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二 煮豆燃萁(二)

然而,他那莫须有的罪名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得原宥。一直到江户时代结束,德川幕府因经营不善被人们强行结业,他一直都被作为德川家的罪人而得不到承认。

一九八四年,德川本家第十八代当主德川恒考终于赦免了已经死去了三百年的松平忠辉。对于这份迟来的平反,若是松平忠辉泉下有知,顶多也就是淡淡的一笑吧。如果他能重生,只怕也不愿意再生在一个勾心斗角、残酷无情的政治家庭中,何况那些许飘渺的虚名?

德川秀忠并未停下自己的脚步,元和五年(一六一九年),福岛正则被流放至信浓,罪名是“负功骄横,大阪之役,阴通谋城中,而擅筑城郭,杀戮无辜”。

福岛正则很委屈:所谓“阴通谋城中”的举动,不过是默认丰臣方“没收”自家的粮食而已。大阪在丰臣方的手中,吵也是被没收,不吵也是被没收,不如省点口水,卖个人情,如今却成了罪状;经过岁月的磨洗,贱岳七本枪之一他早就没有了昔日的豪气,幕府严令一国一城,他也只好遵照执行,擅筑城池啥的,压根是没影的事儿,他岂能不喊冤?

然则任他如何叫冤,也只不过是白费力气——卸磨杀驴是政治家应有之义,何况人人都知道,在幕府眼里,他福岛正则早就不是一头有用的驴子,反而是一个极大的隐患。据包打听司马辽太郎不可靠的小消息,当年他曾经向结城秀康大声嚷嚷,说要辅佐秀康成就大事。秋过了,这账始终都得算的。人人明哲保身,唯避之不及,又有谁去管他家门前的雪哩。

一般而论,只追上战国的尾巴的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并没有能在军事上表现出太多的才能,其人在关原之战中的表现可以用糟糕来形容,在大阪夏之阵的亦不见得如何的高明,但他在政治的才能却不乏可圈点之处,倒亦应了当初大久保忠邻的一句话:“且自今以往,拨乱之才,不若守成之器”。他通过对松平忠辉、福岛正则以及后来松平忠直(罪名是俗透了大街的“放纵荒淫,戮近臣、刳孕妇”)等人的清洗,德川幕府的政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一整套的统治体系被完善了起来,从而造就了二百余年的德川政权,而不象织田、丰臣政权一样,只是历史上的一朵短命的昙花。 德川政权的统治核心自然是德川将军们,这一点在二百多年里从来没有变动过。虽然不少将军很高风亮节,喜欢退寄二线,搞些背后的勾当,但权力从未偏离开将军一系。

将军以亲疏关系为依据将大名们分为亲藩、普代、外样等三类。其中亲藩即是与德川家族有一定血缘关系的大名们,比如松平忠辉,若不是被开除了学籍,自当是亲藩中的一员——仅有投胎的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啊。

亲藩大名中,以德川家康分封至尾张藩(九男德川义直)、水户藩(十男德川赖宣)、纪伊藩(德十一男川赖房)的三家最为显赫,被称为御三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御三家与将军家族的血缘日益疏远,后又设了田安德川、一桥德川、清水德川等“御三卿”。亲藩大名是在江户时代权力同心圆中最靠近将军家的一环。

谱代大名,顾名思义,是由世代跟随德川家的家臣们“进化”而来的大名,一般时间的划线以关原之战为标准,其代表有本多家、酒井家、大久保家等,幕府核心的职务大多由谱代大名们所占据。幕府以亲藩大名、谱代大名为基础,牢牢地掌握着全日本的政权。

外样大名没啥好说,自然就是毛利家、岛津家这一些当初德川家的竞争对手,又或者是没有及时投靠德川家的大名们了。幕府对这些人心怀猜惧,处理起来又比较麻烦,干脆划个地盘,让他们养老拉倒。这些人属于被维稳的对象,表面上光鲜,日子却跟以前有大大的不同。

江户时代日本实行的社会管理体系叫做幕藩体制。“幕”即为中央统治机构幕府,它不仅管理中央事务,也直接管理其大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左右的直辖地(称为天领,约七百万石左右)。“藩”则类似于地方政府。“藩”作为地方政府的第一级行政机构,听起来很美,事实上,到江户时代将近结束的时候,日本全国共有差不多三百个藩,平均每个藩不到一千五百平方公里,大的不到中国的一县,小的不及中国的一个乡,这个藩主当得,其实也没啥味道。

