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田沼时代(三)
在长崎、大阪、京都游荡了几年,他到江户拜本草学者田村元雄为师,又来往于长畸间学习矿山开采和矿物提炼、电气机构等等,简直是忙得不亦乐乎。
在这段时间里,他遇上了因翻译《解体新书》而名声大噪的杉田玄白等人。
在游来荡去间,这位老兄开始变成了万金油式的专家。在本草学行业,他写本《物类品搿罚锩娑匀瞬巍⒏收岷推渌┪锏奶匦浴⒃耘嗉际跤邢昃〉拿枋觥K雷曰蛘哂胨撕献鳎诮Ц懔撕眉复蚊肺岸家┢坊帷敝嗟奈锊├阑幔辛说阈∶镎右獯味运拇竺兴拧�
宝历十一年(1761)年,他在伊豆发现了矿床;明和三年(1766),他在中津川开发矿山时发现了石棉;安永三年(1773),秋田藩的佐竹义敦特意聘请他当顾问。这位老兄一时兴起,除了当顾问以外,还教授藩士小田野直武西洋画的技巧。
当然,这应该是不收顾问费的。
在文艺创作方面,他以福内鬼外的笔名写了不少浄瑠璃作品。他的作品大多贴和现实,有时代特色,很是热门,代表作有《神灵矢口渡》、《灵赤宫户川》等等。他还以风来山人、水虎山人等笔名创作了《长枕褥合战》、《萎阴隐逸传》、《男色细见》等其它形式作品。
这些作品,单从名字上来看,就有点十八禁的感觉。事实上也是这样,比如《男色细见》就是他老兄多年寻春的心得体会,记载了堺町、葺屋町等地方消费男色的好去处,端是当时极好的一本嫖客圣经。
据说他还擅长于跟人家作广告策划,曾为鳗鱼店老板设计过广告词,为牙粉写过广告歌《漱石膏》,给清水饼做过宣传啥的。他要是能活到今天,必定是广告公司猎头们追抢的对象。
最让抄书者敬佩他的还是他在物理化学方面成就,他利用发现的石棉制造了火浣布,制作了温度计、金唐革,发明了以其名命名的源内烧(陶磁器),有可能发明了竹晴蜓。
最牛气的还是他或者是修复了、又或者是接了人家的手完成了一台静电气发生机。在这个物理学还没普及的年代,他的每一项发明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么多才多艺的人,如果摊今天,日子应该过得挺潇洒才对的,然平贺源内却终生穷困。江户时代与中国的大清一样,并不是发明家的黄金时代。什么静电气发生机、温度计啥的奇技淫巧,在幕府的眼里不过是一时的玩物,好奇心一过,也就忘记了;人参甘蔗制糖造药,固然有用,却是收不到什么版权税的。若不是写写几本咸书和给人家做做顾问,只怕平贺源内早就饿死了。
他自己也曾拿自己最为得意的电气学自嘲:“折骨而被讥,买酒而无后,古今无双之大傻瓜,屁之中落即为此,是以将‘电气’改为‘屁气’,吾亦为三国福平之弟子,回归故乡,改名为四国猿平,加入屁撒艺人,与其聚会,每日脱裤放屁”。
永安八年(1779),当时正为大名屋敷做包工头的平贺源内因修理计划书被盗事件杀伤了2位工人,于十一月二十一日被捕下狱。一个月之后,破伤风发,死于狱中(也有说其人在田沼意次的包庇下,借尸还魂,得以隐名埋姓,颐养天年)。他的师、友、徒和葬礼主持人杉田玄白感叹道:“嗟非常人、好非常事、行是非常、何死非常”——老兄非常人,喜欢非常事,行事非常,连死都死得得跟别人不一样呀。
好了,平贺源内既然死了,我们还是回头来看田沼意次的故事吧。
毫无疑问,无论是开发虾夷的计划,还是建立政府“基金”制度,乃至试图恢复与外面世界的联系,都可以看得出田沼意次并不是那种大腹便便、只会尸位素餐只的贪官。他有着超前的意识、敏锐的思维,眼光长远,不乏开明的思想。他制定的许多政策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单纯复古主义解决不了幕府的问题,如何使幕府适应商品货币经济发展才是解决问题之道。
他最后还是失败了,所谓“守旧派”的抵制或许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他的政策太过于急功近利了。为政者,应养鸡取蛋,田沼意次却经常做些杀鸡取卵的勾当。在经济总量没上去的时候,一味地想办法搂钱不过是与民夺利而已,政府的财政问题是缓解了,老百姓日子却是越来越难过。这样的政策,焉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
比如,天明元年时,根据新井吉十郎等人的建议,田沼意次制定了规定:设置丝改所,上野、武藏的47处绢市,生丝、绢织物流入市场之前,必须先进行检验。
在咱们消费者看来,只要那些检验员不是收钱就盖章的,有把关总比没把关的好,有检验总比没检验的强。可田沼意次在后面还加一句话:“检验嘛,是要成本滴。检验人工费、印章损耗费、办公费、加班费等等等费加起来,根据这个委那个局的推算,以后每一疋绢要交二分五厘银子的检验费、每百目丝要的检验费是五分银子、真绵是一贯目上收银五分。这不是为了赚大伙儿的钱哈,只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部分而已。为了体现政府扶持弱势人群的诚意,这笔钱是由买家,也就是富商们出的,请大家遵照执行!千万不要转嫁到农民兄弟们的身上去哈。谁要是让农民兄弟出这笔费用,抓住一个,严惩一个,不要怪我们事先没打过招呼哈。”
丝农们在台下偷偷地呕吐:分明是想搂钱嘛,还振振有词地扮什么大尾巴狼啊这是!
