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十九 关原(五)

二十三日,东军合流,以一部兵力为警戒,监视犬山城、大垣城的西军动向,大部兵力在浅野幸长、井伊直政、福岛正则指挥下奋力攻城,瑞龙寺山砦、稻叶山砦、权现山砦先后被击陷,岐阜完全陷入包围之中。

战至当日下午,织田秀信放下了兵器。

早就东军两部合流之前,织田秀信已经向犬山城、大垣城求救。犬山城城主石川贞清笼城不出,还秘密与东军相通,以为相应;石田三成据说是派出了援军,然而由于织田秀信败得太快,他是坐火箭也跑不了很么快。

岐阜失陷,西美浓福束、高须等城也先手落到东军手中,东军最西进至赤坂高台。

就这样,由于西军的散漫与进军不力,后手的东军扳回了不利局面。在美浓、尾张一线,两军暂时形成对峙状态。各路人马源源不断地分别向大垣城和岐阜集结,都争取在决战之前尽量往胜利的天平投上自家的砝码。

九月一日,德川家康揉着发酸的手脖子,带着三万大军,从江户动身,经东海道至清州再折向北,十三日进入岐阜。

可是,他问遍了全城,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原本应该早在这里等着自己的德川秀忠的消息,自己最中爱的这个儿子居然带着德川家最大一笔资金人间蒸发了!

原来,八月二十四日,德川秀忠的德川系主力部队由宇都宫城开拔,兵锋直指真田昌幸的上田城。

这真田昌幸原本也带着几个儿子几匹劣马,跑来参加会津之战的。可他是石田三成的辗转姻亲(他的儿子真田幸村则是大谷吉继的女婿),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继正在到处地拉赞助,自然不会忘记这位“近亲”,一封信写了过来:太阁大人对咱不薄,要是没有丰臣家,十几年前真田家就已经灭在德川家手里了,咱可不能忘恩啊。

真田昌幸的另一个儿子信幸却不同意。他是本多忠胜的女婿,大抵也没有什么国仇家恨概念,所以坚持留在东军阵营中。

父子三人谈不拢,最后分道扬镳,各走各的。

从后来的事态发展来看,这倒也不失是一条好计:无论谁胜谁败,真田家总能保存自己的家业,延续真田家的家声。所以,有人怀疑这是老奸巨滑的真田昌幸为了保持家族不败之地而定下的主意——据说真田昌幸出得门来,用木屐把在门外偷听的家臣河原纲家打得个满地找牙,其父子三人终生不提当日商议的内容,或者就是怕事情败露吧。

写到这里,抄书者想起本人的前辈老乡刘镇湘。他是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场内战中,是国民第六十四军军长;而他的弟弟刘镇夏却是***的游击队长。据说当有人问他们的母亲希望谁赢时,老太太冒出了一句:两头胜吧。

两头胜,初看是个笑话,他们兄弟两人一人在碾庄之战中被俘,作为战犯被关押了三十年;另一人在解放前夕战死于故土。老太太原本想双赢,结果是两败俱伤,永远失去两个儿子,这大概也可以看作几十年前分裂中的中国的一个是映像吧。

然则如果对立双方都有渡出部分自己的利益,不过度主张自己的立场的大智慧的话,又何尝一定不会有双赢的结果呢?阶级斗争,真的要你死我活吗?

九月二日,德川秀忠军抵达上田城下,用了数天时间才拿下了砥石城。

真田昌幸在德川、上杉、北条三强之间能够周旋自若地活了下来,还真不是泛泛之辈,面对德川家十倍于已的兵力,主动出击,攻守有度,将德川秀忠弄得灰头灰脸,迟迟不能赶到岐阜。

在德川家康的极力催促下,德川秀忠极不情愿地撤围而走,九月十三日才进至小诸城,关原无论如何都是赶不上的了。

牌已经发完了,赶不上就赶不上吧,应摊牌了,德川家康大概是这么想的。

此时集结在前线的东军兵力有德川家康、浅野幸长、福岛正则、黑田长政、细川忠兴、池田辉政、井伊直政、松平忠吉、加藤喜明、田中吉政等人。其中德川家康自己带来的人马共三万人,总数约八万余人。这张牌,也算够大的了。

九月十四日,德川家康挥军前出赤坂,迫向大垣城附近。

西军方面兵力集结也不是很顺利,除了小野木重次一万多人被牵制于田边城下外,大津城外也发生了麻烦事儿。九月二日,一直与西军虚与委蛇的京极高次在向前线调动的过程中突然折返回到大津城,闭城自守。

