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很快,英国人就了解到高杉晋作的诚意。对洋人提出下关海峡通航自由;卖给过往的外国船只煤、食物、水等各种供给品;天气恶劣无法航行时船员可在下关上岸;撤去下关沿岸的所有炮台;支付300万美元的战争赔款等条款,高杉晋作几乎全盘接收下来:前面四款,不过是为了避免一路走到黑的路线修正而已,唯一有点头疼只有支付300万美元一项。可是老外说那是找幕府给的,不用他们给一毫子,这种慷他人之慨结洋人欢心的好事,多做点也无妨。

据伊藤博文几十年后回忆说,当初英国人曾经提出租借彦岛的要求,被高杉晋作和他给顶回去了。若此是属实,那当属日本的一大胜利,避免了彦岛如香港般殖民地化的命运。

然而,此论唯有伊藤博文几十年后回忆的孤证,以英国人的脾气加上在中国的案件,洋人们不太可能让步;长州藩也根本没有讨价还还价的底牌。所以,大多数学者都毫不客气地认为是伊藤博文老糊涂记错了——就差没直白地说那是老伊藤为自己面上贴金捏造出的说法了。

八月十八日,双方在协议书上签订了条约。

对他们谈判的结果,幕府大怒,冷冷地对洋人们说:“你们打完了没有?打完了请借光,轮到咱家来揍这专用惹事生非又得让咱家给他擦屁股的臭小子啦!”

禁门之变后,毛利敬亲还想找借口。他让毛利元周(长州藩支藩长门藩主)给朝廷写了封信,信上说:我那同宗的藩主敬亲啊,本来是让家老益田新施去追赶亡命徒们的,本意是“制其变乱”,怎料得到他们竟然合起伙来“比扰阙下”呢。我们也是京师邸监乃美织江回来说才知道的啊。如今“庆亲父子,惶惧屏营,以待斧銊之诛”——咱家都知道是错了,咱家都惶恐得老老实实地等死了,咱家都关自己禁闭了。咱家的认识是深刻的,态度是真诚,反省是认真的。您大人大量,总不会不给咱家面子,非得赶尽杀绝吧?

毛利敬亲想是想得挺美的,可是当日国司亲相败得太急,竟然将毛利敬亲写给他的军令状完好无损地落在了追兵的手上,这使得他的一切辩解都变成无耻的抵赖和笑柄。朝廷和幕府透过那张薄薄的纸看清楚他那可怜楚楚的样儿背后狼性,也就不客气了。

事发几天之后,朝廷即将长州藩宣布为朝敌,幕府也下令追讨毛利敬亲父子。

八月二日,也就是外国人炮击长州的前三天,幕府宣布出兵长州。征讨军以德川庆胜为总督,松平茂昭为副总督,西乡隆盛为参谋,共征集了36藩15万(小数点不要前移一位,大概也要打个对折吧)人马,浩浩荡荡由各个方向杀来。

十月十五日,各处人马已就位。“征西总督德川庆胜等,以士卒一万七千发京师”,于次日抵达广岛,会合各部效仿,决定十八日发动进攻。

幕府大军压境,长州藩内乱成一团。以平日的实力,长州藩远不足以抵抗15万大军,如今刚被老外打成重伤,更不要说了。继续与幕府对抗,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

可是,激党的福原、益田、国司等人似乎犯了糊涂,竟想“激党尝奉庆亲父子于山口城,城垒坚固,造筑傚西洋之制,欲婴守以抗东军”!

藩内与激党相抗衡的俗党(又称俗派、俗论派、恭顺派)心如明镜:这些家伙可不是犯糊涂,他们是枪击御所罪魁祸首,要追究起责任来,颈上人头难保。唯今之计,他们只有抓藩主不放,死撑到底,才有万一的生机。咱们跟这事原本就没有什么关系,是被这些愤青拖下水的,如今还想拉咱跟他一起死?门都没有!

在最后关头,毛利元周、毛利庆笃、毛利元纯和吉川经干等人“入谏庆亲父子”,派500撰锋队将毛利敬亲父子“护送”到荻城屏居寺,“毁国内砦栅,士宅皆闭门,以表畏慎之意”,做足了乖孙子的功夫,然后令志道安房斋打着白旗找德川庆胜投降。

德川庆胜端坐账中,威风凛凛:“要投降嘛,可以,四个条件必须要遵守。一,拆除山口城。”

志道安房斋叩头如换捣蒜:“一定一定,我们已经拆了一些了,拆得还不够,我们做深刻的反省,总结经验,回去继续拆。”

德川庆胜竖起第二根手指:“把潜逃长州藩的五公卿交出来!”——“落难”七卿中,锦小路赖德已病死,泽宣嘉参加生野之变后又潜回长州藩。朝廷与幕府大概不知道情况,是以没点泽宣嘉的名。

志道安房斋:“好的好的,我们已经把这些十恶不赦的乱党关起来了,随时可以移交。”

德川庆胜竖起第三根手指:“毛利敬亲父子亲自来谢罪”

志道安房斋:“鄙藩藩主已深悔昨日之非,必定前来负荆请罪。”

第四根手指竖了起来:“严肃查处激党,从今而后,不允许在藩内出现反幕府……反朝廷的问题!”

这话正合俗派的心意,志道安房斋更是不会拒绝:“这事儿您放心,我们保证一定把激派杀得血流成河,杀到您满意为止!”

条件谈妥,德川庆胜带着不战而曲人之兵的满足感雄纠纠气昂昂地撤兵走人,第一次长州征讨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7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7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