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我们专门开小石川养生院,为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下层群众提供治疗,还无偿提供食宿。”
“为了防止出现米价、物价发生大的波动,我们除了使用行政权力进行调控以外,还在堂岛米市场出台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结果怎么样?堂岛米市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期货市场。谁说日本只有拿来主义?日本人民的创造能力也是无穷的嘛!”
“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加大了对暗娼、赌博等各种不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取缔了殉情自杀什么的风俗,还整合出了个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书物改役),对出版物进行统一审查。同志们啊,这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啊,这个教那个教的亡我之心不死,想方设法地搞思想渗透,手法无不用之极,甚至在《帝京景物略》、《西湖志》等旅游小册子上面还加有宗教内容,不管不行啊。”
“当然,洋鬼子也有许多有用的学问、书籍,我们要区分对待。对这一部分书籍,是必须要引进的,要学习的,要形成一个流派。西洋人以荷兰国力最盛,就叫它做‘兰学’吧(兰学是18世纪末才出现的称谓)。象野吕元丈他们就搞得不错嘛,应该继续发扬。”
“上面许多治国的点子,不是我们在办公室里想出来滴,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比如说小石川养生所,就是根据红胡子先生小川笙船的建议设置的。我前面已经说到过了,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所以我们要倾听基层人民群众的意见,吸纳合理的建议。”
“怎么倾听他们的意见呢?我把在纪州时候的一些好的作法搬了过来,在‘三都’设置了目安箱,接受群众的直诉和意见建议。同志们呐,以前老百姓打官司难呐,在自己本乡本士告本地的官员,没人理会;直接越级上诉,就算打赢了官司还得处死。当初的木内惣五郎,舍得一身剐,为村子里的老百姓,拦下将军家纲的轿子,控告藩主。事情解决了,但他回到家以后,按规矩全家被杀死。我们不能总让好人受伤呐,这也是目安箱设置的另外一层意义。为了防止举报、告状的人被打击、报复,这目安箱只有我自己能开启。”
“有人说,单就三都就有一百多两百万的人口,那么多意见建议投诉上访,你看得完、处理得完吗?我说同志哥啊,你这就叫不懂政治人性了。拦路上访,必定死;通过目安箱投信,有解决的希望,也有活下去的希望。看了多少,解决了多少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于,人们有了希望,就不容易闹事,就容易安份守纪。设置目安箱就是给他们希望,我们只要再把几条比较典型的事来处理一下,人们就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就会认为我们是在一心一意地为他们办事,我们就会有好名声。当然,群众的信件我都是一封一封的全部看完的,信不信由你。”
“我为什么自己要亲自看亲自处理?那是因为我对一些同志不放心。这并不仅仅顾虑到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贪赃枉法、处理不公的现象,还因为我们一直以来缺乏具体相关制度,缺少量刑的规定,司法解释跟不上,经典案例没有经过系统收集,行政管理、执法审判的随意很大。我一直认为,不教而罪于民,是属可叹。所以我让老中松平乘邑和三奉行等人将过往的法令、判例收集整理,修改新增,形成一本‘公事方御定书’。这套御定书分上下两卷,上卷81条,包括各种基本法令;下卷是103条,是刑法法令和以前的判例。大家有法可依,情况改观许多。”
“今天座谈会我就简简单单地说这么些。大家要明白,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希望大家能够继往开来,敢于创新,坚定不移地走改革的道路,把我们的事业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
老一辈改革家德川吉宗的发言就摘录完了,当然,这并不是他发起的“享保改革”的全部内容。
讲不出来的当然是些见不得光,或者是不得民心的东西,比如说他把自己从纪州带来的“药込役”,加入新鲜血液,改编为“御庭番”,直接接受将军本人的指挥。据说这些人大多是出身于甲贺、伊贺的忍者,具有警卫、包打听,摄像头、调查员等各种功能,物美价廉。德川吉宗要找这些人干什么,想必不用解释众看官也能明白。
又如享保四年(1719)出台的相对济令,同样是个恶法。
相对济令由来已久,并非什么新鲜的玩艺,基本内容大抵是幕府不受理与财物纠纷有关的“仲间事”、“金公事”类的诉讼。不过,幕府不同时期出台的相对济令,其目的是不尽然相同的。
比如宽永元年(1661)出台的相对济令中,幕府规定“町中商人们因买卖挂发生的纷争而提出的诉讼,一律不予受理。问屋的除外。”,这次相对济令出台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明历大火烧掉大半个江户,商人们手头上的各种凭单、借条什么都没了,上法院只有自己的一张嘴,幕府审起来很是头疼,干脆下令:你们自行解决去罢,咱没法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