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中国人和朝鲜人,俄国人对这份和约也是不满意的,因为他们虽然没有支付一分钱的战争赔偿,而且还保持了在中国东北的某些权力,尽管丢掉的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尤其是失掉了旅顺的支配权和半个库页岛不过是这几十年来抢来的东西,但对于任何一个强盗来说,自家强取豪夺劫来东西就这么从手指中流走,那自然是很心疼的事,更何况象从近代到现代一直对邻国都是野心勃勃,对领土贪婪成性、从不知友好为何物的俄国人呢?
日本人同样的不满意:耗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俄国人,结果半个子都没挣着,纯就倒贴了,勒紧裤腰带支持政府打仗是的是啥?,不就为了多挣几个钱来改善改善生活啥的嘛,现在这算啥回事嘛?再说了,那库页岛,本来就是咱们日本人的领土,占到占了,竟然还吐出一半出来!这是什么?这不是卖国吗?
愤青的态度历来都是只看结果,不管实质情况的。于是,便发生前文所提到的日比谷事件。
不管日本的愤青对和谈的结果是否满意,这场战争对日本却是意义非凡。他们在甲午战争中击败的大清虽然庞大,却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入流的国家,对小心翼翼地走上侵略扩张道路的日本人固然提神,对强列来说,却不过是闲着无聊时看的一场好戏罢了,没啥大惊小怪。俄、德、法甚至一点面子都不给,横加一闷棍,抢走了其部分胜利果实。
然则这次日本人的对手却是老牌的列强俄国人。不管沙俄政府的继承者从尼古拉二世们的失败中炮制了多少自己上台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通过300年的时间,将俄国由闭塞的东欧小国发展成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第一疆土大国的罗曼诺夫王朝的江山绝不是纸糊。英美这样的大国都对其实力心存畏惧,拉帮结伙,围追堵截,你道他不堪一击,必然失败,是不是政客一样的武断了?
于是,日本人无需自家的喉舌在媒体上吹嘘什么“日本人民站起来了”,亦无需有人天天地向他们灌施着“日本的国际地位大大的提高”等云云:咱们能在一场旷日持久、惨烈无比的大战中击败俄国这样的对手,日本不若不是强国,那谁又配当强国呢?——一桩事实,胜过万般自吹自擂。单凭吹,除了将愤青个吹出自大症,吹得明白的人呕吐及怀疑政府的诚信之外,能吹出一个强国么?
在日本有能力击败强国、跻身于列强这一事实的驱动下,日本近现代的国家观念、民族主义的框架得以构建形成。明治之前,士农工商四民的划分,使得农村商这三个阶层既无国家的概念,也没有什么民族认同感;即便士族阶层,效忠的也只是自家的主君而并非国家。维新40年来,明治政府极力试图在民众的思维中形成“国民”的概念,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国家效忠体系。这一场胜利,极大地加强了日本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得他们在事实上看到了几十年来卧薪尝胆所取得的成就,提高了对其自身价值的认知,从而更加努力地继续全力地推进国家和建设改造,为日本近代乃至现代的飞腾打下了思想基础。
当然,此战的胜利同时亦促使了日本野心的膨胀,倒使其为自信滑向自大与自狂,加强了向朝鲜、中国乃至东亚侵略的步伐,从而导致数十年后的全面失败。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失败的日本历史是一整部历史,是不能割裂来评价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场强国为了争夺、瓜分中国利益的战争,本不应有任何的正面性评价的。然则在当时也好,在如今也好,却国人存在许多莫明奇妙、似是而非的看法,比如说日本的胜利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又抑或是日本人的胜利为黄种人争了光等等。
说日本的胜利更符合中国的利益,其基本看法不外是被俄国人占了东北之后中国人更难夺回,而日本控制的东北,最终还是在二战之后被中国收回了。这种看法其实无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俄国不是后来的苏联,也不是今日合法地拥有核大棒的五大流氓之一的俄罗斯。其在一战尚未结束之前发生了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无自身难保的危机之中,连日本人都壮着胆子摸进了西伯利亚一把,彼时的中国政府如果能有主动积极的态度,趁其国内混乱取回被俄国人占回的东北并非是难事,代价也不见得更大。
事实上,日俄战争日本人的胜利,只是进一步地加重了中国的灾难。日本通过在辽东半岛的“租借权”及护路权,取得了在中国驻军的特权,在辽阳设立了关东总督府,成立了中国人心目中臭名昭著的关东军,步步进迫,通过一系列事件控制了整个东北,并最终发动了侵华战争。我们无法晓得如果俄国继续占据东北的历史将向什么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怎么走,最糟糕的结局也不会比这差到那去。
更加糟糕的是,俄国在极东方向受挫后,重新修订了政策,在中国东北与日本合作的同时,加紧在中国的蒙古、新疆地区的活动,从而使得中国事实上或许将永远地失去了外蒙古。日俄战争的结局使得中国东北有狼,西北迎虎,只有伤上加伤,那会有半分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