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一月二日,双方签订协议,日方同意俄方的投降条件,长达五个月的旅顺围攻战结束。

此战中,日军先后入作战兵员超10万人(含后勤人员约13万人),死伤约60000人,超过第一次总攻时日军的人数近万人;俄军死伤约20000人,另有32000人被俘虏。日军虽然达到了其战略目的,然这般巨大的伤亡数字足以让日大本营的每一个人不寒而栗。

旅顺之战结束后,第三军并未得到充分的休整的时间,很快就被调向北方,除了第十一师团被调至川村景明麾下,与后备第一师团、后备步兵第16旅团组成鸭绿江军外,其余师团仍以第三军的编制,参加了沙河和奉天会战。

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北方出了什么事,让满洲军司令部急不可待地把几乎打残了第三军调去呢?

话说当日库罗巴特金没头没脑地奔出辽阳城,狂跑数天,被尼古拉二代的一封电报拦住了:你前天北退昨天北退今天还是北退,要退到什么时候?难道想退出满洲吗?马上给咱组织兵力,反击辽阳,支援旅顺!

看完了电报,库罗巴特金扭头一看,发现日本人压根就没在身后,当下胆子稍稍大了些,也就暂时不撤了,重新把部队重新整编了一通,回身邀战。

此时库罗巴特金手上可投入反击的兵力约有步骑22万人,有火炮758门,机枪32挺(机枪这新生事件在这会儿还是稀罕物,旅顺那边也不过只有62挺而已)。库罗巴特金便将其分为三部份,由什塔克利别尔中将指挥的东满支队担任俄军的左拳,由比利杰尔林格中将指挥的西满支队担任右拳,此外,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担任预备队,部署在东、西满支队之间,瞧瞧那只拳头没有力气,就帮哪个拳头一把。

日北方军在占领了辽阳后休整了十来几天,勉强得以补进了一些兵员和弹药,遂于九月中旬分路越过太子河——此时的日本人还认为库罗巴特金已经逃回到奉天,谁又料到他会突然大起了胆子,杀回马枪了呢。

一九零四年十月六日,俄西满支队到达沙河一线,布设工事;东满支队亦在牛堡子附近与日梅泽道治的近卫后备混成旅团接上了火,海泽旅团后撤至本溪湖;大量中国难民向南逃亡,并告诉日军俄国兵大兵南下的消息;欧洲的日本情报人员亦得到了俄国正在南下的消息……各方面收集到的情报汇合了满洲军总司令部处。满洲军总司令部分析后认为:俄军发动主动攻势的可能性非常高,此时虽不知道俄军的作战方案,但由于日军处于分散、易受攻击的位置,当前最紧急的头等大事,便是把日军集中起来,以迎接俄国的进攻。

十月九日,越来越多的俄军行动的消息传来。大山岩突然作出一个让许多人大吃一惊的决定:各部放弃防御,主动出击,击退俄国的攻势!

十月十日,俄国率先行动,扬起左拳,猛击鹿哈拉子、前沟岭、图门岭,被日军挡了回来。

十一月十一日,俄东满集团向本溪湖的梅泽旅团发动进攻,日军竭力反扑,仍未能驱散敌军。

翌日,根据大山岩的指令,闲院宫载仁亲王指挥的骑兵第2旅团从围攻本溪湖的俄军左翼插向身后。俄军恐后路被切断,遂向后方退去。

同一日,日第四军占领了三块石山;第二军占领的回音得牛村却在俄军的反击得而复失,进攻受挫。

第三天,日军抽调了第五师团配合第一军的反击,将俄东满支队反击了下去。库罗巴特金在受挫后,遂决定进入防御状态。一场无论是从兵力、装备、后勤补后都远胜于日军的攻势作战,竟然硬生生地被搞成了防守态势,这位老兄实在是太有材了。

几天的恶仗证明,大山岩的决定简直可以以“英明”来形容:此时的日军只有俄国的兵力一半多一点,又是除了空气以外,什么都缺,且没有巩固的工事可以依赖,如果被动地等待俄国人从从容容的排兵布阵,按部就班展开攻击,那这场仗,十拿九稳的是个输局。

但是,按照大山岩的命令,日本人进行主动反击,打乱俄军的原来部署,在一两场战斗给俄军造成重大损失,并佯装攻敌后路,那俄国人就有麻烦了——麻烦根源并不是来自于日方,而是他们那位主帅库罗巴特金先生的脑子。他长得还算是气宇轩昂,肚皮里面装的却是草包,果断、刚毅之类的形容跟他是沾不上边的。局面一乱,他的脑子跟着也会乱;敌人一抄起后路,他想到的便是向后转。如此一来,日军不守实守,连攻带守,完全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

当然,这也只能欺负欺负库罗巴特金这样的人。如果摊上朱可夫这种猛人,按照这样悬殊的兵力,大山岩玩什么花招,也不过是白饶。若想保命,还是乖乖地退避三舍为妙。

俄军放弃进攻后,战斗仍未结束。两军在万宝山附近一线一直反复争夺,死伤枕藉。战至二十二日,日方见无机可乘,遂停止进攻。两军以沙河为界,一北一南,暂时对峙下来。

此战,日军伤亡20497人,俄军死伤竟达41346人。

旅顺失陷后,尼古拉二世撤掉了阿列克塞耶夫远东总督的职务,并催促事实上已经是俄国在远东最高军政长官的库罗巴特金发动反击,返回败局。库罗巴特金属球的,沙皇的御脚来之,自然得滚上几圈以敷衍,当下也就动了起来。

一九零五年一月中旬左右,俄国人在东北的兵力已接近34万人。库罗巴特金把这几十万人分成了三个集团军。第一集团军的指挥官是利涅维奇,共有14万人;第二集团军的指挥官是考尔巴斯,兵力10万;第三集团军兵力9万,由比尔德林格指挥。

正是在俄军的反击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日满洲军总司令部命令刚刚打完了旅顺的第三军火速北上增援。俄国人为了阻滞日第三军的增援,派出了骑兵部队对日军的运输进行袭扰,取得了一点战果,却没有达到作战目的——不是日第三军太快了,而是俄军的准备工作拖得时间太长了。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8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8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