们求和的原因,我们求和成功,全靠马侍中的功劳啊!如今我们全军得以安全返回,为何还要囚禁马家的人呢?”遂下令把宦官俱文珍、浑瑊的部将马宁、马弇放归唐朝,但把崔汉衡、郑叔矩送往河州,将辛荣、扶余准等人送到过去的廓州、鄯州囚禁起来。德宗听了尚结赞的话,从此开始厌恶马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