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据日方描述,明军是分两批次到达,第一批的应该就是中朝方描述的查大受和朝军高彦伯部,这两部人马加起来无论如何都不超过一千人。十时连久部与之作战,胜败未知,据柳成龙记载:“……总兵挥军掩击,贼披靡散走,斩获殆尽,彦伯军亦多射杀,欲引退之际,贼后队大兵继至……”,如果此乃实情,那么当是十时连久战败(或按日方所说,是诱敌),查大受撞上了立花军中后阵,被迫北撤至望客岘。

不久后,明军第二批部队三千人在李宁的带领赶到望客岘附近,与败退的查大受合兵一处。此时的明军应属守势,立花军为攻势。重整旗鼓或一马当先的十时连久由于冒进,被明军被毙。立花军展开猛攻,但未能对明军造成较大损伤,已部反而损伤惨重,只得带着一身的断箭,后撤休整——此时小早川隆景未到,还没建立统一的指挥。立花所部若不惨重,又有谁能让他把击败明军的机会让给黑田长政?至于正奇阵啥的,就忘记他吧。立花家的正奇阵在于诱敌、乱敌、夹击、侧击,要说诱查大受部还可能。明军第二波次部队死守,十时连久连撤都没能撤下来,还诱啥诱哟。

黑田长政五千生力军一加入,明军渐有不支之感,阵型开始有些混乱。

这时候,李如松赶到了。

钱世桢有“辰时而令不至,遣人探之”之语——辰时从七点到九点,以李如松出发前的遮遮掩掩来看,就算到到了上班时间自己还在营中,不召开大伙儿布置工作也是可能的,因为他根本不想给圈子以外的人掌握自己的动向;而诸将发现自家的部门经理没来上班,也不太可能马上去探听人家领导到那里吃喝玩乐,总有个时间差。

因此,李如松到底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并不是很清楚。据《再造藩邦志》记载,前哨战得胜,查大受急派人送信给李如松(这倒也印证了柳成龙所言的立花军前队亦即十时连久队退走的说法),李如松这才急急赶去的。前哨战七时左右打响,就算是不计作战时间,捷报传回到坡州处也要八点半以后。

二十八 侵略朝鲜之文禄之战(九)

抄书者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搞得不是很清爽:李如松是接到捷报之后,或者在辰时之前,为什么急急的带着十几名家丁就出发?——李如松带的人数有数十,上百,成千,甚至单骑之说。事实上这些说法并不冲突,就如同当年织田信长桶狭间之战时,初出城带的人马不过武士数人杂兵两百而已,随后追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之所以出现数据上的差距,不过因为观察的人在不同时间点记录结果自然不同罢了——遇到敌人前哨部队、打胜仗、找不到敌人顺利进军当属他预案之内,他没有太大的必要急吼吼地带着十几人就冲上去,半路上还“又”摔了一个大跟斗(反正这位爷摔惯了,也没怎么当回事儿)。

但是,若是收到的是前方吃紧的消息他又会如何呢?

一切存疑吧,抄书者懒人一个,乐得看专家吵出个结论好坐以享受。

不管怎么样,最迟在上午十一点以前,最后一定是接到坏消息的李如松(他在半路上碰到了报忧的朝鲜兵)冲到了前线,由其直接指挥的一千人也气喘吁地跟了上来。

此时,日军第一批次的部队差不多全部着位了,由小早川隆景负责指挥全局。在日军的轮番攻击之下,李宁部左支右挡,苦苦支撑,若是李如松不来,还能打得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估计李如松看到黑压压的日军,心里也一抽搐,倒吸一口凉气:“妈的,老子可能今天要死在这里了。”

他赶紧令人赶向后方,向杨元通报:“赶紧带人马过来,今天这场子,老大我罩不住了!”

然而他回转过头,下达一个让人吃惊的命令:反攻!——从军事指挥来说,这倒也没有什么不好理解。此时敌军气炎甚盛,自己第一批、第二批已经打了三四个小时的仗,疲惫不堪,就这样撤退,不但跑不过日军,还容易被敌人击溃。就算要撤,也要迫退敌人,震住对手,留出空间,方可徐徐后退,而不至于溃散。

李如松发动反击了,他的对手在干什么呢?

其实,他们也没做什么很奇怪的事,他们在开会。

不错,是在开会,开民主生活会。

由于明军新生力量抵达,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增田长盛等奉行人心里直打小鼓,欲碰其锋芒撤走:明军总指挥跑到前线来了,看起来带来的兵力并不是很多,其它人的都到那里去了?是不是埋伏在那里呢?还有些让人生畏的大炮呢?是不是正从四面八方围过来,把无遮无掩的自己轰成碎片呢?中国人大脑皮层厚厚的,不能不防。

小早川隆景却不同意:一来自己四万(宇喜多秀家应该还正往这边赶)对几千还拿不下来,以后还要打吗?闻风而逃拉倒了吧?二来因为这块鱼饵实在是太有吸引力,就算明知道饵也硬要吞下去了,谁又知道是鱼死还是网破呢?况且,从坡州到王京,只有这一条路最近,敌人要从其它地方迂回包抄不容易;从后面增援的话,由于道路狭窄,展开亦需要时间,自已尽可从容撤退,又有什么好慌张的呢?

几位日遒嘀咕了好半天,最后还是拗不过崛强的小早川隆景:不但要打,还要坚决地打下去。

日军随即调整了部署:小早川隆景部接替了黑田长政的正面,以其麾下粟屋景雄、井上景贞各统三千担纲主攻;小早川秀包、毛利元康、筑紫广门五千人由左侧迂回;终于喘顺了气的立花宗茂从右侧潜进。黑田长政部与正赶过来的宇喜多秀家部屯军后面,以防明军援军的突袭。

在正面战场上,粟屋、井上两部左右平行推进。倒霉的粟屋景雄扬扬自喜地挥起太刀向前狂冲,正好撞上明军的反冲锋。明军一顿神机箭猛射,将其前队打得零七八落,一彪骑兵从车阵背后杀将出来,冲入日军阵内,放肆践踏,枪打刀砍。粟屋景雄吃不住,掉头就跑。

明军也不管道路泥泞,水田河沟纵横,紧紧地追了上来。

小早川隆景不动声色,待到明军追得一会,一声令下,右翼的井上景贞从侧后移动过来,粟屋景雄也转身相攻,大有将这股明军聚而歼之之势。

李如松急令人马上前增援,两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乒乒乓乓打得一团。明军骁勇,宁死不退;日军人众,如潮涌来。刀来剑往,进退相拒,一下子打得难解难分。

正面战场打得正激烈之时,从战场左翼展开包抄的小早川秀包却碰上了个大麻烦——据说有一个做李大孤的明将带着一万人如潮水一般由头至尾地洗刷过这一支五六千人的偷袭队。横山景义,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波罗间乡左卫门、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等一大批日将被潮水吞没。明军一把把小早川秀包揪下马来,轮刀便砍。幸得小早川秀包身手还不错,一骨碌爬起来,转身逃回自己阵中。

小早川秀包遇袭或许是事实,但李大孤和一万明军那绝对是日军被痛打后的幻觉。首先,李如松带到开城的明军不过二万人左右,若是有一万五千人(传说中的一万人加一、二批明军再加李如松的援军)投入此战,并如他们声称的一样,被击溃了,力战派人士小早川隆景、黑田长政、立花岂会放弃一鼓作气击溃明军的好机会?

其次,能击溃一万明军的日军怎么会对后面被少则一千,最多六千的杨元援军心存畏惧,不敢紧迫?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56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56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