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十四幕末缭乱(十四)

随着筑波山上的人们闹得越来越厉害,水户藩内的门阀派也不安了起来:万一这些人组成返乡清算团找咱算账怎么办?藤田小四郎们有了党,咱们也必须有个党互相照应,相互支持才行啊。

于是,门阀派也成立了以市川(三左卫门)弘美为党魁的党派与筑波势相对抗。因为其党派中人大多数是水户城内的藩校弘道馆诸生出身,故亦称诸生党——两派的对立从樱田门外之变就开始了,但两派轮起大刀对砍,陷入血海深仇般的杀戮,却是此时的事。

六月,筑波势返回筑波山。由于此时他们的队伍膨胀到了700多人,为了解决吃饭军资问题,藤口小四郎们决定组织由田中愿藏带头的别动队,向沿途附近的老百姓“借”粮“借”钱。

六月五日,田中愿藏带着这些所谓的“志士”闯进枥木宿,杀死了住吉屋老板的女儿阿荣,并逐家逐户地进入民宅抢夺金银。宿场一方赶紧调集武器人员,以抵抗筑波势的攻击。

田中愿藏狮子大张口:“咱们现在为了你们闹革命,干的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业。当然啦,不指望你们有那么高的思想觉悟。但是,你们多少都应该为革命做出贡献。这样吧,你们就交30000两军资吧。否则咱们只有采取一些你们想象不到的手段了!”

宿场方面凑来凑去,只凑出5000千两,战战兢兢地说:“大王,咱们只有这些了。”

田中愿藏大怒:“这是打发叫花子呢?不拿出点霹雳手段,你们就不知道革命的厉害!”。他一挥手,如狼似虎地“志士”们扑进了宿场,闯入屋内抢劫,点火烧屋,挥刀砍杀前来救火的民众。宿场内烈焰滚滚,火光冲天;惊恐的人们被“志士”们追赶得四处奔跑,许多人慌不择路,投入火海被活活烧死。

事后人们清算,宿场内被烧毁房屋有237户,数百人无家可归,被杀死烧死的人数不计其数。

六月二十一日,“志士”们故伎重演,闯进真锅町烧杀劫掠,将真锅町烧成了白城——未曾杀敌一人,先行害民三千,古今中外的愤青都不例外。之前的天诛组也罢,彼时的筑波势也罢,其行动都不过证明,所谓的幕末志士们,大抵不过是一些打各式的爱国旗帜,行害国害民之实的爱国贼而已。

水户藩的激进派们原本的意图是通过筑波势倒迫幕府推进横滨锁港,故一直采取放纵的态度。然而随着筑波势们的暴徒化,激进派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五月底,市川三左卫门等600余诸生党入江户,掌握了江户小石川的水户藩邸,激进派的松平直克等人下台失脚。

六月底,幕府发出了对筑波势的追讨令,令常陆、下野诸藩出兵平定天狗堂,并动员幕府新陆军二千五百余人由步兵奉行藤泽次谦、步兵头北条新太郎等人带领,作为平乱的主力——新军已经训练了一年多的时间了,是牛刀还是废柴,总得拎出来试试吧。

在幕府与本藩的巨大压力之下,七月三日,枥木、真锅惨案的肇事者田中愿藏和其组员被以“伪天狗”之名开掉出党。想必田中愿藏一定愤愤不平吧:“我们不过是受组织的指派,为组织做事而已,为什么要把我们当成替罪羊?抢来的东西难道你们没份么?”

天党狗们的献媚为时已晚,幕府的大军已经围上来了。

七月七日,由幕府新陆军、诸藩军队与诸生党人组成的四千多幕府军在军监永见贞之丞等人的指挥下,与筑波势发生前哨战,小胜后进驻下妻。

首战的胜利使得幕府军将骄卒惰:“原来所谓的筑波势也不堪一击嘛,看来再往前压一压,敌人必定溃散,过得几天就可以班师回朝去领功啦。”

九日凌晨,藤田小四郎与饭田军藏利贞便带着一票人马,黑衣蒙脸,悄然无声地下山,沿途摸掉了幕府军好几组正在打着哈欠的岗哨,悄悄地迫近了设在下妻多宝院的追讨军指挥部。趁敌人睡意正浓之际,他们一声发喊,冲进营中,到处放火,与幕府军展开肉搏。

军监永见贞之丞在睡梦中被惊醒,一时间分不清东南西北,竟然丢下部队,抱头鼠窜。

主将一逃,幕府军队顿时大乱。天党狗精选出来的突击队个个武艺娴熟,下手狠准,刀落血溅,绝不虚发。新军们虽然装备有新式的步枪,在暗夜和肉搏中发挥不了优势,毫无还手之力,只得象被狼群驱赶的羊群一样,四处逃窜。幸得步兵头北条新太郎沉着稳重,迅速指挥手下的部队组成阵列,以密集的射击击退了筑波势,幕府军这才没有全线崩溃。

事实上,幕府一方大概是感觉到永见贞之丞等人前敌指挥经验不足,于七月八日指派相良藩主老中格若年寄田沼意尊为追计军总指挥。然而,田沼意尊还没来得及走马上任,幕府军就被击败了。已无战意的永见贞之丞以军粮不足为由,撤回了江户。

败走的诸生党老羞成怒,回到水户后,立即使筑波势人的家属展开报复。他们放火烧掉了天党狗人家属的房子,将家属们投入大牢,惨无人道地严刑拷打,或者干脆直接拖出去枪毙,水户藩内一片白色恐怖。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