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四百二十六、移风易俗

以大历十二年三月处死元载为起点,代宗决心一改此前形成的政多留滞、事贵因循的政风,明确推崇儒学、正本清源的治国理念,这具体体现在他在任命杨绾和常衮时所下的制书中。

据《唐大诏令集》所载的制书,代宗是这样说的:“体国经务,亮采惠畴,以遂万物之宜,以刑四方之礼。弥缝衮职,金玉王猷,平景纬於台阶,济盐梅於鼎饪。必先时俊,允膺旁求。朝议大夫守太常卿兼修国史、赐紫金鱼袋杨绾,赡学懿文,崇德广业,表微藏用,适务知章。朝议郎守尚书、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常衮,志业贞谅,理识宏深。守正居中,确乎难夺。顷以戎车未戢,方事仍殷,永言庶政,有乖彝叙。今将本俗刑教,澄源振纲,宣九德以阜成,张四维而翼赞。洽於佥论,咨尔具瞻,往副审象之诚,懋缉时雍之化。绾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散官勋赐如故。衮可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太微宫使、崇文宏文馆大学士,散官勋赐如故。”九德有不同的表述,其中《逸周书》中称九德为:“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四维是指礼义廉耻,九德和四维都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代宗在制书中表达了要继承中华民族本民族的传统道德规范,正本清源,大兴儒教,彻底改革往日的政风民风。

要想做到这一点,在代宗看来,杨绾和常衮是最合适的人选。杨绾的德行素来就为朝野所叹服,他品性忠贞廉洁,车马服饰都非常俭朴,史称,他“居庙堂未数月,人心自化”。杨绾过去身体就不好,拜相十余日就中风了,代宗下诏让其在中书省养病,每次在延英殿召见时,特许侍从将杨绾搀扶着入殿。然而,杨绾到同年七月就一病不起,于二十日病逝。代宗非常痛心,废朝三日,下诏追赠其为司徒,并命百官前去其家吊唁,派内常侍吴承倩会吊,赠绢千匹、布三百端。史称,杨绾“绾俭薄自乐,未尝留意家产,口不问生计,累任清要,无宅一区,所得俸禄,随月分给亲故。清识过人……雅尚玄言……凡所知友,皆一时名流。或造之者,清谈终日,未尝及名利……以清德坐镇雅俗,时比之杨震、邴吉、山涛、谢安之俦也。”代宗悲痛地对群臣说道:“老天不想令朕成就天平盛世啊!为何这么快就夺去朕的杨绾啊!”杨绾和常衮关系并不融洽,在朝廷给杨绾加谥号时,原本议定的是文贞,文贞是唐朝以来文臣的最高谥号,此前只有魏征、宋璟、张说三人得到了这一谥号,常衮非常嫉妒,就示意让比部郎中苏端上书,称杨绾虚伪奸诈,不该给予这么高的谥号。代宗大怒,将苏端贬为广州员外司马,但代宗也将杨绾的谥号改为了文简。

在杨绾和常衮二人中间,代宗最看重的是杨绾。虽然杨绾和常衮二人都非常清廉俭朴,但杨绾出身高门,不仅深通儒学,而且还兼善释道,在为人处世方面显得更加通达宽恕,而常衮则不同,他出身寒门,律己甚严,对下也很严厉,让外人看来就显得有些苛刻琐碎,其俭朴似乎有些做作之嫌,容易与同僚发生矛盾,在他担任礼部侍郎时,宦官刘清潭和马璘都有所请托,但其均不给情面,令大家对他都很敬畏。杨绾为相仅仅三个多月,从他上任伊始就和常衮一起开始着手一系列的改革,等他去世后,这些改革由常衮一人主持继续深入开展着。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5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5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