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宫中迷恋着杨贵妃,唐玄宗再也无心亲自处理朝政了,就把政务全权委托给了李林甫。天宝元年七月,左相牛仙客就去世了,唐玄宗任命刑部尚书李适之为左相。顺便一提的是:牛仙客去世后,还引发一起案件。牛仙客担任朔方军使时,姚崇的孙子姚闳当他的判官,等到牛仙客升任宰相后,姚闳也当上了侍御史。姚闳自称能通神,预知吉凶,牛仙客很是相信,等他病重后,姚闳自称愿替他祈福,遂逼迫牛仙客写一篇遗表,内容是推荐姚闳的叔父、尚书右丞姚弈以及兵部侍郎卢奂接替自己担任宰相,姚闳亲自起草。当时牛仙客已处于昏迷状态,无法署名,其妻趁宫中使者前来吊唁,将奏表送上。唐玄宗得知实情后大怒,将姚弈贬为永阳太守,卢奂贬为临淄太守,将姚闳赐死。姚闳竟敢铤而走险威逼临死的宰相,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当时朝廷政治纪律已十分松弛。

李适之,一名李昌,他与李林甫一样也是李唐宗室,系唐太宗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从辈分上讲,二人是平辈,都是唐玄宗的叔父辈,但李适之与唐玄宗的血缘更近。李适之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长史、刑部尚书。他性格简率,办事能力很强,又好交朋友,酒量很大,夜里饮宴,白天办公,从不误事。《逢原记》称:李适之有九种酒器,分别为蓬莱盏、海川螺、舞仙盏、瓠子卮、幔卷荷、金蕉叶、玉蟾儿、醉刘伶、东溟样。蓬莱盏上有山像三座小岛,注酒以山被酒淹没为限;舞仙盏是酒倒满后,有仙人出来跳舞。

天宝年间以“二李”时代开场。据《唐将相大臣年表》,天宝初年唐朝朝廷重臣分别是:

天宝元年:司徒李琮、左相李适之(兼兵部尚书)、右相李林甫(加尚书左仆射)。

天宝二年:同上。

天宝三载(该年元旦,唐玄宗下令年称载):同上。

天宝四载:同上。该年八月,立杨玉环为贵妃。

天宝五载:四月,李适之贬为太子太保,门下侍郎陈希烈被提拔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宝六载:三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希烈被晋升为左相。司徒李琮、左相陈希烈、右相李林甫。

李林甫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当上宰相(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到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死于右相任上,为相整整二十年,先是与裴耀卿、张九龄同僚,表面上曲意逢迎二人,私下里伺机予以中伤,寻找机会取代二人,三年后,终于取代二人成为正式宰相,举荐出身低微的牛仙客作为自己的同僚,在此后的五年多时间里,牛仙客听命于他,二人合作愉快,如今,又进入了二李时代。

熬过了一个又一个宰相,李林甫成为大唐政坛上的不倒翁,自有他的过人之处,即李氏厚黑学。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李林甫为相期间,凡是才能、名望、功业超过自己的,或者受到唐玄宗青睐的,或者李林甫感到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相位的,一定会千方百计地将他们打压下去;由于李林甫自己学问不高,尤其忌惮文学之士,或者装作与之友善,以好言夸奖而暗中则加以陷害,因此,时人称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这就是口蜜腹剑的来历。《开元天宝遗事》称,李林甫嫉贤妒能,经常陷害他人,人称其为肉腰刀;又称其是面带笑容,而肚子中在铸剑;又称其精神刚戾,如索斗鸡;又称,李林甫与大家讨论公直之事的时候,就像个呆子,一言不发,而一旦谈及阿谀奉迎之事时,就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对答如流,过去,张九龄就曾对人说:“与李林甫议事就像是在听醉汉说话,没啥意思。”《开天传信记》称,李林甫旧宅在平康坊南街废蛮院,他在正堂后面另修一室,名为月堂,周围风景秀丽。李林甫每当要陷害一人,必定要入月堂之内,精思熟虑,而后喜悦而出。

《明皇杂录》记载,一天,唐玄宗在勤政楼下饮宴,宴会后,垂帘观看。兵部侍郎卢绚误以为唐玄宗已经回宫,就没有下马,垂着马鞭,按住马缰,横过楼下。卢绚有文雅之名,仪态潇洒,唐玄宗目送着他走过,禁不住脱口赞叹。李林甫以重金在唐玄宗身边安插有眼线,唐玄宗的一举一动,李林甫都是了如指掌。他担心卢绚会受到重用,第二天,就召来卢绚的子弟们,对他们说:“你们的家长名望很高,现在,广州、交州需要人才,皇上有意让你们家长去那里任职,可以吗?如果不想远行,就要被降职。要是不想被降职,就以太子宾客、太子詹事的身份前去洛阳任职,这也算是对贤人的优待措施了。”卢绚被吓住后,就主动请求担任太子宾客或者太子詹事。李林甫又怕引起物议,于己不利,就改任卢绚为华州刺史。卢绚到任不久,李林甫又指使他人诬陷卢绚有病,不能很好地治理地方,又改任为编外太子詹事、待遇与正员一样。

天宝二年,唐玄宗打算提拔右赞善大夫杨慎矜知御史中丞事,当时,朝廷公卿全出自李林甫的门路,不是他引荐的,他总要暗中加害。即便是唐玄宗的决定,杨慎矜也不敢贸然担任,坚决推辞,唐玄宗只好任命他为谏议大夫。后来,李林甫认为杨慎矜能屈从自己,就又任命他为御史中丞,充任诸道铸钱使。杨慎矜,隋炀帝杨广的玄孙,他的曾祖父是杨广次子齐王杨暕,其父就是开元二十一年退休的户部尚书杨崇礼。

张九龄已于开元二十八年病死,但唐玄宗一直对张九龄十分看重,以后每当宰相推荐人才时,唐玄宗总会问一句:“其风度是否与张九龄相似?”时过境迁,唐玄宗又想起了张九龄引荐而被打压下去的严挺之,他问李林甫:“现在严挺之在哪里?此人也堪使用。”严挺之是李林甫的死对头,当时受到李林甫的打压,以尚书左丞、知吏部选而被贬为洺州刺史,如今调任绛郡太守。李林甫退下后,就召来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装作闲谈往事,称将要授予其员外郎一职,严损之自然是感激涕零。见严损之慢慢入港,李林甫趁机说:“皇上仍然对你哥哥十分看重,还须想方设法回到京城,只要能与陛下见上一面,一定会受到重用的。”遂令严损之弄来一张绛郡的文书,称其哥哥严挺之“得了风疾,请求回京治疗。”拿到这张文书后,李林甫就对唐玄宗说:“严挺之年事已高,近日又患上了风疾,需要给他安排一个闲差事,便于就医。”唐玄宗听后,叹息了很久。李林甫趁机建议授予严挺之员外太子詹事,令其到东都养病。严挺之与裴宽都是佛教徒,他为人仗义,重然诺,为世人所重,等他回到洛阳后,一直郁郁不得志,忧愤成疾,不久就去世了。汴州刺史、河南采访使齐澣也是朝廷老臣,为李林甫所忌惮,李林甫也以他为员外太子少詹事,与严挺之一起于东京养病。

三百三十、步入天宝(3)

如前所述,裴宽是张九龄时期的吏部尚书裴漼的从祖弟,出身于闻喜裴氏。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45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45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