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萨摩方面有军用设施,有民用设施,还有附带损伤,故此比较难计算些。经过岛津久兴涂涂改改后,得出的数字是:普通民房350余户,藩土屋敷160余户,集成馆、铸钱局被炸坏,汽船3条被被烧毁,5条民船被击沉。伤亡数字:亡5人,伤10余人。

由于这个远比英国舰队低的伤亡数字,使得萨英之战成了在这时同样饱受欺凌的日本不多的亮色之一。因此,在绝大数日本人的眼里,这场仗是萨摩方面赢了。在中国,许多也人沿着了这种说法。

果真如此么?

人云已不照云,还是让我们从战争目的的实现与具体战术的实施情况来分析一下吧。

首先,英国人的目的是为了萨摩藩屈服,赔款,交出生麦事件的凶手。在战后的十月五日,由幕府充下和事佬,两家达到和议,被打穷了的萨摩藩从幕府借了2.5万英镑支付了赔款,向英国人道歉,并答应追捕凶手。

尽管其后日本人一拖再拖,以“凶手在逃”为由使得这事不了了之,惩罚凶手的要求没能达得,然战争发起的目的可以说基本达成了。

当然,这场战争原本并不在计划之内。英国人的本意只是武力相迫,而不是动用武力。最终却以死伤数十人的代价才勉强取得预定的结果,使得这场胜利大打折扣,赢得并不是那么的光彩。这是傲慢的英国人为自己的傲慢所负出的代价,也怨不得谁。

在萨摩藩一方,其目的并不是不肯支付赔款,而是为了誓死捍卫最高领导岛津久光,捍卫藩地,如果不假思索地下结论的话,他们自然也是达到了战争目的。可是,英国人压根就不准备要岛津久光的脑袋,也不想占萨摩藩的领地。萨摩人以损失十几年苦心经营工业基础设施与老百姓的财产为代价,去捍卫根本没受到威胁的目标,又如何谈得上什么胜利呢?

由此可见,如果从战争发动目的层面来讨论的话,那么获胜者是英国人而不是日本人。

具体到战术层面,情况又如何呢?

翻翻日方的战损表,我们会发现一个很蹊跷的问题:萨摩藩对民用设施、工业设施,船只的损失描述得倒是尽然清楚,对炮台、大炮的损坏却没有系统的介绍,伤亡的数字中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也说得含含糊糊的。

按说打完仗后,这些最重要的家当和数字不可能不盘点清楚的。这不禁得让我们产生怀疑:日本人是不是在有意隐瞒些什么呢?

由于日方资料的缺乏,让我们从英国人的举动来推测一下吧。

在七月二日的炮击结束后,英国人下锚的锚地是樱岛的横山村、小池村冲,也就是鹿儿岛城东部,樱岛西侧。此处虽然是在敌方西岸炮火射程之外,却也不过是2公里的距离而已。日方在樱岛与及附近的小岛上还有3处炮台。

是什么让刚刚吃过日本人大亏的英国人还敢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过夜呢?

英国人的伤亡集中在开战的第一天,在第二天炮击炮台与城下町的战斗中基本没有出现伤亡,这又是为什么呢?

英国人在主要火力尤里亚勒斯号受到重疮后,第二天还敢去捋日本人的胡须,又是为什么呢?

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以少量的陆战队去冲击有大炮支援且守军数量上绝对性压倒已方的保垒,纯粹是自杀行为。但是,在炮击结束之后,有人建议登陆作战,难道这仅仅是为战友复仇的愤怒冲昏了头脑吗?

战场上,对已方有危险的目标是优点考虑打击的对象。在炮台没被压制之前,英国人是没有心情去轰击民用设施的。然而,在第二天,英国人竟然把城下町作为主要炮击对象。库柏中将后来还被国内因为他指挥舰队炮击民用设施而骂得狗血淋头,这又是为什么呢?

种种疑问,或者可以用同一个答案来解释,那就是:第一天结束后,萨摩藩炮台基本被清除干净了。

没有炮台的威胁,英国人尽可放心地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过夜;没有炮台的还击,第二天英国人伤亡肯定不大;没有炮台的压制,英国人尽可在舰炮的掩护下展开登陆作战;只有敌方的火力已不足构成影响,英国人才敢在主力战舰重伤的情况继续炮轰鹿儿岛城;只有岸上的火力点被大幅削弱,英国人才可能将打击的主要对象转为基础设施……当一个推测能够解释那么多问题时,这个推测的结论几乎就是百分之百的事实。

故此,萨摩藩的军事设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应无艰接近事实。

既然萨摩藩的军事设施蒙受毁灭性打击,那么为什么日方人员损失那么少呢?难道英国人轰的都是空无一人的炮台?萨摩藩全员撤退了?从萨摩藩的战斗意志和英国人的损失来看,这不太可能。

唯一的解释就是岛津久光在上报数字时砍掉了小数点前面的个把零。那怕只有百分之二十的火炮是在战斗中被摧毁的,萨摩藩的人员损失也应有上百人之多。何况以萨摩人的蛮劲,百分之二十的损失或者根本动摇不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呢?

综上所述,抄书者可以很肯定地认为,萨摩藩在这一场因为傲慢与偏见而引发的战争中没有从英国人那里讨半点好处。岛津久光此后急吼吼地向英国人求和献媚,不是什么胜利者的睿智,而是被自揍一顿后的适时而动,就象一千二百年前在白村江和八十年后的东京湾发生的事件一样。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