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二十七 中兴?(二)

“所以,新的领导班子一成立,我就马上决定铸造享保小判金,回收滥发的劣币。后来,在元文年间又再一次进行改铸。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啊,以前有些货币发得太滥了,造成市场的混乱;有些钱币金银成色不高,使得通货过度膨胀。货币是经济运行的基础,我们认识到了一点,不改变这个局面是不行的。”

“到了享保七年(1722),我们搞了个上米制。大伙儿都知道了,就是万石以上的大名,每万石要向政府多交一百石的米。当然,我们体谅到大家的难处,所以把参觐交待在江户呆的时间减为半年,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在地方搞经济,促生产,大家都很欢迎。单此一项,政府每年就增收十几二十万石粮食。”

“当然,也有个别同志是不理解的,我只好给他做思想工作:‘这是我定下的方向,信得过我,就跟我走,不然,就跟前将军走吧’,结果呢,大家都愿意跟我走了。”

“享保七年是我们改革中最为关键的一年,除了上米制,我们还出台了许多制度、命令,单是直接涉及经济的就有定免法、三分一米纳令、江户町公役银纳令,鼓励町人搞新田开发等等。这些大多都是很好的办法,比如说定免法。”

“以前啊,征收粮食实行检见法,以收成为基数按比例征收。这收成是多少纯粹靠基层干部去量猜,一来量猜得不准确,二来有些奸滑的人为了基数低点,给干部送礼请吃,腐蚀干部队伍。实施了定免法之后,公平了,大伙儿也不因少征多征打架了;幕府的收入增加了,稳定了;干部也保护下来了,犯错误的机会减少了。这不只是双赢,简直就是三赢嘛。大伙儿把我叫做‘米将军’,我看这名号很好,很亲切,说明我重视饭碗子工程嘛。”

“后来,在享保十三年(1728),幕府把土地租税提高到五公五民。有人批评咱不管农民死活,压榨农民,这真是笑话。国家有难,匹夫有责,难道二等公民连匹夫都不如吗?何况咱也对农民不薄,政府不是鼓励农民们发展奶业,还引进了甘蔗、甘薯、菜子油、高丽人参等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高产作物吗?幕府不还在享保六年(1721)出台了一个帮失地农民追回失地的流地禁止令吗?”

“抓经济促发展,开源是主要的,节俭却也不可或缺。如果你是个败家子,那怕最多的钱也会花光。所以,我们在节俭方面也做了不少文章。咱那三菜一汤和棉布衣服的故事虽然已经老掉牙了,作为一个象征,却还是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五十年不变地讲下去才行。”

“前几年,大奥进行了改革,我裁撤了50多名女官,而且还专找漂亮的裁,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美女放出宫出找工作嫁人都容易,而且美女都喜欢打扮,喜欢漂亮的衣服、豪华的装饰品,咱养不起。”(有人在底下低声地说:你怕老婆才是真的吧。)

“在这基础上,幕府进一步出台了节俭令,要求大家勤俭节约,效果也很是不错的。经过开源节流这两手一抓,效果很显著,到了享保十三年的时候,我们的财政有了12万两的节余,这是几十年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

“搞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是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希望,人才就是生产力,人才就是战略资源,人才就是国家的未来。有些人啊,没有什么本事,就躺在老祖宗的福荫下过日子,不思进取,萎靡不振。这些人身居高位,吃着闲饭,对国家没有半点好处。有些有才能身份卑微的人却辛辛苦苦干了大半辈子,却连个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决定搞人事改革,对江户町奉行进行机构改革,精减人员,还制定了足高制,有才能的基层武士可以提拔到高位,幕府补助级别工资和原来家禄的差额。补助只有在职的时候发放,如果卸任了,还是回复原来的家禄。这样一来,既能够体现能力至上主义,也能照顾到各位革命老前辈家族的情绪,两全其美。”

“说到了能力问题,提醒大家要注意一点,我们武家以武立国,虽不能以武治国,却必须以武保国。过了一百年的太平日子,许多人都懈怠了,忘了本了,都成了只会风花雪月纨绔子弟了。这是很危险滴!大家不要以为我恢复鹰狩活动单单是贪玩,这跟我刚初在纪州藩组织的捕鲸活动一样,是为了让大家伙接受训练,加强军队的训练水准,要大家时刻不望打仗,打大仗,打胜仗。”

“当然,现在是和平年代,幕府也要做好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比如说防火灾工作一向是群众关注焦点、难点问题。幕府从享保六年(1721)开始,设置了四十八组的专业消防队,规划了‘火除地’,提高了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