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七幕末缭乱(七)

紧锣密鼓地一口气印发了许多文件的德川庆喜扳着手指头数了数:朝廷交待的三件事中,第三件事算是做完了;第二件嘛,那明摆着是岛津久光硬塞进去的,估计朝廷也不过是拿来跟幕府讲价而已,不太可能会催,暂时没必要理会他;第一件事嘛,就是让大舅子跟妹夫见个过面。孝明天皇见面想说些个什么,拿脚指头算也算得出来。可是,三代将军家光之后,幕府将军已经有近229年没有上洛了,年轻的将军愿意屈尊上洛拜见天皇吗?

德川家茂给出天主教徒在婚礼上回答主持牧师一样的答案:我愿意。

有人说,如果德川家茂早出生几年,早当上将军几年,又或者他能多活几年的话,此后日本的历史走向可能会完全的不同。

因为仅仅才活了21个年头的他,被人们誉为“明君”。

他不仅天资聪明,英明果断,勇武优秀,又极富有人格魅力,关心体贴下属,深得幕臣的拥戴。据说他还在小的时候,幕府指派年近逾70的户川安清为其习字老师。有次正在习字中,他突然把磨墨的水洒在老爷子的头上,笑着说:“明天再说吧”,然后就跑了

。就在侧近们为家茂的无礼纷纷摇头叹气的时候,户川安清却哭了:他年纪大了,“底下”把关不严,竟便溺了。若是告诉别人这事,自己不但被人取笑,还有可能受罚。德川家茂此举,别人看着荒唐,却是在维护自己的老脸呢。

同样受到德川家茂礼遇的胜海舟(幕府军舰奉行,军队总裁,江户无血开城的促成者)也认为,可惜德川家茂年纪轻轻就死掉了,如果能稍稍活得长一点,一定会在史上留下英迈君主的名声。

所以,得知他死讯后,胜海舟悲痛地在日记上写道:“德川家,今日灭矣。”

文久二年九月,幕府向大名们发送公告,宣布次年上洛之事。

不久后,为将军打前站的德川庆喜、松平庆永上京,下榻本院寺。

两位幕阁重臣一到京都,马上陷入把持着京都舆论和实权的攘夷派的围攻之中,“时国事挂、参政以下十三人,亦奉敕逼庆喜,以攘夷期限”。

面对这一群与时代严重脱节、只会睡在千秋大梦里的孱蛋,德川庆喜心里就象被一万匹草泥马践踏过一般的荒凉。只是为了公武合体的大局,他脸上还是挂新闻发言人一般的淡淡微笑,虚以委蛇地说:“这事嘛,我也说不准,等将军入朝时再决定吧”(“俟将军入朝决之”)。

没听到明确答复的浪士愤怒了起来,胆子小一点的如三轮田纲一郎、大庭强平等人,“入等持院,斩足利尊氏等塑像首,枭之三条磧,声其罪以讽幕府”。

幕府对此极为恼怒,将其列为一号大案来查处,不久后就抓住了这十几名小毛贼,要以破坏公共财物的罪名治他们的罪,“毛利定广奏请宥之。自是,士民益属意毛利氏云。”——要不你就睁一只眼闭一眼地不查,要查就按规矩办事。轰轰烈烈了搞了一通,结果雷声大雨点小,不但示得自己软弱无力,还给别人市恩立威的机会。幕府的自虐倾向,倒是越来越严重了。

砍雕像的头,只是胆子小的人干的活,胆子大点的人便直接操刀杀人,“浪士等愤其因循,杀千种家臣贺川肇,投其首于庆喜馆。曰:‘為攘夷血祭。’赠左右腕於岩仓具视,千种有文,曰:‘公等信肇奸谋,故献之。’”——那贺川肇据说是长野主膳一党,当年在清洗京都尊攘党时很活跃,如今他的人头却成了示威的工具,幕府怀柔、全盘否定井伊派的政策弊端毕现无遗。

刺杀贺川肇的暴徒名叫田中新兵卫雄平,原萨摩藩士。在刺杀贺川肇之前,他已经有了数次成功得手的经历,死在他和他同党刀下的幕臣朝臣有十几人。在他组织的最大一次行动中,他罗集30多名帮手,将渡边金三郎等4人全部杀死。

此时在京都活跃的尊攘派“人斩”不止田中新兵卫雄平一人,与其并称幕末四人斩的冈田以藏、河上彦斋、中村半次郎同样战果累累。连佐久间象山这种人畜无害,只是主张开国与公武合体的思想家都惨死在他们的刀下。

如何评价这些人斩们?坏人?好人?不好不坏的人?

不需质疑的是,这些人关心国家的命运,不惜为国家的前途铤而走险。他们有着比常人更为高涨的爱国热情,也有为自己心目中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做出的实质行动。

但是,如果他们实现了他们自己顽固和陈旧的政治思想,无谋攘夷、王政复古得以贯彻执行的话,日本只能永远沉沦,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这对咱们中国来说或者是个幸事,但与他们的初衷完全相违背,不但于国无益反而有害。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