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井正雪貌似淡泊功名,不当幕吏却跑去跟教师,事实上却是另有打算。据说他反对幕府的武断政治,对德川家光的政策颇有微辞,遂利用张孔堂为掩护,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志”,并罗集了许多亡命的浪人,要改个天换个日啥的。据说他那张孔堂最高风光的时候,有弟子三千多人,足可跟孔老夫子叫板了。
由井正雪之所以能够那么轻易而举地聚集了那么多的支持者,除了他自身的个人魅力以后,跟德川将军们的“改易”政策也有莫大的关系。
“改易”,顾名思义,是为修改易换,一开始是幕府对犯错的大名们仅次于斩首(除了逆反者外,只有极个别案例,比如迫反了民众,造成岛原之乱的松仓胜家)、切腹的刑罚。被处以改易的大名们不但被没收领地外,家产、奉禄连名号都一撸到底,成了连政治权力都没有浪人。
更倒霉的是,有人在被改易之后,幕府犹嫌不足,派人去勒令其自自杀或者干脆直接砍下他的脑袋。
改易既然能那么轻易而举地扩大德川一系的天领,幕府论功行赏也需要大量的土地,所以将军们都把它当成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途径,后来干脆规定:没有后嗣的大名又或者在大名们快死的时候才收养的养子(末期养子)都予改易,取消家名。
关原之战后,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宇喜多秀家、长宗我部盛亲等八十八人成为了改易政策的第一批惩罚对象。在整个江户时代,被改易的大名共有二百四十八家,其中外样大名一百二十七家,亲藩、谱代大名一百二十一家。单就前三代将军,就摘掉了一百三十一名大名的帽子,占了一多半。
改易固然能改变幕府与诸大名的实力对比,巩固德川家的地位,还取得了杀鸡儆猴的效果。但是,每一位被改易的大名背后,都有其家族一大堆人和靠他吃饭的一群武士,这些武士又需要供养无数张嘴巴。好了,现在老板下岗失业了,自已却除了打架杀人以外什么也不会,又没有了武士的资格当不了兵,也申请不到保安门卫等正当职业,那怎么办?只好当山大王或者加入黑社会了。
总之,这些人就是不安定的因素。
由井正雪正是利用这些人走投无路的人的绝境和对幕府的极度不满,给他们开出空出支票,让他们为自己卖命的。
松平信纲等人冷汗直冒的同时又暗自庆幸:好在有二五仔,不然这事就闹大了。
七月二十三日,松平信纲派兵分数路,分别去逮捕各路乱党。神尾元胜、石谷贞清等人带兵包围了密谋者留在江户的首脑丸桥忠弥家。
据说那丸桥忠弥耍好一手大枪,骁勇异常,万夫莫当。为免多伤人命,神尾元胜等人在门外大喊:“起火啦,收衣服啦。”
丸桥忠弥不是计,“登楼望之”。神尾元胜等人一涌而入,按手无寸铁的按忠弥按在地上。
去逮捕由井正雪的人却扑了个空——在头一天,由井正雪便按事前的计划离开江户,前去与金井半兵卫会合。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幕府的大网已经悄悄地向他们铺开了。
二十五日夜,由井正雪寄宿于骏府梅屋町。
次日早上,由井正雪还没醒,便听闻外面有人用大喇叭喊道:“里面的人听着,我是城代大久保忠成,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赶紧放下武器,出来投降吧!”
幕府在江户扑空之后,当即派驹井右京沿途急赶,传檄各地捉拿由井正雪归案。骏府町奉行不知道从那里打探到消息,得知有条大鱼游入自已网中,一早就派大队人马将其寄宿之处团团围住,连只鸟都飞不出去。
由井正雪空有一身兵法,身边只有八个人,却是无米的巧妇,为免受捕之辱,只好切腹自杀。
首领既死,其余同党或是落网被捕,或是自已抹了脖子。据说幕府还从由井正雪的遗物中搜出德川赖宣的书信,有人更是翻出数年之前,由井正雪曾为德川赖宣讲解过兵书的故事,怀疑这事情跟纪州德川家有关。后又说这是伪书,最后不了了之。
这事还没调查处理完,次年(承应元年),又发生了一起企图刺杀老中的事件。
这起事件的主角是牢人别木庄左卫门。他老兄原是越前国藩士,有二百石的工资,是在平民眼里的既得利益者,在真正的官老爷们眼里却是平民的此类尴尬人物。
破产后,他流落到江户,也从事讲授军学。
他似乎没有由井正雪那么大的名气,也没有由井正雪那么高的政治理想,他不过就是想趁崇源院二十七周年祭幕府把注意力放在增上寺的时候,放上把火,抢点金银财富啥么的。
如果可能,砍上个该杀千刀的老中那更是惬意。
为了实现自己宏伟的目标,他找来林户右卫门、三宅平六、藤江又十郎、土岐与左卫门等人做帮手。
他后来的遭遇再一次证明“交友有危险,宅家最安全”的道理,不知怎么的,这些家伙中又出现了个二五仔,把情况报告松平信纲。幕府再一次挫败了***分子的反扑,别木庄左卫门等人被作为人民公敌受到了干净利落的镇压。
有人认为,相继发生的庆安之乱和承应之乱其实是幕府中开始抬头的文治派与武断派的一次斗争。文治派通过两次事件,打击了以德川赖宣为首的武断派;以处理两个事件为契机,老中阿部忠秋和大目付中根正盛提出要对以往的政策进行检讨,建议对末期养子的改易政策进行放宽,给浪人们造成就业的机会,放弃武断政治,改易“以法治国”,“以学问治国”,这倒跟由井正雪的理想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