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然而,我们知道,事实上,平壤城的日军不止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还有黑田长政的第三军团大友义统所部,扣除战损、伤病等杂七杂八人员后,总兵力在二万人上下。祖承训这一脚,完全是踢在铁板上了!

日军混乱一阵,毕竟是久战之师,小西行长等人也是百战之将,不多久就将部队收拢了起来。他们又发现明军的数量并不多,当下安下心来,组织反攻。城中枪声大作,撕杀不断。明军的骑兵在狭窄的街道上舒展不开拳脚,在日军铁炮的轰击下人仰马翻,死伤无算。

祖承训原本只以为要对付的是一两千装备落后,乌合之众式的敌人,万万没想自己轻身冒险冲进的却是二万多人的马蜂窝,给蛰得鼻青眼肿后,待要退出,已是来不及了。三千多人马几乎全军覆灭(各家众说纷云),戴朝弁、史儒、马世隆等一批效仿战死,祖承训只带得几名护卫冲了出来。

败就败了,胜败乃兵家常事,然则祖承训为了掩盖自己的过错,打了个报告:“朝鲜那伙子人投靠日军,合伙坑咱,以致惨败而归。”

祖承训的报告,让本来心里犯嘀咕的大明方面疑心上了一层。最后闹到锦衣卫都指挥使黄应旸亲自出马求证,查无此事,这一场风波才算平息。

祖承训虽然惨败了阵,却也有些许作用。日军察觉到明军的介入,在延安之战后,决定在黄海道方面暂时止步至平壤,巩固釜山——汉城——平壤一线的战果,扫荡身后的朝鲜军、义军。大明方面得以利用这个空隙调集、部署军队;尽管代价沉重,明军也至少知道了日军的装备、战斗特点,也知道了日军千里迢迢的跑来,决非打酱油的,战力不可小视,轻敌之心一扫而去,令兵部侍郎宋应昌为蓟保辽东备倭经略,从宁夏调回李如松为军务提督,主理军事,为后来的平壤大捷打下了基础。

黄海道、平安道一线暂时偃旗息鼓,但其它方向的战事还在继续进行着。

从在开城与第一军团分道扬镳后,加藤清正向北进入,攻入咸镜道,横扫了安城、永兴、咸兴等城。七月十七日,海汀仓一战,颇具战力的朝将韩克诚部被击溃,咸镜道已无成建制的力量,反而有无数的朝鲜人向日军投诚,成为“朝奸”,连被派到咸镜道组织游击队的临海君、顺河君一干人等都被国人绑到日军营中作投名状。

有不少学者(当是朝韩学者居多)认为,万历援朝之役,即便明军不加入,在水军与义军的反抗下,日军迟早会不支败退——这几乎是扯淡的看法。李舜臣等人无论多生猛,也难为无米之炊,陆上基地一但被占,他们只能由国资公司变成私营企业,不断地被削弱,最后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另一方面,义军虽说功不可没。然则整个战争期间,能够组织成军团级的力量可以说是没有的,骚扰或可,争取一城一池有些难度,而真正能占领几郡几县的,也没几个。相反,“朝奸”倒一点也不比义军少,什么人民战争之类的是打不起来的,假以时日,日本方面搞以朝制朝还而更容易些。

所以,若是大明不出兵,咱们可以得出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朝鲜必亡!

加藤清正打滑了手,也不愿意停在咸镜道游山玩水:朝鲜三都,那位唐?奥古斯汀(小西行长的教名)拿了两个半,自己最多算是拿了半个开城,自己堂堂贱岳大明星,岂能输给一个有着稀奇古怪名字的药贩子?

于是,八月中,八千日军以三千朝伪军为先导,攻入满州兀良哈地区。

事后,加藤清正上报战果:斩首八千人——此时的满州诸族还没合体,努尔哈赤还在摆弄他的十八副盔甲。被打掉八千人,那可基本上等于丧失抵抗能力了。如果事实如此,加藤清正还有必要屁颠颠地跑回朝鲜,不再前进了吗?

据说被打恼了的努尔哈赤专程派人到北京:“老大,教训倭人不用劳您动手,让咱家帮您搞定他们。你就出点钱出点粮出点军械啥的就成啦!”

朱翊钧眨吧眨吧眼,愣是没理他。

加藤清正在忙,其余各军也没闲着。

毛利吉成、岛津久弘的江原道、宇喜多秀家的京畿道虽然麻烦不断,总体上还在掌握之中。日军开始在占领区内实施改制、土地调查、迫使朝鲜人学习日语等日化工作。这些事都是丰臣秀吉派来的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和黑田孝高等人推行的——莫不成他们真的准备要在丰臣秀吉来视察之前,让所有的朝鲜人学会说日语?

在诸人中,小早川隆景头最疼。拜小西行长所赐,他承包的地盘是全罗道与庆尚道边界一线正是义军的“重灾区”,前面提到过的郭再佑等人就在这一线打游击。五月份,安国寺惠琼试图直接从釜山西攻,在这里吃了大亏。小早川隆景只得北上尚州,从锦山一线南下,击败了高敬命与郭嵘的义军?官兵联合部队,却被朝将权慄与义军在熊峙、梨峙一线击败。后来,由于明军入朝,小早川隆景被迫折向汉城,留下惊弓之鸟安国寺惠琼,全罗道的攻略基本上等于收场了。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5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5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