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四 煮豆燃萁(四)

一六三一年,江户城是流出一条传闻:将军的弟弟,骏府藩藩主德川忠长大人被双规关至甲府去了!

德川秀忠大骇,心想这么大的事儿为啥我不知道?连忙跑去找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淡淡地说:“是有这么一回事儿,我把他关起来了。”

德川忠长这次犯的事很传奇。据说他不听众人劝阻,跑到浅间神社去打猴子,说:“我是国之主也。鬼神且不得违我!”,当下“帅众数万”,打了一千二百多猴子。

在回来的路上,不知道是颠着屁股了还是什么原因,这位小爷突然发狂,拔刀要砍轿夫。

轿夫们虽然不认为自己的脑袋有多尊贵,却也知道那是自己最值钱的家伙,自然不肯规规矩矩地等着老爷来砍,便四散逃窜。

德川忠长大怒,“乃使从者追斩之”。

过得几天,小爷又出去打猎。天冷雨湿,避寒于道边的寺庙中。有个叫做小滨七之助的老兄不知道寺里有高层人物,又急着赶路,匆匆打马而过。德川忠长又怒了:那个谁谁谁,居敢那么大胆?没瞧着是黄灯了吗?你还要过?扣12分!怕扣执照的马上下来给小爷烧火御寒!

小滨七之助自知违反了交规,无奈,只得下来给德川忠长烧火。

就在他趴下来吹火的时候,小爷手起刀落,那位可怜的违规驾驶者这回连吃饭的执照都没了。

单凭砍了个违章者要治德川忠长的罪还是不够的,因为据说德川家康认为,“稳定与正统是维持控制的要素。变革不合需要,因为变革难以预测。流动性是威胁。人民愈是按规定的方式行动,他们愈不会构成威胁。未能按预期行动甚至可以用死罪来加以惩罚”(摘自《日本小史》),所以他要维护德川家光长子的继承地位,他也“把‘失敬行为’定义为‘非预期的行为’,而武士可以用剑将失敬者斩首。”而且“当时日本刑罚的严厉程序足以让来日本的欧洲访客震惊……许多人因为诸如偷窃萝卜等轻罪被钉在十字架上”。倒霉的小滨七之助虽然死得比较冤,但就此看来,德川忠长所为也并非什么骇人听闻的事儿。

因此又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是德川家光为了试探大名们对自己的忠心,特意与土井利胜演了一出双簧。土井利胜假装对家光不满,向诸大名们发生造反的书信。其他的人或本无异心,或压根不相信从家康时代就给德川家打工的土井利胜会有不轨之意,纷纷向幕府回禀此事,唯有德川忠长和加藤忠广(肥后熊本藩藩主)两人一声不吭,故引起了德川家光的疑心等等云云。

德川秀忠知道,所谓的杀手下,猎猴子,又或者隐瞒不报造反书信,即便是事实,都不过是次要原因而已,自己的那位将军儿子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自己十几年前对松平忠辉的翻版:通过改易政策消灭潜在的危胁。忠长是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出头鸟,家光不打他又打谁呢?

前将军大人玩不起父亲的权威,只好自己亲自出马,与崇传一道为德川忠长求情,还让小儿子解释说因为猴子毁坏了庄稼,打猴子不过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没有汇报反书的事不过是动作慢了而已,绝无二心。

德川家光冷冷地回了一句:“不行!父亲大人,您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该退休就退了吧,这些事情就交给儿子来办,您就安心的养老,少操这心了。”

老爷子(其实德川秀忠此时刚过五十,算不上老)碰了个不咸不淡的软钉子,眼见兄弟相残又无力回天,长叹一口气,回到西之丸就病倒了:“你们两兄弟的事,我没眼看了。”

熬得几个月,一六三二年一月,德川秀忠终于不放心地去跟他老爸相会去了。据说他临死前找来德川义直、赖定、赖房三个弟弟托孤:“将军年少,卿等深念祖宗之艰难,协心辅翼,勿令异姓生觊觎之心。”

似乎没提到德川忠长什么事。

据德川家光主导的官修史料描述,这会儿德川忠长潇洒得很,“闻秀忠有疾,田猎自若。及其薨,无戚容”。事实却应该是,德川忠长被扣在甲府失去自由多时,父亲病重也不得来见,正如同他的叔叔一样,悲悲凄凄地等着兄长的发落。

“秋九月,家光幽忠长于甲府,寻收其封,流上野高崎”。

二年之后,德川忠长死于高崎大进寺。主流的是说法是幕府下令其自断,也资料称其是自行了断。他原来的领地,“骏河、甲斐直隶幕府。府兵更戍骏府”——或许,这才是德川家光六亲不认的原因吧。

