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九月一日,朝廷向幕府下达剿灭天诛组的触书。幕府方面组织了以纪州、津、彦根、郡山等藩为主力的14000多讨伐军,向天诛组层层地围了上来。

六日,纪州藩的部队抵达富贵村,七日津藩的军队趋向大日川。天诛组的士兵无法抵抗,只得放火烧掉民居,借此拖缓敌方步伐,全部退回五条一线。

在形势对已军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天诛组的党魁们作出了向大坂方向突围的指示。

然而,西出的道路早就被纪州藩的部队堵住了。惊慌失措的中山忠光暴露出他菜鸟的弱点,命令颠三倒四,左右无措。士兵们奔疲于命,士气低沉,干脆一屁股坐地上,不走了:“爱谁谁走吧,反正我是宁愿被打死,也不愿累死。”

十日,幕府军发动全面进攻,缓慢地向五条、天之辻一线迫近。与之同时,在京居住的十津川乡士前田雅乐受朝廷之托,秘密潜回乡里做策反工作。

在军事和天皇的双重压力之下,天诛组的主力十津川乡士于九月十五日撤出战斗,中山忠光等人企图在天之辻与幕府军决战的打算落空了。

十九日,已是穷途末路的中山忠光宣布中止与幕府军作战的计划,剩下的人向东北方向的伊势突围。一行人饥肠辘辘,翻山越水,踏荆棘,钻野林,走小道。几天下来,个个都蓬头垢面,遍体泥浆,已全无当初起兵誓师的风彩。

五天之后,他们赶鹫家口,竟一头撞在堵截他们的纪州、彦根藩兵身上!

错愕之间,最先醒悟过来的那须信吾等6人立即组成决死队,呀呀狂叫,冲入敌阵,挥刀乱砍。幕府军猝不及防,竟然被这股人数不多的亡命之徒杀出一个缺口,连带队的将官大馆孙左卫门也死在那须信吾的刀下。

后续的天诛党徒们,护着中山忠光,从缺口杀了进去,企图冲出一条血路。

这场规模不是很大的战斗很快就结束了。那须信吾、藤本铁石战死,身负重伤的松本奎堂自杀,其它人等,生者缪缪。只有中山忠光在众人的牺牲下逃出生天,于数天之后潜到大坂,由海路逃往长州,于下关隐居。

攻打高取城就身负重伤的吉村寅太郎落在大队人马之后,没有参加鷲家口之战。二十七日,津藩藩兵们在鹫家谷的一间小屋里发现已经奄奄一息的他。一排枪声响过之后,他低念了一声:“可惜了啊。”便垂头死去。

闹腾了一个多月的天诛组之变就这样结束了。

十多天后的十月十二日,中山忠光的余党平野国臣(就是向他们通报八月十八日政变的那一位),伙同但马人北垣晋太郎等30浪士,迎接刚刚跑到长州落难的七公卿之一的泽宣嘉为主将,袭击了幕府生野代官所,并拉起2000多人的农民军,风流快活了一整天。

第二天,幕府举行反击,周边诸藩出动大军迫向生野。浪士人心不稳,或说战或说散,意见不统一。泽宣嘉甚至连中山忠光还不如,志大才疏且不说,连胆气都不如前者,一见自己弹压不了众人,连总大将也不干了,连夜出逃,跑回了长州。

次日天一亮,农民们找不到总大将,才知道自己被人家给卖了。他们愤怒地围着平野国臣:“什么狗屁浪士啊,我看你们纯粹是骗吃骗喝的吧。”

差没点被口水淹死平野国臣鼻青眼肿地宣布:“由于主办单位工作失误,组织混乱,连主持人都搞丢了。很对不起大家,大伙请回吧。我们以后一定总结经验教训,把下一次活动组织得更好。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捧我们的场!”

众人向他竖起中指,从丹田中迸出一个震耳欲聋的字:“靠!”

天诛组之变及其余波生野之变是幕末各方势力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也是武力倒幕运动的开始。如果套用苦大仇深的式历史评语的话,什么“在反动幕府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什么“动摇了幕府腐朽的统治”,什么“敲响了幕府灭亡的丧钟”大抵是免不了的。

过滤掉那些情绪化的修饰词,这些话倒没有什么问题。可加上那些油盐酱醋之后,那味儿就不地道了。一路过来,我们看到的幕府经受内外两重压力,试图在不引起大规模内乱情况下,通过自己的主导,推行政策改良,增强国力,抵御外侮。这固然是基于他们统治地位的考虑,不宜过度地抬高,但他们毕竟是在努力了。

在幕府竭精殚虑地尽力地维护本国的利益的同时,三条实美、中山忠光等人在干什么呢?他们顽固地抵制外国的人与事物,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将国家拖入毫无胜算的战争中,试图以复辟已经死亡了七百多年僵尸来抵抗外界的侵略。如果说幕府还有一定的进步性的话,那么象三条实美、中山忠光这一类人在这个时代到底有什么进步意义呢?

过得几年,进入了明治时代,三条实美、泽宣嘉等人能适时而变,分别当上外国事务总督和外务卿,专门跟他们一心一意要攘出的外国人打交道;更多的尊攘派见风使舵,在新政府里充当要职。于是,他们许多已经死去的同僚便成了仁人智士了,他们当年的举动便成了“反压迫”的革命运动了。

可是,他们对已经死掉的尊攘派战友歌功颂德,却容不得还活着的、死守尊攘思想的河上彦斋(就是那位“四人斩”之一的老兄),这位老兄被木户孝允以“流毒国家,妨碍文明航路”为由,亲自下令处死。其实,今日之河上彦斋,不过是昨日之木户孝允而已。连自己都否定的昨日,又怎么好意思吹嘘成伟光正的革命行动呢?

所以,如果非得按照苦大仇深的写法来写的话,应该是这么写:天诛组之变,是顽固守旧的尊攘派对试图通过改良政策缓和国内问题,通过富国强兵抵御外国欺辱的幕府的一次反扑。尽管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却给由于开国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混乱局面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幕府改良主义的推行更为困难,大大削弱了幕府的威信。本已为今后权力的分配问题争夺得趋向白热化的各方力量以此为契机,修政了权力夺取的方针路线,从而导致其后数场几乎导致国家分裂的战争。

八月十八日政变和天诛组之乱结束后,京都上层尊攘派几乎被一扫而空,长州藩的势力被赶回了老家;新选组的活跃,使得人斩们也收敛了许多,中下层武士们的尊攘暗杀行动受到抑制。

在这一片大好形式之下,岛津久光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他的蛋糕分配方案:鉴于目前朝廷缺乏执行能力,建议设置参预一职,由有力大名担任,准许其参加最高决策会议(朝会)并贯彻执行,彻底解决没有幕府朝廷的决策就是一纸空文的状况。

孝明天皇击节赞道:“高,实在是高!”

幕府却打了个寒战:“看来看去,这建议怎么让咱后背发凉呢。那个谁谁,正在抄书的那位,猜猜看,岛津久光到底在想些什么,会有什么影响?”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9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9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