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杨玄感先礼后兵。

内史舍人韦福嗣是韦洸的侄儿,随军出城抵御义军,战败后被杨玄感所俘。杨玄感对他十分看重,命他与同党胡师一起负责军中文书,并给樊子盖写了一封劝降信,但樊子盖不降。樊子盖他命韦福嗣给杨玄感率领部队全力攻城,樊子盖在城内随机应变,死死据守,杨玄感无法攻克洛阳。但由于樊子盖杀死了裴弘策,一些本来是响应政府号召前来投军的贵族子弟们反而投靠了杨玄感,这些人就包括韩擒虎的儿子韩世谔、观王杨雄的儿子杨恭道、虞世基的儿子虞柔、来护儿的儿子来渊、裴蕴的儿子裴爽、大理卿郑善国的儿子郑俨、周罗睺的儿子周仲等四十多人,杨玄感全部都委以重任。

留守长安的元德太子杨昭的长子、代王杨侑(you)命令刑部尚书卫玄率领四万人马东下,救援东都洛阳。卫玄率军来到华阴,挖开了杨素的坟墓,焚烧了他的尸骨,向士兵们显示与杨玄感不共戴天的决心,而后,一路杀出崤山、渑池,直奔洛阳。杨玄感得知后,赶忙分兵抵御,卫玄且战且行,一直进抵洛阳西郊的金谷(今河南省新安县东)。

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也传到了辽东。

老天似乎在给隋炀帝开了一个天大的笑话。看着眼前即将到手的辽东城,刚才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的隋炀帝一下子跌到了冰点,顿时非常担心,他赶忙把纳言苏威召入帐中,悄悄将此事告诉给了他,说道:“这家伙聪明,难保不会造成后悔吧?”苏威回答:“能够明白是非,洞察成败,这才叫聪明。杨玄感是个粗人,思路并不缜密,无须多虑。我只担心此人来这一下子会在全国诱发出更大的动乱啊!”隋炀帝又听说朝廷群臣的子弟都在杨玄感的营中,又担心起来。兵部侍郎斛斯政素来与杨玄感私交很好,段文振生前就曾告诫过隋炀帝斛斯政此人不可信,但隋炀帝没有听信,当杨玄感谋反时,斛斯政与他通谋,有意将杨玄纵兄弟放走了;此时,隋炀帝下令要彻查此事,斛斯政内心不安,六月二十六日,斛斯政潜逃到了高丽。

六月二十八日深夜,隋炀帝秘密召集各军将领,命令他们趁夜撤军,粮食物资、铠甲兵器、攻城器具等都堆积如山,各军的营帐、工事也都保持原状,一动不动,全部扔掉。隋军各部队接到命令后,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人心惶惶,军心大乱,一窝蜂地向后方撤去。高丽人当晚就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但他们也不知就里,也不敢贸然出城追击,只是在城内呐喊,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时分,城内的高丽人才敢小心翼翼地走出城外,四处打探,仍然怀疑是隋军故意设的圈套。又过了两天,高丽人这才出动了数千人马尾随在隋军后面,但又惧怕隋军人数众多,不敢接近,常与隋军大军相距八九十里那么远;快到辽水东岸时,高丽人侦查到隋炀帝的御营已经全部渡过去了,才敢逼近隋军后卫部队。隋炀帝命令右武卫大将军李景率军殿后,当时,隋军后卫尚有数万人马,高丽人从四面八方进行袭击,李景指挥隋军将敌人击退,只有落在最后的数千名老弱士兵被高丽人杀死或俘虏。

撤军途中的隋炀帝问太史令庾质道:“爱卿前不久劝阻我亲征,原来就是为此啊!你说玄感能成事么?”庾质回答:“玄感虽然地位很高,但一直并不得人心,他趁着百姓们劳苦而希望能侥幸成功。如今天下一家,他是难以得逞的。”

隋炀帝下令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候卫将军屈突通等人乘坐驿马快车前往各地调派军队,前去讨伐杨玄感;又派遣虎贲郎将陈稜进攻驻守黎阳的叛军将领元务本,接着,隋炀帝又下诏命令各地征发百姓修筑城池,以备叛军来犯。来护儿行至东莱,听说杨玄感污蔑自己谋反,立即召集部将商议讨伐事宜,众将都觉得没有接到朝廷的诏书,不宜擅自回师,固执不从。来护儿厉声吼道:“洛阳被围,这是心腹大患!高丽抗命,那是皮肤小病!国家之事,我们既然明白了该怎么做,那就去做!擅自行动的责任,由我来负!与你们无关!有胆敢抗命者,格杀勿论!”当天来护儿就率军返程了,同时,他派儿子来弘、来整飞马北上,向隋炀帝报告。当来弘、来整二人来到涿郡时,隋炀帝已经下令来护儿回救洛阳了,他见到二人非常高兴,下诏给来护儿说:“你回师那天,与我给你下命令让你返回是同一天,我们君臣之间虽然远隔千里,但却心心相印,关系竟如此亲密!”

右武候大将军李子雄因事被除名,这次辽东之役,隋炀帝命其在来护儿军中将功补过。李子雄之所以能飞黄腾达,与他在汉王杨谅之乱中设计生擒幽州刺史窦抗有一定关系,而当初把他推荐给隋炀帝的正是杨素,因此,李子雄与杨素家应该有着很深的渊源。杨玄感叛乱以后,隋炀帝就怀疑李子雄与杨玄感是同伙,下诏在来护儿军中将李子雄逮捕,送往涿郡。途中,李子雄杀掉押运人,逃归了杨玄感。

卫玄率领两万步骑渡过瀍水、涧水挑战,杨玄感假装战败,向后撤退。卫玄率军追击,谁知,杨玄感早已在后面设下伏兵,等卫玄的军队进入伏击圈后,伏兵尽发,卫玄的前军全部被歼。又过了几天,卫玄与杨玄感再度交手,双方刚一接战,杨玄感就命人大喊道:“官军已经抓住杨玄感了!”卫玄的军队一听,陡然懈怠下来。就在卫玄军队走神的一刹那,杨玄感突然率领数千精锐骑兵杀来,大破卫玄军,卫玄只得率领八千多人逃出战场。杨玄感骁勇善战,武艺超群,每次战斗总是亲握长矛,身先士卒,他又善于安抚士卒,将士们都愿意替他卖命,因此,在与卫玄的交战中,杨玄感是屡战屡胜,声势更盛,前来投靠的人也越来越多,很快就猛增到了十万人。卫玄众寡不敌,又死伤了一大半,军粮也已吃完,他把牙关一咬,将全军全部开到邙山山上,置之死地,决心与杨玄感决一死战。两军就在邙山山麓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激战,一天之内能交手十几回合。在激战中,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被卫玄军的流箭射死,杨玄感军队进攻的势头才稍稍被压制了下来。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小说在线阅读_第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第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