老羞成怒的毛利元康、小早川秀包、立花宗茂等将共统一万五千人围了上来,一起痛殴这个二五仔。

大津城的笼城战从九月八日打到九月十四日,京极高次被迫投降出家。可是,经他阻得这一阻,毛利元康等人也是已经赶不及次日的关原之战了。

同样有三万人缺席的西军,能聚集在前线的参战人员宇喜多秀家、小早川秀秋、毛利秀元、石田三万、长宗我部盛新、小西行长、吉川广家、大谷吉治、织田信高、小川祐忠、安国寺惠琼、岛津义弘、大谷吉继等人。其中宇喜多秀家人数最多,为一万七千余人,总兵力约在七万多接近八万人的样子。

按说西军的这把牌也不小,但是比较破碎,顺子不成顺子,『炸』弹没有『炸』弹,随时可以在内部爆炸的『炸』弹倒是不少。石田三万本想请丰臣秀赖出马,因淀姬的反对无功而返;据说毛利元辉倒是有意去大垣城,却因传闻增田长盛内通而有所顾忌。

两张大牌都不在手上,单以石田三成的威信,『炸』弹啥的他根本没办法摆得平。西军之败,根源在此。

面对德川家康的挑战,石田三成派他的部下岛左近在杭濑川跟东军的前锋中村一荣、有马丰氏打了一仗。

岛左近又名岛清兴,先后跟过畠山氏、筒井氏几个老大。筒井顺庆死后,他跟筒井家的新掌门合不来,干脆跑去当浪人去了。

石田三成听说那么一个人,高薪工资不肯领,偏偏愿意流落街头玩浪迹天涯,感觉这人还是蛮有性格的,也够酷,便拿了两万石的知行,高薪聘请了岛左近来给自己打工——那会儿石田三成不过四万石知行罢了,他也真够啥得出血本的,说不准还演出那么些三顾茅庐的好戏哩。

岛左近拿着人家的高工资,也不好意思表现得太过于泛泛。杭濑川一战,他以大部兵力埋伏于大垣城与赤坂之间的森林里,自已带着一些老弱残兵歪歪斜斜地渡过杭濑川,佯为进攻。

刚一开战,他就带着部队狼狈而逃。中村一荣、有马丰氏有勇无谋,见状大喜,挥兵就追。最后的结果当然可知,在岛左近和宇喜多秀家军明石全登部的打击下,东军小败一场,有马丰氏家老野一色赖母战死。

在这一场十几万人掀起的惊涛骇浪中,千人级的杭濑川之役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而已。石田三成很清楚,这场小胜对双方的态势并未能造成任何的影响。十四日晚,在东军一部似有绕过大垣城,直接向西部进发之际,石田三成或怕被东军切断后路,突然将主力西撤,大垣城内只留下福原长尧、熊谷直盛等少部分兵力防守。

听闻西军西退的消息,德川家康也不围城,挥师向西挺进——大家本钱都差不多,既要攻城,又有防备西军的反击,兵力不敷使用。不如超越追击,寻机歼灭西军主力,大垣城自然不破自破。福原长尧等人兵力过少,只要留许些人马监视,谅在主力决战时他们也不敢出来碍手碍脚。

石田三成的后退并不是没有组织的乱撤,而是预先就确定好,应当东军不与自己在大垣城下决战时的预备方案。当西军移至不破关附近的关原一线时,石田三成等西军将领们立即停了下来,开始排兵布阵。

关原是由北面的伊吹山、西侧的笹尾山、天满山、西南的松尾山、东面的桃配山、南宫山围成的一块盆地,亦是关东关西的咽喉要道。西军据此东向可与东军一战,不利时可退回关内,可攻可守可退,石田三万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如意算盘”这词已经成了嘲笑那些犯了计划跟不上变化的失败者用的专门词汇。所以,各位看官对关原之战的结果应该没有什么悬念才是。

西军的部署大体如下:

石田三成部署在北侧的笹尾山上,以其家臣岛左近和蒲生赖乡为前锋,总兵力七千人左右;他的南侧笹尾山山下的北国街道由岛津义弘、织田信高共约四千人扼守;再向南方的天满山北麓,为小西行长的四千人;天满山南侧则是西军主力宇喜多秀家的一万七千人、大谷吉继(前锋是平塚为广)二千人;再南方的松尾山上把守的是小早川秀秋一万五千人,松尾山脚与平原交界外依次排开的赤座直保、小川佑忠、朽木元纲、胁坂安治四部,总兵力四千三百余人。以上各部形成一个扇形的袋底,为抗击东军进攻的主力。

西军用以扎口袋或者侧击的部队分别是毛利秀元、吉川广家、安国寺惠琼、长束正家、长宗我部盛亲五部人兵,总兵力约二万八千人,他们沿南宫山至更东南的栗原山远远排开。

十五日寅、卯交替之时,随着宇喜多秀家的就位,西军部署基本完成。石田三成否决了岛津义弘、小西行长等人夜袭的建议,按部就班地等待天明。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58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58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