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介绍完了,伊藤博文提出了三个解决案:其一,宁愿再树新敌,也不接受三国的干涉;其二,就辽东问题召开国际会议,把问题踢给该会议;第三,完全接受三国劝告,以恩惠的方式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议会的人员中军方的重量级人物有山县有朋、西乡从道等人,他们大体上赞同伊藤博文的看法,认为,如今占领澎湖列岛都出动了预备役部队,国内兵力空虚,若是再跟三国开战,决无胜算。第一案绝不可取;第三案则由于过于示弱,也不在考虑范围;还是决定暂按第二案与三国周旋为上。

翌日,伊藤博文到舞子探望病中的陆奥宗光。陆奥宗光本想拒绝三国的劝告,终被说服,却亦反对召开国际会议。盖因辽东问题是《马关条约》的一个子问题,如果召开国际会议,各国勾心斗角,各为其利,说不定会使《马关条约》的成果全面丧失。日本一直拒绝第三国干涉中日和议,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主动引人来攻呢?

伊藤博文等人无法,只得决定边走边看,先试探试探俄国态度是否可能改变,并拉拢英、美、意三国与三国相对抗。他们打的算盘是:俄国是三国军事力量的核心,若是俄国人退场,德、法两国也就闹腾不下去了;若是英、美、意肯站在日本的一边,想必三国联盟也不敢乱来。

日本人如意算盘是打得响,可很快,俄国人就答复了:别玩这小调调了,玩离间,咱还是祖师爷哩!

英国人则明确告诉日本人:“英国对日本抱有最诚笃之友情,同时亦不能不考虑本国之利益。因此,不能应日本之提议,而援助日本”。

英国人不愿出头做带头大哥,原本还对日本表示支持的美、意两国立即缩沙,改口了。

在困境中,4月30日,日本人向三国抛出一个妥协案:除金州厅外,日本政府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领权,由日本与中国商议相关补偿金;在中国履行清《马关条约》之义务之前,日本占领以上土地作为担保。

日本人花了大功夫,捣鼓出了这么一个方案,其实不过是在缓兵之计而已,要占领辽东半岛心思一点也没改变。别的不说,单那2亿(加上后来赎回辽东的3000千万实为2.3亿)的赔款,清政府拼命搜刮,尽其所能地还款,也在1898年才基本还完(然后接下来又差不多该还4.5亿的庚子赔款了,还到1908年时,已到无银可赔的地步,有些人为了证明甲午赔款不应对对中国的近代化造成影响,故此选择性地忘记了这一笔。),天知道3年之后,国际形势会有什么变化?

5月3日,俄国人告诉日本人:这是没得谈,原来咱们怎么说,现在还是坚持怎么做。

日本人此时终于体会到了当日李鸿章的痛苦:如果不准备以武力为后盾,作出横下一条心,如是不成,便要干到底的姿态,单靠玩外交手腕、耍嘴皮子是成不了事的。同时,日本人也知道,跟三国开战,决无半点胜利。事到如今,也只好退让了。

5月4日,日方决定“完全接受三国劝告”,并于次日复文3国:“日本帝国政府根据俄、德、法三国政府之友谊的忠告,约定放弃辽东半岛永久占领”——日本此时对3国恨得牙根发痒,却还得把“友谊”挂在嘴上,外交这玩艺,真是有意思。

5月8日,中日双方换约。此后,3国的外事人员有事没事地常往日本的外务省跑,迫问日本什么时候还“辽”。日本人一肚气的火,又发作不得,只得转身来找清国的麻烦。陆奥宗光一张嘴,就要清国为“赎回”辽东支付一亿两,在列强的压力下,又改为5000万两,最后定为3000万两。

10月14日,被摘掉了许多顶帽子的李鸿章(他的帽子多,也不怕摘)再次被委派为全权大臣,与日方新派驻华公使林董商谈还辽事宜。清政府自然是想多省一分算是一分,可已经跟3国达到了一致的日本人寸步不让,清政府也只好认了这笔账,于11月8日签订了《辽南条约》。当年年底,日军撤出,清政府恢复了对辽南诸地的统治权。

辽南花了大价钱赎回了,台湾却因为无人理会,从而落到日本人的手上。

日本攻陷澎湖列岛后,其染指台湾的意图已是昭然。又因两国签订的停火协议并不包括台湾在内,台湾官民骚然,愤愤不平:“此停战,台独不停,是任倭以全力攻台。台民何辜,致遭歧视?”

清对台历来轻视,虽在日本1874攻台之役后才加以有所醒悟,加强了对台的军事防备,亦不过当为拱卫大陆的一环而视之罢了。是故在和议谈判中,清方官员对辽东和台湾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8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8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