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84、围攻邺城(2)

从建安九年五月曹操围住邺城开始,一直到八月,邺城城内粮食逐渐吃尽,城中饿死了一半多军民。

袁尚得知邺城危急,七月,袁尚率领一万多人从平原返回,解救邺城。袁尚未到邺城之时,担心邺城城内守军人数不多,又想让审配知道救兵已到,遂与主簿李孚商议派人入城。李孚回答:“如今,让一个无名小卒前去,恐怕对城内外的情况了解不清,而且也不一定能混入城内,我愿意走一趟。”袁尚问:“你要带多少人?”李孚回答:“我听说曹军把邺城围得很严密,人多了肯定就会暴露,我觉得只需三个骑兵跟着我就足够了。”于是,李孚挑选了三位性格温顺的人,也不告诉他们要去哪里,不让他们带武器,遂辞别袁尚骑马南下。途中,四人就住在驿马站里,等来到梁淇(今地不详),李孚命随从制成三十根问事杖(即刑杖),系在马鞍旁边,他把戴上平上帻(武官的帽子),趁夜来到邺城外围。当时,曹操虽有禁令,但军中擅自出外砍柴的人很多,李孚夜里来到曹军军中,自称都督,从北面沿着曹军的防线一直走到东面,又从东面走到南面,一路上处处呵斥曹军将士们,并根据情节轻重进行处罚,因此,曹军将士没有一个人怀疑李孚是个冒牌货。李孚行至曹操的中军大营前,径直穿过,又从南面折向西边,再次发怒斥责曹军士兵,将值班士兵捆绑了起来,而后,趁机突出曹军的防线,飞奔到邺城城下,呼喊城上守军。城上守军听到后,垂下绳索,李孚遂进入城内。审配等人见到李孚,是悲喜交加,城内守军高呼万岁。曹军士兵闻听,向曹操报告,曹操笑道:“这家伙不只是要进城,他还会出来的。”李孚在城内安排后,确实还要出城向袁尚复命,但他也深知曹军肯定会亡羊补牢,加强了戒备,不可能故伎重演,再假冒一次,遂对审配说:“如今城内粮食缺乏,老弱在城内毫无用处,不如将他们赶出城外,以节省粮食。”审配答应了,就在当晚挑选了数千人,让他们都手持白旗、火把,从邺城三个城门出来投降,李孚也与原来的三个随从一起随着这些人从城内出来。当时,曹军将士们听说城内投降了,又见火光冲天,个个都只顾着看,遂放松了警惕。李孚从北门出来后,就从西北角突围而去,第二天黎明,曹操听说李孚逃出后,拍着手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

听说袁尚率军前来,曹军众将都说:“这是归家之军,将人自为战,不如暂且避一避。”曹操回答:“他袁尚从大路前来,我确实要避他一避;如果他沿着西山(即太行山)而来,他只能被我捉住。”为什么曹操会如此说呢?史书并没有进一步解释。解读曹操这句话时,要结合上下文,众将认为袁尚的援军是“归师”,针对这一观点,曹操则认为,如果袁绍大模大样从大路直扑邺城,这才是“归师”,当避他一避;而如果他袁尚沿着太行山而下,就不用怕他了。三军交战士气很重要,假如袁尚从大路大摇大摆回来,这说明袁尚已经下定了必死的决心,破釜沉舟要与曹军在邺城城下决一死战,届时,袁军将人自为战,势不可挡,而假如袁尚依托山险而来,就有了依托险阻自保之心,这说明他根本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归师”,他率领的一万多人在曹军优势兵力的打击下,肯定是会失败的。曹操派出很多侦察兵侦查袁尚的行动,均回来禀报说:“袁尚肯定会从西路南下,已经到了邯郸。”曹操大喜,在会上高兴地对众将说道:“我已经得到冀州了,你们大家知道吗?”众人均说:“不知。”曹操回答:“不久你们就会看到了。”

袁尚果然沿着西山而来,在邺城西面十七里的阳平亭停了下来,面临滏水安营扎寨。滏水,即滏阳河,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釜山,流经邯郸、邢台、衡水等地,注入滹沱河。当夜,袁尚命令部队点燃火把,向城内报信,城内也举火相应,审配率军出城,打算与袁尚协同,从内向外突破曹操的包围圈。曹操早有准备,当即率军予以迎头痛击,将审配、袁尚两支军队分别击败,审配又退回城内,袁尚则在漳河拐弯处安营,曹操乘胜将其包围起来。两军尚未交手,袁尚害怕了,派阴夔、陈琳前往曹营请降,但曹操没有答应,反而指挥军队缩小了包围圈。袁尚自知无力回天,遂趁夜率军突围,退保祁山(即蓝口,又记作滥口,蓝嵖山之口,在今河南省安阳市西),曹操率军再次将其围住。袁尚部将马延、张顗等临阵投降,袁尚军大败,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曹军缴获了袁军的全部辎重。曹操在写给汉献帝的奏表中写道:“缴获袁绍节钺、印信、大将军印和伉乡侯印各一枚,头盔19620个,长矛、盾牌、弓箭、长戟,不计其数。”曹军将缴获的袁尚的印绶、节钺以及衣物带回邺城,向城内展示,城内守军士气全无。审配鼓励大家说:“坚守死战!曹军已经疲惫不堪了!幽州(指袁熙)马上就要到了!不用担心没有主公!”曹操在包围圈外巡视,审配命令长弩手埋伏在城墙上,险些射中了曹操。曹操当然不会仅仅把邺城死死围住了事,而是想尽千方百计瓦解城内的军心,据《三国志·董昭传》记载,袁绍的魏郡太守袁春卿也在邺城城内,袁春卿的父亲袁元长在扬州,曹操把袁元长弄到军中,命董昭给袁春卿写信劝降。袁春卿应该没有投降,而袁元长是否被曹操所杀不详,不过,在曹操的威胁利诱下,有人动摇了。

