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所谓军令如山,那怕真的赶你送死,那也只得照办。吴惟忠与休静等人迎着日军铁炮的火力向山仰攻得一会,吃了点小亏。

不多会儿,李如松鸣金收了兵——他毕竟不是祖承训,这是他第一次与日军交手,还是先摸清敌人头路的为好。

这一日,除了牡丹峰以外,其它几个方向也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全部无功而返。进攻含毬门的朝鲜军还被日军从城中潜了出来,痛打了一顿。

小西行长很有成就感:朝军不经打,明军看来也不怎么样嘛。

当晚,一支三千人的人队伍偷偷溜出平壤,扑向明军大营。

李如松早就估计日军自认初战得胜,会感觉良好地前来偷营,早有准备,令各部不解鞍、不脱甲地相候,黑灯瞎火的营栅后面全部都是睁大眼睛的明军。待到蹑手蹑脚的日军摸入埋伏圈中,一声令下,明军的杂色火力向敌人浇了过去,敌人一下被扫倒了一大片。

你让咱睡不好,咱就让你永远睡不醒吧,明军官兵大抵是这么想的。

日本人愣了一下,跑了。

次日,明军依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小打小闹倒是搞了不少,弄得日本人神经很紧张。

经过两天的试探,李如松大体上已胸有成竹:平壤城东有大同门、长庆门;北边有独立的北城围住的牡丹峰;西北七星门,正西是普通门;南边则有芦门和含毬门。他下令吴惟忠、杨元、张世爵、李如柏、祖承训(老哥儿上次战败后当了甩手党跑回国内去了,李如松毕竟是他老板的公子,请他出山,他不敢不来)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日军,朝鲜官军李镒部、休静和尚的部曲分别配给只留下一个东侧没人把守——围城缺一,他并不想把小西行长围成困兽,给自己添麻烦。

一月八日的总攻是在惊天动地的炮轰中开始的,柳成龙等朝鲜官将被数以百计的大炮制造出来战争奇观震吓得目瞪口呆:“……天兵以大砲火箭攻之。砲声震地数十里,山岳皆动;火箭布空如织,烟气蔽天。箭入城中处火起,木林皆焚。”

有人认为,明军在铁炮等轻火器不敌日方,在火炮方面却是远胜于日军。对于前者,抄书者保留意见,因为明军打朱棣时代就有成建制使用轻火器的记录,这二百多来到底发展得咱样还真不好说;对后者,抄书者则是两手双脚的赞同。甭看日本如今在第二大经济体上混了那么多年,当时经济跟大明相较还真的差得不是一里两里路,大炮这种奢侈品,还是装备不起的。柳成龙当初谈起日军战术的时候,曾说过敌方火器的厉害,李如松不屑一顾:咱的大炮射程五六里,没等他还手就被干掉了,怕他作甚?

硝烟散去,李如松猛喝道: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李大将军开的这张支票后来好象不肯兑现)。“骆尚志吴惟忠等率亲兵蚁附登城”,展开全面的进攻。

被从来没有见过的炮火急袭打得有些发懵的日军幸存者摇摇头,灰头灰脸地从瓦砾和死尸堆里爬了起来。醒悟得比较早的将领们来回跑动,大声呼斥,将这些土地爷般的土兵赶到城墙上,把铁炮塞到他们手上,命令他们全力向明军开火。

那日军也确实骁勇,蛮劲一发,面对数倍于自家的明军毫不畏惧,远的用铁炮弓弩射,近的用石头砖块砸,用滚油开水淋。在密集的火网中,明军一排排地倒了下来,尸体填满沟壑。

在这场勇气的较量中,明军的表现同样的出色。他们踏着战友的尸体,大步冲向前去,各种冷热兵器一齐开火,将女墙打得腾起阵阵的烟雾,不断地有日军、朝伪军从城墙上倒栽了下来。

冲到城下的士兵们用云梯、抓索等等器械向城上爬,“前者坠后者升,莫有退者”。李如松等将更是亲临前线接近指挥。激战中,吴惟忠中弹受伤。

二十六 侵略朝鲜之文禄之战(七)

最先被击破的是含毬门,骆尚志统领的浙兵的另一部趁日军调动补漏的机会登上了城头——在明军的全面攻击下,八个水杯七个盖的游戏并不是那么好玩的——杀散了五岛纯玄的守军,突入城中。

几乎与之同时,七星门、普通门一线,明军把沉默了好一场子的大炮推近城墙,集火猛轰,垒城的石条迸飞到半空中,城墙被打出缺口,明军一涌而入。

日军并不慌乱,且战且退,退入外城的民房与内城继续死守。他们在内城“为土壁,多穿孔”,以房屋和土墙为掩体,向明军射击。

这种三五一群的巷战或许让戚家军来打更好些,擅长在平原野战的辽东骑兵却大大的不适应,四面八方射来的弹丸将明军撩倒在地,“天兵多伤”。带着部队冲入城中的李如松——这位爷是“跟我上”的那一类指挥官,经常身犯险境。打得雁多终须让雁啄眼,六年之后,其战死沙场不能说与这脾气没有关系。勇则勇矣,却不值得提倡——的战马也被打死了,摔了个大跟头。

恼怒之下,他下令以火为前驱,许多日军被烧死在房屋之中,更多的人被烟火燎呛出来,被愤怒的明军砍成肉酱。

随着战线一步步向前推进,越来越重的伤亡让李如松心疼不止。这些人从大的方面来说是大明朝廷的兵,从小的方面来说,可是他们李家安身立命的资本啊,这么拼下去,打下平壤要死多少人啊?

眼看内城就在眼前,他突然下令:全军后撤,退出城外。

这几天明方眼花缭乱的招数搞得日军成了彻头彻尾的怀疑论者,已经做好去见黄泉大神的日军将士呆呆地看着明军这一让人意外的举动,还以为明军又在搞什么花招。等到敌人全部撤出后,他们才知道,自己又活过了一天,手中的武器咣当掉下,相拥而泣。

今天是撑过去了,但是,明天呢?

小西行长等主宰第一军团命运的人为明天争吵不休间,正好李如松送来一封信:“按江湖道义本来应灭了你们的,不过咱不想做得那么绝,如今给你们一个跑路的机会,赶紧走吧,别让咱在平壤城里再看到你们,不然咱就不客气了!”——李如松本来就开着一口子让日军开跑的,小西行长不知道老花眼没看到,还是自认为还是胜利的希望,又或者上当上怕了,反正就是没走。李如松只得亲自给他指出条道:东边是生路,拜托你赶紧走。

小西行长耸拉着脑袋:“走嘛,是啊,应该走啊,可你得答应不能在半路上打咱的闷棍。”

李如松答应了。

日将未必不知道围城缺一的典故,也不是估计不出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如松翻脸的可能性。然则,走,还有生的希望;死守内城,不过拖缓点时间,多杀几个明军而已,第一军团有可能所有的人都见不到明天的月亮。守与撤,看似个选择题,实际上,他们没得选择。

半夜,日军呼呼拉拉都从内城拉了出来,越过冰封的大同江,向黑田长政的第三军团靠拢。

还没等他们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到腔子里去,查大受、李宁等人的三千伏兵从斜刺里杀了出来,截杀正在埋头赶路的日军。

人一旦认为自己有生路过逃,以死相拼的意志就散了。日军虽然人数比明军多,却再也没有立阵一战的勇气,慌不迭地冲破明军的堵截,夺路而逃。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5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5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