吴服站的老板们打了下算盘,急了:“一下增加那么多的成本,以后怎么活啊?”
有位老兄却大大咧咧地无谓:“这有什么,最多不过是把成本转嫁给产业链的最低层喽。”
另一位:“扯淡,政府不是三令五申,不许转嫁给农民们吗?你胆子也忒太了吧!”
那位老兄:“当官的是白痴,您也跟着弱智啊?我说让农民们交检验费吗?咱统一把收购价格压下来,压出那笔检验费出来不就完了吗?”
话虽这么说,老板们最后还是决定暂缓进货,看看情况再说。
丝农们一年到头就指望卖这点丝维持生活,如今政府出台个劳么子瞎折腾政策,搞得偌大个绢市场清静得象坟场,小孩子的奶粉费、按揭啥的没了着落。断人财路,仇同杀父,农民们岂能不怒?
当年八月八日,上州(上野)数十个村子的村民齐聚神流川,原本计划进京上访,后来决定在本地解决。人们冲向小幡,把提出这个歪主意的新井吉十郎和其它支持者的屋敷拆成危房,七日市藩的政府大院也受到了冲击。
幕府对农民们的“过激”反应十分吃惊,八月十六日,下达了撤销丝改所的命令。
由于消息不灵通,这个命令一时未能传达到位,认为政府不肯回应的人们把矛头指向在批准成立丝改所文件上签字的首席老中松平辉高。数以千计的一揆众涌入了他的领地高崎藩,于八月十八日包围了高崎城,一度与藩兵发生冲突,直至消息传到后各自散去。
除了过于过于急功近利,田沼意次的失败跟老天不作美也有关。
明和九年(1772),也就是田沼意次任老中的那一年,祝融来搞局,“ (壬辰)春二月,江户火,延烧郭内。诸门楼堞、侯邸商户,及宽永寺,皆荡烬。病历明历以降之大灾也”。
不久后,风神、雨神集体出动,“秋七月,西海大风水。长崎海溢,舸舶皆漂上街。”,“八月,南海、东海大风。屋倒树拔,人畜多死。”
彼时的后樱町天皇已经退休成了上皇,现任的是后桃园天皇。他愁眉不展:我的故事还没开始写呢,各路神仙扎推地来凑热闹,莫非催我早点交枪么?
为了摆脱倒霉的明和,当年十月十六日,朝廷下令改年号为安永,取“寿安永享之意”。
改元并没有给日本人带来好运,第二年,恐怖的瘟疫横行,短短的二个月间,单就江户就死了十余万人。这场大灾难一直持续到安永三年,才得意扬扬地离去,身后留下了无数的尸骨,万户空绝。
当然,死去的人是不会给人制造麻烦的,对田沼意次的执政造成致命打击的是江户时代的第三次饥荒——天明大饥谨,这甚至还是使得他最后倒台的原因之一。
天明这个年号倒跟天灾啥的没有关系,是因新皇上台而改的。后桃园天皇同样是个短命的天皇,被诸位神明催着着成,仅仅活了二十二个年头就死掉了,只留下一个连乳牙都没长的女儿欣子内亲王。
皇位再一次出现后续无人的问题
据说后樱町上皇曾想以贞敬亲王为嗣。有人反对:贞敬亲王在四百多年前就成分枝了,这一圈也绕得太大了吧?当初设立闲院宫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吗?让师仁亲王继承大统,待欣子内亲王成年后为中宫不就结了吗?
于是,很有性格的光格天皇就郑而重之地登上了天皇宝座,年号也随之改为天明,取“顾諟天之明命”之意。
光格天皇就位只有八岁,估计也不知道上天给了自己什么光荣的美德。这个年号却因与“天命”谐音,搞得许多人忐忑不安:天明天命,是听天由命还是老天要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