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绝嫡(七)
如此顽劣,自是搞得他老爷子头大如斗,或许曾经考虑过要不要换拉班人也不一定。
到了十八岁那里,这位爷突然转性了。据说他看了司马迁《史记?伯夷传》后,大为感叹,击节赞赏,从而兴起了写一本日本的《史记》的念头。
普通人跟在某一领域中能做出成就的人最大的区别,是能不能持之以恒(尽管持之以恒的人并不一定得到回报)。事实证明,德川光圀是个能持之以恒的人,他老兄家里也烧得起钱。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要研究原子『弹』或许有点问题,编纂本书却不是很难。
明历三年(1657)年,他在自家的驹込府邸里开设史局,召集了佐佐十竹、栗山潜锋等人,开始编纂《大日本史》。这部上自神武天皇,下至后小松天皇的纪传体史书有帝王本纪73卷,列传(按后妃、皇子、皇子、群臣、逆臣、孝子的分类按时间排列)170卷,志、表共154卷。德川光圀在世时,不过完成本纪、列传的编纂工作而已。在他死后,编纂一度中断,后又陆陆续续地修订加编,志、表一直到明治时代才全部完成(故事好编,制度难理啊)。
宽文元年(1661),德川赖房去世,他成为水户藩主。在从政上,这位老兄有一个很是十八禁的比喻:他说搞政治就象**,男欢女爱,双方都爽;要是搞GAY的话,只有一个人爽,另外一方却是痛苦的(这是他的理解,各位GAY友勿怪)。为政者管理天下,制定的制度应该让自己感觉到有益,让老百姓也愉快,这样才是好政策;否则的话,就是搞GAY,就是恶政。
秉着以大家都爽的精神,他老兄混得老不错,官至权中纳言。他喜欢微服出游,路见不平不但吼,还出手整治贪官污吏。由于他的中纳言类似于中国的黄门监,所以人家又叫他“水户黄门”,后人还专门根据他的事迹写了本《水户黄门漫游记》。著书者为人所著,志史者为人所志,人生草木,倒也真是无奈得很。
据说他还特别能吃、敢吃。什么饺子、奶酪、牛奶酒、黑豆纳豆都是他先吃开的。他尤其喜欢中国人朱舜水做的拉面,曾在自家的西山庄里用来招待客人、家臣们,至于牛肉、猪肉、羊肉什么的更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因此,将军大人到处张招《生类怜悯令》大大地影响他老人家的胃口,他感觉将军大人的政策是在搞GAY,弄得他老人家很是不爽,一气之下就捣鼓了几十张狗皮,倒倒将军大人的胃口。
有人或许会问,堀田正俊名声还不错,能整出个天和之治来,难道就不会劝阻德川纲吉吗?
若是堀田正俊还活着的话,德川纲吉还真不一定能搞出这么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政策来。至少,执行得不那么过火。
可问题是,堀田正俊死了。
贞享元年(1684)八月二十八日,江户城中发生一起凶杀案。当幕吏们赶到的时候,发现被刺者竟然是大老大人!
堀田正俊当时还没死,神智清理,情绪稳定。然在被抬去延医的半路上,他就死掉了,对自己的情绪稳不稳定再也没有了发言权。
杀人者名叫稻叶正休,亦被老中大久保忠朝、阿部正武、户田忠昌等格杀于当场(幕府的老中、若年寄看来个个都是武林高手啊)。
这位稻叶正休乃美浓青野藩主,幕府的若年寄,还是堀田正俊的从叔父。两人平素关系还相当不错,所以有人根本不相信幕府的“此人发了疯,激情杀人”的鬼话,对此议论纷纷,成为街头巷尾一时的热点话题。
有一种说法认为,头一年,幕府制定了“淀川治水工程”,计划投入多少多少资金,拉动多少多少消费等云云。一心想当包工头的稻叶正休回家猛打了一阵算盘,拿了份标书过来:“这工程没有四万两拿不下来,四万两还我还是得白打工,搞不好,倒贴都有可能哩。”
堀田正俊带上河村瑞贤在现场转了一圈,问:“你看到底要多少钱?”
河村瑞贤盘算了一下:“或许二万两就能办妥了吧!”
