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七)
由于连日激战,此时俄军在二0三高地上所有的工事均损坏,俄军士兵不过是站在一片焦土上与日军作战,伤亡亦极为惨重。日本人可以在东线留着两个师团继续寻找机会,在二0三一撒手就是第一师团和第七师团约一个半师团的人马,守将康特拉琴柯却只能东一个连西一个连的抽,其景况实在是有天壤之别。
饶是如此,康特拉琴柯还是组织兵力反击,于次日将日本人赶下了山。
第三次总攻击的不顺利,使得要在海军面前抢面子的儿玉源太郎大为火光。十一月二十九日,他在讨得大山岩“权宜行事”的命令后,急匆匆地向旅顺赶。在途中,他先是收到第七师团占领了二0三高地的消息,本是一喜;当他赶到前线的时候,却听自己的军队已经被赶了下来,这火就更大了。
十二月一日,心里揣着一团怒火的儿玉源太郎闯进了第三军的指挥部,本待想大发雷霆一通。然而,当他看到面容憔悴,两眼红眼,身形枯稿的乃木希典,又加之得知其子乃木保典在昨天的刚刚被俄军的炮弹炸死,于是所有的怒火都熄灭了,反而有些期期艾艾起来:那啥……我这次来……你看,能不能把第三军的指挥权交给我几天?
儿玉源太郎本以为乃木希典会被阵前换将这种不尊重的举动所激怒,没想到他平平静静地叹了口气,毫不抗拒地说:当年丢掉军旗时,我想自杀,被您劝住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已经把性命都交给你了。区区第三军的指挥权,又算得了什么呢?
十二月一日至三日间,日军重新部署,整编部队,变换炮位,调整战术,战斗暂时间歇。
十二月四日,日军发动孤注一掷的进攻,第七师团和第一师团残部联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山顶攻击。翌日上午九时许,第七师团的第二十七联队终于拿下并守住了山顶的西南角,后续部队超越攻击,10时左右占领了西南堡垒全区。
在喘顺气后,下午13:45分左右,日军开始向山顶东北角堡垒进攻。两军子丨弹丨打尽了,继而拼刺刀;刺刀折断了,“便赤手相搏,牙齿相啮”反复争夺。
当晚十时许,俄军在最后一次反击失败之后,终止了对二0三高地争夺,退向后方,日军遂艰难地夺得了这个对整场战争极为重要的高地。
六日,乃木希典踏上硝烟未散的二0三高地,慰问士兵。在山上,他看到了被炮弹削平的山顶,密密麻麻的弹坑,仍然在毕剥燃烧的木头,炸毁的工事,打坏的枪支、大炮,遍地的尸体与残肢,最后的是那一群惊魂未定的士兵。这位因把数万名士兵生命填到了旅顺周边山岭沟壑而被誉为“军神”的将军有感而发,将二0三高地改名为“尔灵山”,顺口念出了一口小诗:“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儿创业期可艰,铁血履山山形改,万山敬仰尔灵山”。
如果作为汉诗来评价的话,此诗狗屁不通,一文不值。
二0三高地占领后,日军将重炮拖上山头,轰击躲在港湾内的俄旅顺舰队的残余舰只。十二月六日,列特维赞号和波尔塔瓦号战列舰被击沉;次日,胜利号战列舰和帕拉达号巡洋舰被轰至海底,佩列斯维特号战列舰严重受伤而自沉。在其后数天内,塞瓦斯托波尔号、巴扬号先后沉没。曾经不可一世的海上雄师在几天之内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海上的事算是完了,但是陆地上的战斗仍然在激烈地进行之中。12月10日,日第十一师团攻击东鸡冠山北堡垒。12月15日,康特拉琴柯在视察前线坑道时被日炮炸死。这位老兄官不是最大的,却是俄军守备旅顺的核心人物,他的战死,标志着俄军的最后时刻已经接近了。
十八日,日军工兵对东北鸡冠山北堡垒外围胸墙实施整体爆破。硝烟未散,日军士兵便呐喊着挺着刺刀冲了进来。堡内只剩下的150名俄罗斯军人面无惧色,坚守第二道胸墙,与日军死磕到底。日十一师团长鲛岛重雄亲临前线,又往里面投入了4个中队,最终以死伤850人(死151,伤699)的代价,才最终占领了堡垒。俄国兵也战死了92人,幸存者无一不带伤——俄国人为了捍卫自己抢来的东西,也真够拼命的啊。
乃木希典(儿玉源太郎在攻下二0三高地后不久就返回满洲军司令部去了)见此举有效,遂下令各部依样划葫芦,逐次进攻。俄军在三次总攻击在二0三高地的攻防之中失血过多,弹药亦极度缺乏,已经无法再组织象以前那样凶狠的反击,只得节节抵抗,步步后退。
二十八日,日第九师团进攻二龙山堡垒。工兵在外围胸墙上填下了2吨的丨炸丨药,一经引爆,惊天动地。300名守兵有一半人或被活埋,或被横飞的石块打死。剩下的人员却顽强如故,在增援的水兵的支持下打退了日军的多次进攻,直到守备堡垒的指挥官看到日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绕向自己的后方才放弃阵地。
此役,日军死伤1190人,俄军战死者也超过300人以上。
三十一日,日第一师团进攻松树山堡垒。日军以同样的战术炸开坑道,将半数左右的守军炸死,并以187人的伤亡代价占领了堡垒。守军战死105人,其余103人投降。
一九零五年一月一日,元旦。
在这个本来应该是迎接新的一年的喜庆日子里,两军仍然在撕咬拼杀着。当日,日第十一师团占领了望台炮台。当晚,俄军放弃了东鸡冠山炮台。
至此,俄军在旅顺外围的阵地已经被全部占领,再打下去,就是巷战了。
当日下午,俄国指挥官人碰头商量下一步的政策。绝大部份人认为,此时的旅顺已经完全陷入绝地,再打下去亦等不等渺茫的援军,抵抗下去已毫无意义,是到了光荣投降的时候了。
碰头过后,斯特塞尔写了封信给乃木希典,希望能与其就开城投降事宜进行谈判。乃木希典实在不愿意再跟俄国人硬碰硬,遂答应暂时停火,举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