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文化方面,日本人也似乎完全没有抵触感地接受了从大礼帽、燕尾服、皮鞋、洋伞到面包、牛奶、牛排、啤酒等西洋货,同时也坚守着本土的和服、茶道和花道。大路上,自创的人力车和西洋式的马车络绎不绝;街头上,和风的木质建筑与西式砖式洋楼也比邻而居。德富苏峰固然在高唱平民主义、欧化主义;正冈子规则仍在咏着:“我去你留,两个秋”……日本人的西化固然彻底,却没有把自己的历史一洗了之。全盘否定,所谓“和魂洋才”,便是如此。

当然,就对外面世界的影响力而言,以上变革全部加起来,或者都不如军事方面。

最初,为了应对急速扩大的戊辰战争,庆应四年初(1868),明治政府建立了“海陆军科”,后改为“军防事务局”,再改为“军务官”,这便是后来兵部省的前身。

明治政府一开始并没有直属的军队,履行军队职能的是各藩藩兵,准备不统一,指挥协调极差。因此,山县有朋、西乡从道去欧美溜达一圈回来后,便提出统一陆军装备和训练,并建议成立天皇直属的军队,这也就是后来出台的《征兵规则》和西乡隆盛组编御亲兵和设立镇台兵的背景。御亲兵和镇台兵设置后,各藩的士族兵被解散了。

明治五年(1872)二月,陆军省与海军省独立,日本军队走上两驾马车分立的时代。

在陆军方面,当年十一月,《征兵令》施行;翌年,军方决定全军共分6个军管区,编成6个镇台镇台由步兵、骑兵、炮兵、工兵和辎重兵等兵种混合编成。

明治七年(1874),近卫军和镇台由步兵大队制为了联队制。为激励士兵,提出部队的传统荣誉感,从这一年起,开始实行天皇亲授军旗仪式。你也别瞅着乃木典希丢了军旗后要死要活的挺无聊,那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还是因为对不起自己的偶像天皇哩。

西南战争是日本陆军成立后的一场大战(侵台、江华岛事件规模都不算大)。在战争中,陆军暴露出训练程度不足、官兵精神教育不彻底、指挥官指挥能力差、征兵组织混乱、动员体制欠缺等问题。而其中最大问题就是:没钱——话说明治七年之前,陆海两军加起来也不过一百多万的军费,明治天皇甚至还得每年从宫中御用金拔出个三四万来赞助军队。这点钱,撑死也不足填西南战争那个四千多万的窟窿啊。

战后,陆军采取了许多改进的措施,为完善军队的组织机构,设置参谋本部和监军本部,实行政令分离;为严格军队纪律,树立军队道德,山县有朋发布了军人训戒,将武士道的君主与武士活学活用地套到天皇与军人的关系上来,并制定了陆军刑法、设置宪兵。

陪伴纪律的大棒而来的,是小小一根油条,陆军还是想尽办法提高士兵的待遇,建立相应的奖罚制度,又将东京损招魂社改为靖国神社,供奉海陆军战死的军人——这可是威力巨大的精神原子丨弹丨啊。日后那些躺在硫磺岛黑漆漆坑道里负隅顽抗的日军,若是没有这个精神支持,只怕早就崩溃完了。

明治政府从开始就认识到指挥官的素质对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苦于军队的迅速扩大,原有的条件不足,无法全面对指挥官进行培训而已。进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明治政府加快了对军事院校的建立与整顿,创立了陆军大学校,建立、扩大、整合了陆军士官军校、陆军幼年学校、陆军炮兵射的学校、陆军军医学校、陆军兽医学校、陆军经理学校、陆军乘马学校、陆军炮工学校,并聘请德国人毛奇(Klemens Wilhelm Jacob Meckel,就是那位在《坂上之云》中牛哄哄的问人家一个联队展开纵队多长的那位洋人)少校前来担任教官,按德式步兵操典修改的陆军操典来训练陆军,连攻势作战、短期决战的战术思想都学了个十足十。

由于朝鲜的局势持续动荡,与中国的冲突随时可能暴发。1882年,山县有朋抛出了个5952万円的军扩八年计划(当年会议支出决算案不过7348万円而已),后又改为十年计划,日本陆军就此走上扩张的快车道。

1888年,镇台扩充为师团,常备3师团改为常备6师团(后又加了一个近卫师团);翌年,改正征兵令,拟在爆发战争时迅速征集三倍于常备军的兵力;村田经芒少佐发明村田步枪的各式改进型从生产线扛了下来,用油枪包好,装箱、运输,分发到士兵们的手中;大阪炮兵工厂的工人在娴熟在组合各式的火炮……到了1893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日军7个师团已全部整备完毕,陆军现役军队达73963人,比西南战争前的1876年39315人番了差不多一倍——这支军队单从数量来看确实是算不了啥,却已是花了日本九牛二虎之力。单就是这支军队,就用去了日本当年岁支的17.4%(就算是刚起步的1876年,日本的陆军军费也占岁支的11.6%)。看了这些数字,诸位看官应该不会对抄书者认为日本练就的是邪派武功有什么怀疑了吧?

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国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对保卫其海疆也好,发动对外侵略也好,都具有相当的意义。然由于长期的锁国,在欧洲的冒险家克服惊涛骇浪的险阻,周游世界寻找宝藏黄金时,日本在沉睡中;当列强在四海上开辟贸易航海,争夺殖民地,抢略市场时,日本依然未醒。因此,当佩里驶入江户湾时,所碰到唯一的威胁,不过是几条不比舢板好上多泊和“战船”和上面几个怪模怪样、吡牙裂嘴的武士而已。

为了证明自个是根正苗正的好胚子,日本海军日后把神话中神武天皇东征起航的宫崎县日向市美美津当成自家的出身之地,米内光政在任海军大臣时(昭和十二年,1937)还特意在跑到那里立了块记念牌。但由于内战期间对海军的需要并不是那么迫切,起初他们也就只是原军务官下的海军局而已,后改名海軍掛、海军部,最后提级、独立为海军省,跑到东京筑地另立了炉灶。

玩海军,那是列国、有钱人的游戏。日本人这会儿穷得铃铛响,自己也没有制造象样军舰的技术,所以,尽管日本海军在江华岛事件露过一小脸,明治政府“没钱”对它重视得起来,陆军的发展还是被放在前面,海军只能分到不到三分之一的经费——本来嘛,本土防卫的还没应付得过来,光着屁股那里有什么心情说出门找人开片哩!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7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7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