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煮豆燃萁(五)
德川家光把刚拿到手的帽子翻来翻去,很不好意思似的说:“妹夫,我还有一个请求,请您临幸江户一趟。那么长时间了,咱还没请妹夫您喝过酒呢!“——醉翁之意不在酒,德川家光为的不过是向天下昭示自己权力罢了。
后水尾天皇不肯:“朕老了,受不了长途奔波、车马劳顿的折腾,这酒就我请你喝啦。”
德川家光让步了:“那不行,这里怎么都算是您的地头。最少,您也得来二条城一趟吧。”
后水尾天皇没办法了:“好吧,那去就去吧。”
当年九月,后水尾天皇临幸二条城,“中和门院、中宫宗室、嫔妃百官从焉。”德川秀忠、家光“奉迎乘舆,警卫严肃,供具丰备。”盛大的欢宴一直摆了五天五夜,德川家赚足了面子,后水尾天皇的头上却是火花直冒。
一回到京都,后水尾天皇说自己病了,硬要让位给去年刚出生的高仁亲王。
德川家光硬归硬,处理这些事儿经验还是不足,有些着慌,跑去请示老爷子。
德川秀忠说:“他这是为了你硬迫他去二条城耍小孩子脾气哩,您甭理他,过几天他就消停了。”
这事确实消停了,但第二年,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话说后水尾天皇感觉单靠幕府发的那点薪水,实在是不够用。穷极思变,为广开财源,他打起了卖袈裟的主意,把紫衣赐给了十几个高僧——佛爷们接受八方施主的施舍,钞票大大的有;天皇却是除了钞票外,什么都不缺。买者有意,卖者有利,这笔买卖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幕府不同意了:“您老可别忘记了,十几年前,咱就制定了“敕许紫衣法度”啥的,规定这笔生意是咱们两家联营的。您没经咱同意,自己私下搞这些个勾当怎么行?钱归谁这不是问题,权归谁却是个大大的问题啊。“
德川家光当即下令:把没有经过幕府审批的紫衣通通都我收回来!
正在美滋滋地算着钞票的后水尾天皇被打了一闷棍:这笔财路就这么被断了,以后日子还怎么过?朕去年才去了二条城,给足了德川家面子,怎么你就半点面子都不给朕?
正在美滋滋地照着镜子的大德寺主持泽庵宗彭、妙心寺的东源慧等等僧人们也发怒了:好不容易混得高级职称,你说收回就收回,以后咱得请多少枪手来写论文才拿得到手啊?
志同道合的两伙子人很快就团结起来,向幕府方面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的抗议。
幕府没有马上做出决定,正好这时候德川家光出疱疮病重,这事就暂时担搁了下来。
不久后,春日局出场了。
说到春日局,抄书者总想到明熹宗的乳母容氏。不过春日局的心计手腕,却远比容氏要高明得多。这位曾经的叛贼的女儿,借助养育三代将军的机会,进入了大奥(将军女姓家眷的寄所,类似中国皇帝的后宫,有需深入了解者可以恶补电视剧《大奥》),在二代将军正室阿江死后,成为了大奥的首位御年寄(幕府中的老中级别),后来还制定了“大奥法度”,俨然幕府另半边天的头头。
当然,一直到此之前,春日局还只是斋藤福,她扮演的也只是妇联主席的角色。她真正名振江湖,靠的还是这次出彩的演出——当然,这也是因事而成人。任凭是谁扮她那角色,都不会演砸的。
一六二九年(宽永六年),春日局为德川家光疱疮的痊愈到伊势神宫参拜。祈祷完了之后,她没有回江户,反而一拐弯跑到京城,说自己是将军的代表,要见天皇。
后水尾天皇听说幕府派人来了,以为有什么转机,爬下床来一问,斋藤福?这是那位啊?不认识。什么级别啊?连科级干部都不是?将军的乳母又怎么样?不见!
春日局在门口喊道:“咱是三条西家的闺女,这次回京城一是代表将军来了解些情况,二是走亲戚来啦”——春日局倒是没有说假话,三条西家是她外祖母的娘家。当年斋藤利三死后,她曾经在三条西家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才嫁到稻叶家去的。
惹得起三条西家,却不敢惹将军大人,后水尾天皇架不住春日局的死缠滥打,只得与德川和子一起接见了她。为了不坏了规矩,还得送给她从三位的帽子和春日局的封号。
送走了春日局,后水尾天皇憋闷憋得快成了内伤——倒不是因为浪费了个不值钱的帽子和封号,而是德川家光竟然派个无职无位的乳母来见自己,根本没把自己放在眼里。自己却还是乖乖地给她加官加爵,扮孙子!
