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91、东平青徐

在曹操平定了并州之后,青徐地区又发生了骚乱。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十一年)“秋八月,公东征海贼管承,至淳于(今山东省安丘县),遣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三国志·何夔传》称:“郡滨山海,黄巾未平,豪杰多背叛,袁谭就加以官位。长广县人管承,徒众三千余家,为寇害。”《三国志·张辽传》称:(张辽)“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

史书对这次青徐地区的骚乱语焉不详,回想数月前高干叛乱之初,曹操仅仅命令乐进、李典二将前去,这次青徐叛乱如果仅仅有管承的三千余家,曹操大可不必亲自率军前来,《三国志·臧霸传》亦称:“东州扰攘”云云,由此可知,这次叛乱的规模、范围是相当大的,管承仅仅是个代表而已。

正如《三国志·何夔传》所说的那样,青州地区地处偏僻,原本朝廷的统治力就不强,这里又曾是黄巾起义的重灾区,黄巾大起义被扑灭数年后,这里的黄巾军余党又再度起事,横扫青州、兗州、徐州、冀州部分地区,后在公孙瓒、曹操等人的打击下,又转入地下,袁曹争霸时,当地豪强大多背叛了曹操,黄巾余党又一次死灰复燃,袁谭分别加以官位,这恐怕也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派遣臧霸率领精兵进入青州的原因之一。曹操一直对青徐地区高度重视,这里除了上述地处偏僻、统治不稳、袁氏影响力三个因素外,还与青徐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有关。这里北连曹操刚刚打下的冀州,西接曹操的老巢兗州、豫州,南达淮泗地区,浮海又与辽东公孙康相应。如果这里不稳,曹操即使得到了河北四州,曹军长期以来四面环敌的战略态势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仍然没有摆脱内线作战的格局,因此,在他消灭袁谭后,即派遣张辽率军掠取环渤海湾一带的郡县,袁谭任命的各郡县地方官也都纷纷投降了曹操。

当时,就已经出现了管承问题。有人建议出兵征讨,长广太守何夔反对说:“管承等人并非天生喜乱乐祸,他们是习惯了这种生活,又无路自新,没有受到教化,所以不知弃恶从善。如今军队逼迫得太急,他们担心会被消灭,一定会集中力量死战,强攻则不易取胜,即使取胜,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不如派人前往劝降,给他们一次机会,这样一来,就能不战而定。”遂派郡丞黄珍前去说服,管承等人都表示投降。何夔派郡吏成弘兼任校尉,长广县丞等携带牛酒迎接管承等人回来。牟平(今山东省蓬莱市东南)变民从钱有数千之众,何夔派郡兵与张辽一起将其平定。东牟(即牟平)人王营拥有三千多家部众,占据昌阳县(今山东省莱阳县)作乱,何夔派下属王钦等人设下计谋,将这些人遣散了,很快长广郡各地的叛乱就平定了下来。而张辽也消灭了辽东贼柳毅等人。

曹操消灭袁谭后,就马不停蹄地北击袁熙、袁尚,西讨高干,而青徐地区又再度陷入混乱,即《三国志·臧霸传》所称的“东州扰攘”。这次较大规模的叛乱当包括:管承的再度背叛、青州各地的反叛、徐州昌豨的叛乱、黄巾余党徐和等人的叛乱,可能还包括海盗郭祖的骚扰。

在消灭高干以后,曹操就已经暗下了北击乌桓、彻底消灭袁氏势力的决心,如果后方不稳,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中,势必会陷于不利局面,于是,在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八月,曹操亲自率军来到青州,驻扎在淳于,派遣乐进、李典将管承击败,管承逃入海岛之中。《三国志·李典传》称:“击管承于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三国志·张郃传》称,张郃也参加了这次战斗。

继而,曹操又派遣于禁率军南下,讨伐昌豨。在此战中,于禁的态度非常可疑,史称,于禁与昌豨是老朋友,于禁南下后,一直没有攻克昌豨的阵地,曹操又派督军校尉夏侯渊率部增援,攻克了昌豨的十余个营垒,昌豨遂向于禁军投降。于禁部下均认为昌豨已经投降了,应当将其送给曹操处置,但于禁却说:“你们不知道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命令吗?包围以后才投降的不予赦免。尊奉法律、执行命令,是侍奉主上的大节,昌豨虽然是我的老友,于禁岂可失去大节!”遂亲临刑场,与昌豨诀别,流泪而斩杀了昌豨。曹操在淳于听说后,叹息说:“昌豨归降,不来见我,却归于于禁,这岂不是命中注定的吗!”于禁所云冠冕堂皇,但他岂不知刚刚结束的壶关之战,也是围而后降,并没有执行这一命令呀!于禁为何一直攻不下昌豨?曹操为何又派来督军校尉夏侯渊?而没有派其他猛将?于禁为何要匆匆将昌豨斩杀?是否二人之前有过什么勾结?

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小说在线阅读_第1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第1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