有史料称德川秀忠“为人勤谨……衣冠肃然,莫有惰容”,在他主政的时代,德川幕府的政策相对宽和。

以“武断政治”著称的德川家光却大是不同,一反乃父之风。在亲自主政之后,他立即着手整顿以旗本为中心的幕府直辖军,并召集外样大名到江户,举行了一次效果显著的杀鸡儆猴活动,把加藤清正的儿子,也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加藤忠广以管理不善、家臣内讧等等原因摘了帽子,熊本藩被划给了细川忠利。

一六三五年,他下令林罗山、土井利胜重新修订了武家诸法度,搞了个十九条的宽永令,明确了参觐交代制度,禁止建造大船;老中、若年寄、奉行、大目付等官职的设置至此也稳定了下来。

除此之外,幕府还垄断了以长畸为中心的对外贸易,严厉镇压了天主教教徒,实行了锁国体制。

在幕府武断政治的统治下,名义上贵为最高领导人的后水尾天皇的日子过得相当的郁闷。

还在德川秀忠当权的那会儿,后水尾天皇与典待四辻与津子(父正二位权大纳言四辻公远)生下了一子(贺茂宫)一女(梅宫)。后水尾天皇对自己私生活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的敏感性还是比较强,这事儿藏着掖着,生怕被幕府那边知道。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很快就被幕府安排在京城的狗仔队——京都所司代打听到了,德川秀忠象吃了醋的大奶一样,勃然大怒:“生孩子不打紧,跟别的女人就是不成!”

其实道,将军们早就想效仿当初藤原家的裙子战术,把自己的血统掺合进皇族中了。当年德川家康还活着的时候,挖空了心思,想把幺女市姬送入宫中。后因市姬夭折,他才把同年出生的秀忠八女和姬作为替补队员。

将军要把女儿嫁给自己,后水尾天皇却丝毫没有受宠若惊的感觉。他皱着眉头:“这事不好办呐,历来中宫都是从公卿家里选的。您家闺女嫁过来,只能当个女御,也太委屈她了吧?要不,让她在公卿家里认个干爹,换个姓,再嫁过来?”

幕府不答应了:公卿家如今不过咱家养米虫而已,让我女儿认他们作干爷,门都没有!要嫁,就要堂堂正正的以德川家的女儿嫁出去。难道我将军家的女人,还配不上他天皇吗?

僵持中,关白九条忠荣(幸家)出面和稀泥了:“从传统来看么,天皇说在理,擅改祖宗法度不怎么好;从现实来看么,让将军家的女儿认公卿为父,也有损将军家的尊严。这样子,将军先把女儿嫁过去当女御,以后工作出色,再封为中宫。大伙看成不?”

一六一四年,年方八岁的德川和子接到入宫的宣旨。幕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七手八脚地忙着德川将军家与皇室的第一桩婚事。

不巧的是,由于德川家康与后阳成天皇先后去世,这事便被耽搁了下来,直到一六一八年,才开始在宫中营造女御御殿。

可就在将军家紧锣密鼓在准备婚事的时候,后水尾天皇竟然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弄出这番事体来,而且还一生就生两人,幕府焉能不怒?

德川秀忠快刀斩乱麻,立即将有监管责任的万里小路允房、四辻季继、高仓嗣良等六人流放的流放,摘帽的搞帽。幕府还派藤堂高虎告诉真正的肇事者后水尾天皇:立即将与津子和她生的儿女们放出宫去,否则给你点颜色看看!

后水尾天皇很是气愤:“朕虽然答应娶你家女儿,可朕跟谁睡觉你管不着啊;长夜漫漫,你家女儿还没嫁过来,朕总得找个人慰藉慰藉不是?再迫我,我辞职给你看!”

幕府回答很干脆:“成吧,那以后实行绩效工资,供奉一律减半,看你的表现再决定要不要补发。”

一说到经济问题,后水尾天皇蔫了,只得把与津子和两个孩子送出宫去。与津子后来出了家,贺茂宫于一六二二年夭折,梅宫长大后嫁给了鹰司教平,之后离异出家,后世称文智女王。

在这场称为“およつ御寮人事件”的风波过后的次年,德川和子嫁入宫中,为女御。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在二条城中举行的盛大仪式上,不知道后水尾天皇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

一六二三年,和子怀孕,并生下皇女一宫兴子内亲王。第二年,因“工作表现优异”被册封为中宫。她与后水尾天皇共生下五女二男七个孩子,其中两个男丁都没能活下来。她的一生,为润滑皇族与幕府的关系、改善皇族的环境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因此,尽管后水尾天皇跟幕府的关系长期紧张,对她还是相当敬重的,一直陪伴她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一六二六年,德川秀忠与家光先后入朝。后水尾天皇心称神会,早就量产好了一大堆的帽子,“诏以秀忠为太政大臣,家光为左大臣兼左近卫大将,德川义直、赖宣为权大纳言,前男利常、伊达政宗、岛津家久为权中纳言,其他任叙有差。”真是人人有份,人人不落空。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0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0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