他越想越气愤,大吼一声:老子不干了!他奶奶的,办辞职典礼的钱咱还是有的!
天皇要辞职也没人能批,只能自己向自己辞职。这回他也不大张旗鼓,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把皇位交给了还不到七岁的兴子内亲王,是为明正天皇。他自己则退居二线,实行院政。
幕府方面强烈反对后水尾天皇退位,德川家光说道:“迁都以来,久不立女主。而今立之,世或曰:‘外戚专威之所为也’。”——拼了老命也想把自己女儿姐妹向皇族里嫁的德川家突然变得怕人说闲话了,懂客气了,真是怪也哉。
其实,这半点也不奇怪。和子生下的第一皇子高仁亲王前段时间才才死掉,兴子内亲王无论如何都只能是过渡天皇而已,皇族中没有德川血统的皇子可以继位,当然不是好事了。
然而,天皇若是铁了心要退位,谁又有什么办法呢?
德川家光知道事情无可挽回,摇头叹气说道:“叛逆期的孩子就是难管教啊!”
说完,他在带头抗议的泽庵宗彭等和尚的名字下批下朱批:流放陆奥、流放出云……
朝廷和幕府的关系此时降到了冰点。
此后的数年间,德川家光一边加强集权,树立自己的权威,一边完善幕府的军队、制度建设,还勉为其难地听从春日局的安排,去相亲,结婚生孩子——他早就元服当年迎来了关白鹰司信房的女儿孝子,两年后成婚。可是这位爷此时对男人的兴趣似乎比对女人的大得多,而且可能由于春日局的影响,他与鹰司孝子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干脆将她逐出大奥,打发其至单独的中丸御殿宫离寄,谑称“中の丸様”。甚至在他死时,也不过象征性给她留下五十两金子。一山不容二虎,一宫不容两雌,贵族出身的孝子留在大奥,对春日局随心所欲地弄权是最大的阻碍。德川家光有了媳妇不忘妈,鹰司孝子也只好自认倒霉。
在京都一边,后水尾天皇却要自在得多。如今没有人再管他裤腰带的事,他就把有限的时间投入无限的泡妞事业中去,陆陆续续地生了三十几个子女。他还抽空出书啥的,搞了本《伊势物语御抄》,又下令臣下们编撰《类题和歌集》,这一类活动是幕府当初规定好、大力提倡的,德川家光也不便反对。
他还挤出点时间,研究茶道、花道、佛学等玩艺。
德川和子跟他倒是很合拍,亲自向娘家要钱来帮丈夫修建修学院离宫。她本人在茶道、花道、绘画方面也颇有造诣,在服装设计上也是个弄潮儿,当时的京都文化人都以得其亲手制作到一幅押绘(一种传统的装饰立体画)为荣。
夫妻两人夫唱父随,加上一帮公卿的帮衫,倒也弄出了个传说中的宽永文化来。宽永文化是茶道、花道、文学、儒学、禅、绘画、陶瓷、建筑各类艺术形式复古的大杂烩,代表人物有后水尾天皇、千宗旦、泽庵宗彭、狩野探幽、林罗山等人。只是搞艺术也是要钱的,如今的朝廷穷得叮当响,大兴土木,搞些宏伟堂皇的东西就难办到了。
一六三二年七月,春日局再次上京,目前或许是在试探与皇族恢复关系的可能性。
这次春日局不需要回来的折腾,很快就见明正天皇。
明正天皇是自称德天皇后、八百多年来的首位女天皇,就任时才六岁。德川家对她的继任并不太满意,因为历代的女天皇都不过是过渡天皇而已;她又不能嫁人,生下有德川血统的皇子继位。
后来,有人劝将军们:先让你的外孙女占个坑,以后等和子再生子皇子再挪位让给弟弟也不迟啊。
将军们想想也有道理,也就不再吭声了。
一六三四年(宽永十一年)六月,德光家光上洛,与后水尾上皇会面,宾主相谈甚欢。上皇允分肯定了幕府多年以来为日本的繁荣稳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诏拜(家光)太政大臣”,希望德家家光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更大的贡献;德川家光认为自己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到,“固辞不拜”。他还认为皇族公卿们在德高望重的太上天皇的领导下,作出了很好的道德表率,在发展文化教育方面找到了新思路,迈出了新步伐,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太上天皇虽然退居二线,朝廷离不开他,人民离不开他,日本离不开他,所以太上天皇实行院政是完全正确的,有必要的。德川家光还“以白金十二万两,赈京师市人”,皆大欢喜。
后水尾太上天皇这回气顺了,“九月,关白兼遐辞摄政。上皇复听政”。
粗粗摆平了皇族的德川忠光还没得喘得过气来,很快就要面对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岛原之乱。他不禁呻*道:当将军,就是命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