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清军在城北部署有左宝贵的奉军3营1500人和江自康的差不多3营1400人,其中左宝贵负责玄武门、牡丹台和城外围堡垒群防御圈,江自康则负责箕子陵一线的防务。开战之后,日军仅以少数兵力牵制江自康部,以大部兵力围东西对进,夹击左宝贵军。左军苦苦支撑,杀伤日军数十,却因兵力悬殊过大,难以对敌。饶是如此,许多堡垒内的清兵还是守到最后一刻,战至全部阵亡,日军才拿下阵地。

上午8时左右,城北外围的堡垒全部丢失,箕子陵阵地亦因江自康以子丨弹丨打走为由,撤退回城中而放弃。日军随后轰破了牡丹台的外城,蚁附而上,以30分钟时间攻占了牡丹台。

日军随之把攻击的矛头指向玄武门。在5倍于已的敌人面前,守将左宝贵临危不惧,大声呼喊,指挥部队将敌人压下去。平时打仗,他是“辄衣士卒衣,身先犯阵”,此次见敌军来势凶猛,则“衣御赐衣冠”,戴翎顶,着黄马褂,以激励士气。有人劝他:这样目标也太大了吧?他嗔怒道:“吾服朝服,欲士卒知我先,庶竟为之死也。敌人注目,吾何惧乎?”

左宝贵,回族,幼家贫,行伍出身,大小数十战,因功累擢,官至总兵。其人“治军严肃,重文士,爱材勇,有奇技异能者,辄罗致麾下。功不吝赏,罚不私刑,士乐为用”。其人生于1837年,卒,于当日。

在左宝贵的指挥下,奉军以命相搏,坚守不退,“日兵三突之,清兵三退之”。占领了牡丹台的日军见状,集中火炮向城门猛击,城墙砖石迸飞,城门轰然倒地,日军涌了进来。

此时已身中两弹的左宝贵亲自指挥开炮(有说其亲自操炮向日军发射了36发炮弹,但抄书者认为,一个指挥官在战斗激烈的时候跑去当炮手),突然间,一发炮弹在他面前炸开,弹片穿胸而过,左宝贵当场殉国。

当日叶志超初退到平壤时,曾提出退出平壤的建议。众人或是附和,或是默然。唯有左宝贵愤然怒斥:“若辈惜死,可自去,此城为吾冢矣!”。今日,他兑现了他的诺言,为抵御外侮而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这是真实的英雄,而不是象方伯谦那种人造且造成不成样子的水货。

左宝贵战死后,其麾下三营营官二死一伤,高层指挥官几乎伤亡殆尽。在此情况下,奉军士卒不乱反怒,据在残余的城墙上,向冲进内城的日军开火。日本人陷入三面射击之中,无法前进。立见尚文只得令士兵撤出内城,退回城北山岳上,暂时休整。

15日的战斗中,清、日在打成一胜一平一负。日方死伤700余人,而清方的损失相对要少得多。清方虽然丢了玄武门,但是还牢牢控制着内门,就算是丢了一处城门,进入了巷战阶段,清方兵力与日方也是相差无几(许多资料,仅统计后入朝的13500人,并扣除防守安州等地4000,认为汉城不到万人。其实,叶志超部并未后撤,负责守汉城西北方向,守军人数应超过13000人才是;而日方的元山支队的第5混成旅团并未全到,日方的实际参战兵力顶多也就14000-15000人之间),且有守方及熟悉地理的优势。日军最要命的是由于长途行军,补给困难,弹药、粮食所剩无几,趟若清兵能坚持下去几天,日军就只能啃皮鞋、拼刺刀了。而且此时北洋舰队正护送刘盛休的铭军4000人前来增援(次日登陆),若刘部与安州等地的清军合兵一处,北路日军将腹背受敌,围城大可不战自解。

而且,叶志超却决定逃了,理由是:“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

事实上,北门确实已失,但在火器时代,以劣势兵力死守一城门,无不失之理,要么投入兵力反复争夺,要求及早做好打巷战的准备罢了;清兵在平壤经营了40多天,无论如何弹药不齐,转运不通,都不可能比日军的差;城南方大胜,城西北则“固若金汤”,城北的清兵在高级指挥官尽皆阵亡的情况下,还坚持守住内城,实不看不到“军心惊惧”到那里去。

说白了,真正惊惧的是叶志超这些人而已。

下午四时左右,叶志超以朝鲜平安道监司闵丙奭的名议派人日军元山支队联系,说华兵意愿退仗,请日方不要再开枪开炮等云云,随即,平壤各门先后挂上了白旗。

奉命联络受降的第五旅团副官桂大尉带着一个小队日军,冒着滂沱的大雨,淌着血水,迈过断垣残壁和满地的尸体,艰难地来到玄武门内城下,只见内城城门紧闭,那惨亮的白旗无精打采地顺着雨水,搭拉在匆匆找来当旗竿的竹竿子上。

由于语言不通,桂太尉写了个条子,上书:“若降服,可允。应速开城让,集中兵器缴于我军。否则,即攻取之。”

清兵也回了一张条子:雨太大,城内兵多,怕引起混乱冲突,明日再开门。

日军顿时醒觉:今晚清兵一定要逃!

当晚八时,清军开始弃城逃亡。有组织的人马从七星门、静海门涌出,怕落在后面的人翻越城墙而走。由于组织混乱,场面失控,一支可堪一战之师竟成如同烫水浇穴之蚁,慌不择路,一哄而散。

清军主要逃亡的路线有两条,一是经甑山大道沿海岸线向西北,二是由义州向北逃。然早有提防的日军分前5师团本部和元山支队两路,漫山遍野的清兵本以逃出生天,却一天撞入日军的大网上。清兵“冒雨西行,恍似惊弓之鸟,不问路径,结队直冲……各山口把守严密,势如地网天罗,数次横冲,无隙可入。且前军遇敌击,只好回头向后;而后兵欲逃身命,直顾奔前……黑夜昏暗,南北不分……不问前面是敌人抑是己军,放枪持刀,混乱相杀,深可怜悯……当此之时,寻父觅子,呼兄唤弟,鬼哭神号,震动田野……人树林悬颈。死尸遍地,血水成渠,惨目伤心,不堪言状”。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7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7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