在中央政权这一块,紧密地围绕在以将军为核心的德川幕府周围的是大老、老中、若年寄等官职。此“大老”自当非黑社会的“大佬”,倒类似于太阁大臣的职务,也非常设职务,从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时代才开始设置,是幕府中最高的官职(将军自然不算官)。

大老直接向将军负责,一般不直接管理行政司法等杂务,只在有重大事务时接受将军的咨询,参予重大事务的决策。这种平时不用干活,关键时候动动嘴皮的公务员式的职务简直是就是咱们梦寐以求的理想职业,就是是挤破头咱们也要报名参考的。不过抄书者劝您还是少打这主意了,因为大老基本上只设一人,而且还是由酒井、井伊、土井、堀田等四大家族所垄断,一向都是暗箱操作的。您硬要去考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白白浪费报名费罢了。

管理日常事务最高官职是老中。老中可有数人,大多从谱代大名中选材。老中们分别轮流负责各类行政、财政、宗教、皇族公卿、外交等事务的处理。

老中以下的职务称为若年寄,协助老中处理各类政务,并“分掌旗本、御家人及江户市政”等。

大老与老中、若年寄统称为“三役”。

除了三役之外,幕府还设有三奉行(寺社、勘定、江户町)、京都所司代、大目付、目付等职,分别直接管理寺社、财政、江户市务、皇族公卿、监察、司法等事务。

幕府的常备军被称为“番方”,又称为“三番组”,包括“大番组”、“书院番组”和“小姓”,由旗本及其子弟组成,按每五百石需出兵十三人的比例,由旗本组成的常备军约七万人,加上一万多的御家人,凑成“旗本八万骑”。此外,谱代大名也掌有自己的私人军队,在必要的时候,也必须向幕府履行军役义务。

与之相比,地方十万石的大名不过拥有两千多的地方军,若不是有几十上百个大名联手,无法对中央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在地方的一块,各藩在政治、经济和司法上保留着相当大的自主权,因此它们也常常设有与幕府相当的职务、机构来管理藩务、征收年贡,比如家老、町奉行等等。他们甚至允许拥有地方的武装力量,用以维护地方的治安、镇压暴动等等。

当然,它们所拥有的军队与直属御家人、旗本组成的幕府直属军事力量不可同日而语,幕府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用地方的武装力量。藩主除了要承担军役外,还得履行参觐交代义务,每年跑来跑去的,一年到头的年贡,除了给手下发工资、来来回回的差旅费,还得定期给将军修城啥的,累死穷死。

此外,幕府对诸大名的监视也相当的严格。据统计,在江户时代的最初五十年里,就有二百多位大名被查处“改易”,而另有一百七十多新人跻身大名之列,整个初期的大名差不多被换了个遍。

在如此的重压之下,大名们那里还有造反的心思哩。

在这个相对封诸的社会里,民众按“士农工商”分为四等。其中的士是指武士,约占全部人品的百分之七左右。武士身份世袭,固定隶属于一个“老板”,靠为主君卖武吃饭。武士们完成脱离了农业生产,集中于城下町,唯一的职责是修文练武,给主子们当爪牙。如果他们认为农工商等级的人冒犯了他,他可以不经司法程序直接挥刀杀人——我们见到的影视作品中武士们经常腰跨两把太刀,其中长的一把杀人,另一柄却是用来切自己肚皮的,倒是有着随时背着光荣弹的觉悟。

农工商其实可视为一个等级,都是连姓氏都没有、被人盘削劳动的一群。但江户时代的日本是农业国家,重农业,轻工商,所以被拉郎配式的分为三等,把农民提到了第二等,而约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十的工(手工业者)和商由于集中居住于城下町,所以亦被称为“町人”。

四类民众之中还有细分,比如武士中分有“侍”、“徒”、“中间”等级;农民上等、下等、百姓和非百姓的区别。各等级森严,泾渭分明,低等级的人群遇到大名们出行,必须脆拜路边,俯首相应,象咱们在要人出行被交警拦在路边时骂骂咧咧是要掉脑袋的;各等级之间不能通婚,淑女可以窈窕,君子也可以好逑,自由恋爱却是不可能的;各等级身份是固定的,也不可能转职,武士不能(大抵也不想)去干农民的活,农民(有管理权力的村长等人除外)也不能去舞枪弄棒什么的,要改行只有一个办法:立马抹了自己的脖子,重新投胎做人,还要祈祷不要再次投错了地方,找错了老子母亲,不然还得再抹一趟。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0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0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