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七、盛世隐忧(1)
到了天宝中期,进入盛世多年的大唐帝国已出现了丝丝的隐忧,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君王自得意满;二是臣下骄奢淫逸;三是外重内轻格局形成;四是边将好大喜功。
到天宝七载(公元748年),唐玄宗已经六十四岁,也已当了三十六年的太平天子了,早已志得意满。从开元后期开始,唐玄宗就发起了一系列对外战争,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东突厥瓦解,西突厥臣服,唐军扬威域外,在与吐蕃的战争中,到天宝七载,唐军继续采取攻势:哥舒翰接任陇右节度使后,又在青海上修筑神威军,还在青海中的龙驹岛上构筑堡垒,号称应龙城,吐蕃军队不敢再接近青海;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唐玄宗命令哥舒翰统领陇右、河西以及突厥阿布思的军队,又调来朔方、河东的军队,共计六万三千人马,向石堡城发起猛烈的进攻。石堡城三面悬崖,只有一条山路通到山上,吐蕃人在石堡城上仅仅驻扎了数百人,却囤积了大量粮食、滚木礌石,唐军屡次进攻都无功而返。这一次,哥舒翰率领大军势在必得,但进攻数日,唐军死伤累累,却依然没有攻下,哥舒翰召来部将高秀岩、张守瑜,将要杀了二人,二人立下军令状,约定三日内一定拿下石堡城,果然,三日之内,唐军在付出巨大伤亡的代价下攻克了石堡城,俘虏吐蕃铁刃悉诺罗等四百人,不久,哥舒翰又派兵在赤岭(今青海省共和县)以西屯田,以两千名流放犯驻守在龙驹岛上,等到隆冬来临,湖面结冰后,吐蕃调集大军突然向龙驹岛发起突袭,两千唐军全军覆没。闰六月三日,唐朝以石堡城(今青海省湟中县)为神武军,又在剑南道西山索磨川(今四川省黑山县南)设置保宁都护府。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唐军继续采取攻势,关西游弈使王难得率领唐军攻克五桥(今青海省贵德县附近),夺取树墩城(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唐玄宗晋升王难得为白水军使。
在开疆拓土的同时,大唐国内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杜甫的《忆昔二首》就极为生动地记载的当时的社会状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当时,全国各地都非常富裕,仓库里囤积的粮食布帛动辄上万,度支郎中兼侍御史杨钊因功也被晋升为给事中兼御史中丞,专门负责财政事务,深受唐玄宗的宠信。杨钊上奏建议各地在收取田赋之后就地购买成布帛,送往京师,他又屡屡上奏称国库充裕,超越任何朝代,请唐玄宗亲临视察。天宝八载二月十三日,唐玄宗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国库视察,依照官阶,一一封赏,特意赏赐给杨钊三品以上官员佩戴的紫衣金鱼。唐玄宗见天下太平,国库充裕,遂视金玉布帛为粪土,赏赐起来毫无节制。
这一切都让唐玄宗感到十分满意,天宝七载五月十三日,群臣一致奉劝唐玄宗称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这一尊号,唐玄宗欣然采纳,并下诏大赦天下,免除全国百姓来年一年的赋税,选择北魏皇族子孙中一人担任三恪。三恪,是中国古代新兴王朝对前朝的一种安抚手段,恪是值得尊敬的意思,唐朝的三恪是隋朝皇室子孙、北周皇室子孙,这一次唐玄宗又增加了北魏皇室子孙。同年十二月二日,有人宣称看到玄元皇帝李耳在朝元阁显圣,唐玄宗下诏改会昌县为昭应县,将新丰县并入昭应县。天宝八载,太白山人李浑等人上书称他们见到了神仙,神仙说金星洞内藏有玉板石,上面记载着唐玄宗的福寿双全的神符,唐玄宗下令御史中丞王前往仙游谷中调查,果然发现了神符。唐玄宗认为,祥瑞屡屡出现,这都是祖宗保佑的结果,六月十五日,他尊奉李耳为大道玄元皇帝,唐高祖李渊为神尧大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大圣皇帝,唐高宗为天皇大圣皇帝,唐中宗为孝和大圣皇帝,唐睿宗为玄真大圣皇帝,李渊妻子窦皇后以下的皇后都尊称为顺圣皇后。闰六月四日,唐玄宗前往供奉李耳的太清宫拜谒,次日,群臣又给唐玄宗上尊号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唐玄宗依然笑纳了,并宣布大赦天下,规定从今往后,皇家五年一次的大祭祀和皇族三年一次的祭祀均在太清宫举行。天宝九载(公元750年),群臣屡屡上书请求封禅西岳华山,唐玄宗答应了,命御史中丞王负责整修华山山路,在华山山顶设立祭台,但因当年春天关中出现大旱,华山山神庙失火,唐玄宗不得不又取消了大典。十月,太白山人王玄翼又上书称见到了玄元皇帝,称宝仙洞内藏有妙宝真符,唐玄宗命刑部尚书张均等人前往查看,果然又发现了。当时,唐玄宗尊崇道教,一门心思地想长生不老,所以各地一些投机分子纷纷上书称出现了祥瑞或者神符,群臣月月都要上表祝贺,李林甫等人更是请求把自家的宅院捐献出来,当作道观,给唐玄宗道贺,唐玄宗大为高兴。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二月二十二日,唐玄宗下令朝廷拿出粮食布帛以及数十万钱来购买长安市场上流通的假币。过去,江淮之间很多人私铸假币,豪强们往往以一比五的价格购买大量假币,运到长安,致使长安城内假币泛滥,所以,李林甫上书要求朝廷予以严禁,以一个月为限,由官府收购,一个月之后再使用假币者严惩不贷。这一措施显然触犯了富商大贾们的利益,他们纷纷制造舆论,拦住杨钊(此时已被唐玄宗赐名为杨国忠)的马诉说,杨国忠又在唐玄宗面前替这些人说好话,唐玄宗改命只要不是由铅、锡铸造的或者是已经穿了孔的假币,其他的还可照常使用。八月,唐玄宗再次驾临国库查看,杨国忠上奏称在国库中发现了凤凰,出纳判官魏仲犀称在国库西边的通训门上挤满了凤凰。十月,唐玄宗改通训门为凤集门,魏仲犀也被晋升为殿中侍御史。杨国忠的很多手下都因此事而得到晋升。
此时的唐玄宗俨然已是一个昏聩的老人,他自恃天下承平已久,没有什么可担忧的,遂不理朝政,深居后宫,纵情声色,把国事都交给了右相李林甫全权处理。李林甫则巴结唐玄宗身边的宦官近臣,迎合唐玄宗的心意,保持唐玄宗对自己的信任;他堵塞言路,蒙蔽唐玄宗,以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嫉贤妒能,排除异己,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李林甫还屡屡兴起大狱,驱逐可能威胁到自己的高官贵戚,扩大自己的势力。直到天宝十一载李林甫去世之日,他一共身居宰相十九年,对于大唐走向衰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唐玄宗却始终没有察觉他的奸诈,对他还非常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