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是清洲会议毫无疑问最大的赢家,他通过排斥泷川一益,引入池田恒兴,诱导丹羽长秀,从而主导了会议,狠狠地切下最大一块蛋糕,使得自己跻身而出,从而成为织田系最大的一支势力;他推举了三法师,占了拥立的头功,对巩固自己的地位,有莫大的好处;年幼的三法师,虽名为织田家的共主。可他们幼儿寡母,分到的也只是安土城和近江三万石的自留地而已,易于控制,日后也翻不起什么浪来。
因此,这一次会议对丰臣秀吉来说肯定是和谐的会议,成功的会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对其他人来,却未必如此认为了。至少柴田胜家、泷川一益、织田信孝等人就不这么认为。
七月间,丰臣秀吉马不停蹄经营自己的地盘。他在山崎修建宝寺城,以加强对京都的控制;丹波、山城等新接地区的检地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他还派出使者,频频与织田系的大名们开开茶会,联络感情啥的,最大限度地拉拢将来的盟友。
玩亲和力,柴田胜家自认为不是丰臣秀吉的对手。为不让丰臣秀吉挖爆自己的城墙,他与泷川一益、织田信孝结成了联盟——这两位爷反丰臣秀吉的理由都是直接写在台面上的,根本无需解释——在大名们间散布各种对丰臣秀吉不利的消息,弹劾丰臣秀吉专断独裁,呼吁大伙儿一块联合倒他的台。
他们要求参股的合伙信甚至写到了毛利家、长宗我部家、德川家。新过户的近江国长滨城、比田城、山崎城、势多城派进了大量的驻军,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
在这种局面下,十月份,丰臣秀吉为尸骨无存的织田信长在大德寺举行葬礼的时候,柴田胜家那边的人一个也没来。老领袖的影响力迅速褪去,原来的战友们的权力争斗将由会场移向战场。
十月底,局面似乎有所缓和。柴田胜家派出前田利家等人为使者,要求与丰臣秀吉缓和关系,团结一致,共创美好末来等等。
丰臣秀吉想必不会相信这种鬼话,却也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大伙儿都是老狐狸级的人物,这种盟约的效力,不过是白纸罢了。在柴田胜家一方,他的主力部队、主要供给地在北陆一带,如果大雪封山,他很难支援被丰臣秀吉的围攻的盟友,拖在来年春夏之交再战对他有利;丰臣秀吉亦不希望由于过早交手导致柴田胜家不顾后果的西归,从而引起重大伤亡。双方都有虚委以蛇的愿望,这场符合两方意愿的和平就这么达成了。
这样的和平注定是短命,它甚至脆弱得受不起一场大雪的考验。
十二月,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好几天,相距上千里的柴田胜家与丰臣秀吉各有肚肠。柴田胜家是忧心忡忡,怕丰臣秀吉趁此机会发动进攻;丰臣秀吉却喜出望外,大喊:实乃天助我也!
十二月中旬,丰臣秀吉向池田恒兴等大名发出动员令,自领五万大军自宝寺城出阵,围上了自己以前的老窝长滨城。
长滨城柴田军守将柴田胜丰(胜家的养子)正在病中,加之对养父平时偏心不满,经人一劝,立马放下武器。长滨城在柴田胜家手里还没捂热,就回到丰臣秀吉手中。
拿下近江,丰臣军随即攻入美浓——越前的大雪对双方都一样的公平,丰臣秀吉想直接打击柴田胜家,部队机动后勤补给同样困难。所以,丰臣秀吉的冬季攻势的目的是消除其党羽,首要的打击目标是在政治上颇具威胁的织田信孝。
织田信雄闻之雀跃,带上一支部队前与丰臣秀吉会合,一起狠扁自家的亲兄弟。
丰臣军势如破竹,大踏步前进,稻叶一铁、斋藤利尧先后降伏,岐阜城被孤立起来。织田信孝只得交出三法师,并以其母坂氏及女儿为质,向丰臣军伏软。
年关交接,泷川一益却不打算让丰臣秀吉过个好年。他回到自己以前战斗过的地方,北伊势,接连攻陷峰城、龟山城、关城等数座城池。
二月十日,丰臣秀吉发动了反击,两天之后,泷川一益的居城桑名城被围。
由于桑名城比较坚固,丰臣秀吉一时间无法拿下,反而被击退了三里多地;向长岛等方向的别动队也受到泷川一益各部队的顽强抵抗,进展极为缓慢。
二月二十八日,冰雪消融,憋了一个冬天的气的柴田胜家以前田利长为先锋,先行出发;自己则于三月九日领着三万大军出阵,杀入了近江,在一琵琶湖北侧一处叫柳濑的地方扎营,前哨部队已经迫近了长滨城。
丰臣秀吉听闻柴田胜家军来攻,只得留下织田信雄、蒲生氏乡等人继续围住泷川一益,自已统兵前来迎战,两军于贱岳对峙。
按丰臣秀吉的部署,他将本阵设于木之本,以策应各方;堀秀政、小川祐忠、高山重友、中川清秀、桑山重睛、丹羽长秀等一线部队由东北而西南分据东野山、中之乡、岩崎山、大岩山、贱岳,以两军中心地带的余吴湖为中心一字排开;最前面的,则是堂木山、神明山的前哨部队。
除了贱岳战场之外,他还派出细川忠兴的水师袭击越前沿海,上杉景胜受托从越后发动牵制性攻击。
三月十九日,两军接上了火。然而谁也不敢贸然发动进攻,相向相视,就这么对峙了下来,一坐就坐了差不多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