河村瑞贤头上带着什么建造师、造价师、设计师等一大堆头衔,在工程方面的权威自是稻叶正休远不能及的。堀田正俊大怒:“想赚钱也就罢了,竟然想赚百分之百的利润!想赚百分之百的利润也罢了,竟然还敢说要倒贴!真当我是水鱼啊?”
开标的结果可想而知,稻叶正休的工程飞了。
本以为会掉到自家锅里的煮熟鸭子还到处乱飞,稻叶正休更怒:“不多赚几个钱,怎么打点你们这些大爷?不多赚几个钱,怎么养二奶三奶?你说得好听,正气凛凛,谁知道你有没有收河村瑞贤的回扣哩!”
算算少了几万两银子要少养多少二奶,稻叶正休越想越生气。于是,惨案就这么发生了。
有人说:“不对不对,事情应该是这样子的”
“因为啊,堀田正俊自认为有拥立将军的功劳,将军不敢动他,所以经常批评将军,据说还反对将军发布动物保护条例。你想想啊,将军也是人哩,也有脾气哩,更要面子哩。你天天说他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将军大人能不火吗?将军这一火,谁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哩?结果就是……”
那人把手往脖子上一比划。
众人无言,收拾好自家的东西,一哄而散。
我们无从得知德川纲吉在首例大老被杀案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在此之后,奥样殿上的将军大人逐渐疏远了老中们,直接通过侧用人向老中们发号施令——这并不难理解,若是抄书者要搞独裁,也没有耐心等老中们叽叽喳喳讨论了半天都论不出个结果,更不能容忍自己想干些什么事却被老中们一致通过地打断。所以说,防止独裁必须在制度上消灭产生独裁的可能,千万别指望人性的自觉。独裁的权力跟美女一样,都是人性所抵挡不住的。
侧用人的政治地位提高了,牧野成贞的眉头却锁得更深了。这并不是因为他的帽子的颜色更深了——绿就是绿,浅绿还是深绿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是因为自己失宠了,德川纲吉有了新欢,自已多了个竞争对手。除了退休之外,自己看似没有其他出路。
将军大人的新宠叫做柳泽吉保(原名保明)。
宠是新宠,人却是故人,出生于万治元年(1658)柳泽吉保与牧野成贞一样,都是从馆林藩时代就从“龙”的老臣子。他出身于甲斐武田氏的支流,祖上在武田氏灭亡后被德川家康收容,成为了德川家手下的打工仔。三代将军家光将其父柳泽安忠指定为德川纲吉家臣,两人的渊源就是这么来的。
延宝八年(1680),柳泽吉保随将军大人走马上任,任小纳户役职。在馆林藩他算是混得不错,然而到了江户,他跟到了北京的处级干部一样,连自个的影子都找不着。
其后十几年间,他的官职、地位、财富与受到的宠信同步直线上升。贞享二年(1685),任从五位下出羽守;元禄元年(1688),任侧用人,工资为一万二千石;元禄三年,工资增加到二万石,叙从四位下;五年,工资增加到三万石;七年,工资七万二千石,任武藏川越藩主,享受老中待遇……最后将军大人竟将松平的姓氏相授,将德川纲丰留下来的甲斐甲府城和骏河国的领地转封于他,成为有领地15万石的大名并享受大老待遇!
由一个没落的武士家庭中的孩子一举成为排得上号大名,柳泽吉保的故事无疑值得好事者认真研究研究,好好写上一本《柳泽吉保登龙术》什么的,卖给削尖了脑袋也混不到一个科长职位的人们当参考书,必定能大大地赚上一笔。
德川纲吉为何对柳泽吉保如此的宠信,民间传说甚多,大多都不离下半身,如传言中两人的男朋友关系;又如将军、柳泽吉保、饭冢染子的三角恋等等。
说得最传神的是,某年某月某日,饭冢染子与将军大人共赴巫山。一夜云雨后,染子为夫君吹枕头风,要封柳泽吉保甲府百万石的领地。将军大人被吹得头晕眼花,也没多想,一口答应了。
没过多久,德川纲吉找到了个最光明正大的赖债借口,一蹬腿,光荣收业。柳泽吉保拿着点面额巨大却兑现不了的白条,哭笑不得。
躲过巨债的幕府却也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立下了个规矩:为免得有人讹诈幕府,但凡将军召人陪寝,大奥都要安排2名女官,记录当天来的是谁、都发生过什么、说过什么话等等。这项制度后来一直延续到江户时代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