八月二日深夜,审配的侄儿、邺城东门校尉审荣偷偷打开了城门,放曹军进入了城内。审配率军与曹军在城内发生巷战,最终被生擒。《山阳公载记》、《献帝春秋》称,审配在城内率军与曹军交战,战败后,躲入井中,曹军从井中将其活捉。当初袁谭与袁尚反目时,曾提前让辛毗、郭图的家人们一起逃出了邺城,唯独辛评家没有逃出,被袁尚打入了大牢。当曹军进入城内时,审配正在邺城东南角的城楼上值班,见状,他痛恨辛评、郭图二人出卖了冀州,遂立即派人飞马前往邺城监狱,下令诛杀了辛评全家。曹军入城后,辛毗赶往监狱,想解救哥哥一家,结果,辛评一家已被斩杀。曹军将审配五花大绑,拉到曹操帐下,辛毗手持马鞭劈头盖脸朝审配头上一顿乱打,骂道:“奴才!今天你可是真要死了!”审配转脸看看他,说道:“狗!正是你等破了我冀州,我恨不能杀了你这狗辈!况且,你今日真的能杀死我吗?”过了一会儿,曹操命人把审配带到自己面前,对审配说:“你知道是谁开了你的城门吗?”审配回答:“不知道。”曹操说:“是你家审荣啊。”审配回答:“小儿竟然如此不成器啊!”曹操又说:“前日,我在包围圈外巡视,城上怎么那么多强弩啊?”审配回答:“只恨太少了!”曹操又说:“你忠于袁氏父子,也是不得已的事情啊。”有意赦免了他,但审配自始至终没有半句恳求之词,而辛毗等人又在曹操身边不停地号啕痛哭,于是,曹操下令将其杀死。冀州人张子谦先已投降了曹操,此人素来与审配不和,看着将要绑缚刑场的审配,张子谦幸灾乐祸地笑道:“正南(审配的字)啊,你与我相比究竟谁更聪明点?”审配怒目而视,一脸不屑地说道:“你是个投降的奴才,我审配是个忠臣,虽然我死了,岂能羡慕你这般苟且偷生?”临刑前,审配呵斥刀斧手道:“让我面朝北方跪着!我的主公在北面!”曹操杀死审配后,又假惺惺地来到袁绍的墓前,哭得一塌糊涂,又安慰袁绍的妻子刘氏一番,将奴仆、财物又返还给了他家,又另外赏赐了一些布帛,并由政府供应日常生活费用。

当然,曹操善待袁绍遗孀,有安抚冀州军民的意思,但也有另一层原因。前上蔡令甄逸最小的女儿,生于灵帝光和五年(公元182年),非常美丽,后成为袁熙的妻子,袁熙到幽州上任后,甄氏就留在了邺城,与公婆刘氏住在一起。邺城城破之后,曹操的长子曹丕闯入袁绍府邸,见甄氏披散着头发,一脸灰尘躲在刘氏的身后,刘氏自己绑着自己的双手。曹丕说:“刘夫人何必如此?让新媳妇抬起头来!”刘夫人遂让甄氏抬起头,用毛巾擦拭脸面,曹丕凑到跟前仔细一看,只见甄氏如仙人一般漂亮,顿时连连称叹。刘氏对甄氏悄悄地说:“不用担心死了。”曹丕当即就把甄氏给带走了。曹丕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时年18岁,甄氏比他大了5岁,曹丕得到甄氏后,对她非常宠幸。曹操父子都是色中饿鬼,二人早就垂涎甄氏的美貌,据《世说新语·惑溺》记载,邺城城破后,曹操也命人火速赶往袁绍府邸,索取甄氏,可是,身边的人却说:“五官中郎(指曹丕)已经把她给带走了。”曹操怅然若失地说道:“今年破贼,全是替这家伙得了个美妻啊!”儿子既然已经占先了,曹操也无可奈何,只好替曹丕操办了这门亲事。有了这一层关系,袁绍的家人自然也都安全了。

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小说在线阅读_第1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迅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三国风云(前所未有的解读)第1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