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列岛逐鹿(下)
四十六 甲虎越龙(六)
第二年五月,真田幸隆神秘兮兮地向眼圈发红,大把大把地吃安眠药的武田信玄禀报:“老板,我有一个好消息……”
武田信玄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你就一乌鸦嘴!有什么直接汇报,少卖关子!”
真田幸隆情商颇高,被老板抢白一通,也不发怒,仍然笑嘻嘻地说:“户石城无血开城,已经我们被拿下了!”
武田信玄一骨碌爬了起来:“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户石城确实已经被拿下了。
砥石崩后,真田幸隆派出大批敌后武工队潜入了户石城,进行秘密行动。搞到最后,城里的真田忍者密度大都连尿个尿都能碰到三五个自己同伙的地步。
户石城内还发生了一起只有蹩足三流编剧才想得出来的桥段:真田幸隆居然在城里找到了失散了十年之久,正在户石城里做足轻大将的弟弟矢泽赖纲(矢泽萨摩守,亦叫常田纲赖)——村上义清用人连个政审都不搞,您说这户石城不下还真没没天理了。
武田信惊喜得语无论次:“好,好,你这事情办得太好,太漂亮了,我要给你加工资,按高级工程师来发,二千六百贯,小县郡原来你家的领地发回去给你做自留地。我要把你的事绩在全军范围内通知,号召全国全军人士向你学习……”
户石城的占据将前次惨败给武田信玄带来的阴影一扫而光,他的脑子活泛了起来:村上氏不是不可以打,要在政治上多作文章,从内部进行瓦解为宜。小笠原长时个人骁勇,却全无统帅能力,打起来相对容易——户石崩后,小笠原长时胆气也壮了,向村上义清借兵三千(抄书者很是怀疑村上氏有没有那么多本钱借给他,除非葛尾城不准备自己开伙了)回到平濑城。当年十月末,小笠原军在梓川击败了武田军,他的旧部慢慢在聚拢了过来,有四千兵马左右,深志城南部数里处的鸟立城也举兵响应,一时间闹得很凶。
举兵响应,一时间闹得很凶。
多凶的鱼腩还是鱼腩,当鱼腩还当得那么凶,打的自然就是你了!武田信玄想。
一五五一年,武田军一万多人向小笠原氏盘踞的中塔城、平濑城发动扫荡。由于户石城的陷落,村上义清已经把他的本钱抽回家里去了,小笠原长时手兵力还不够武田军的零头。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武田信玄的劝降,誓要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他甚至趁武田军立足未稳的时候向敌人前锋发动了袭击,砍下三百多级首级。
十月二十四日,平赖城被攻陷,守军二百零四人(准确到零头,还真乖乖不得了)战死。在这之前,中塔城已经反正。小笠原仅存的最后抵挡基地小岩岳城也在三天之后受到攻击,小笠原部在古厩盛兼带领下顽强反击,一直抵抗到次年的八月十二日才放下武器,守军有五百余人战死。
失去了领地的小笠原长时开始了他三十多年的流浪生活,他在上杉谦信处领过500贯的工资,在三好长庆处混过饭吃,最后游荡到了会津的芦名盛时继续作期长食客。在这期间,他还担任过将军义辉“骑马指南役”等闲职。
到了一五八二年,武田氏被织田信长所灭,其三男贞庆获得复领旧土之权力。小笠原长时大喜过望,打点行装准备返回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却在动身前夕被心怀怨恨的家臣刺杀,那生于彼长于彼的故士只能在望乡台上回望,再也无法踏入一步。
武田势对村上氏的进攻,是与对小笠原氏的扫荡同时展开的。村上义清仍然在打胜仗,在一五五二年(天文二十一年)三月的常田之战中将武田家的谱代家臣栗原昌清打成重伤并在不久后死去。但是,他糟糕的处理协调关系能力使得他无法处理好家臣的关系,武田家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更使得村上氏家臣团分崩离析、离心离德。
与之其对应的是不断加强的武田氏,武田信玄通过联姻加强了与今川氏的联盟关系,小笠原氏的出逃使得武田氏可以倾尽全力与村上氏决战,为了便于军队的快速机会,甲浓到信浓的道路得到修缮,武田氏对信浓国人的笼络与控制进一步加强。
就这样,在决战的前夕,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地倒向武田氏一方。
一四五三年一开年,武田信玄对村上氏的动作持续不断,一锣紧过一锣。
一月二十八日,武田信玄给小山田昌辰写了信,声称武田义信(信玄长子)元服,准备随父初阵,从佐久郡到户石城等云云,佯装武田军计划从村上氏的东南面起动主动进攻,事实上武田军主力已经移向正南的深志城。
三月,武田氏策动大须贺久兵卫谋反,顺利地拿下了狐落城,守将小岛兵库助和小岛四郎战死。
同月二十八,武田军包围了村上氏南线前沿刈谷原城。四天之后,城破,守将太田资忠战死。
同日,刈谷原城西北部的塔原城投降。
次日,宝贺城的宝贺信俊、荒砥城主屋代政国(屋代越中守政国)、屋代满正、市川信纲倒向了武田方,并作为先锋军,在武田信繁的驱赶下杀向葛尾城。
武田军出奇不意的进攻使得葛尾城乱成一片,四月九日,村上义清放弃自己的老窝,向北逃窜,葛尾城不战自落。四月十五日,武田军进入葛尾城以西的青柳城。
村上义清一边跑路一边集结尚忠于自己的军队,又得到一支约五千人的援军的支援。手上有了兵,就等于媳妇手上有了米,他的胆子也壮了起来。四月二十日,村上军击退了尾追而来的武田军,随即举行反攻。二十二日,葛尾城被收复。
武田信玄对村上义清还是颇有几分惧惮,如今不但村上义清杀了回来,后头还牵着头大象,心里多少有点发悸。他召开评议会:“这一仗,我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同志们辛苦了哈。村上义清就象那秋后的蚱蜢,跳不了几天了。如今正值农忙季节,为了不让大伙儿错过农活,我决定收兵回营,等忙过这一阵子再来,大伙儿没意见吧?”——对于兵农不分离的军队来说,这农时是万万误不得的,一误了,明年一年就没有粮食了,西北风可真是喝不饱的。所以战国大名们打仗一般都安排在农闲时间,这几乎是条不成文的潜规则。
五月一日,除了把守在各战略要点的守军外,武田军全军后撤,村上义清长长吁了一口气,对身后的那头大象说:“老哥,谢谢你啦,想请你喝一盅,不过看看现在的情况,这酒还不好找啊。”
村上义清拖来的那头大象,就是本节中的联合主演,越后之龙上杉谦信。
上杉谦信本名长尾景虎,之所以称为上杉谦信,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他们长尾家的出身,源于桓武平氏良文流,坂东八平氏之一,得苗字于相模镰仓长尾乡,因源平合战中站错队只能在显赫的三浦家家下混饭吃。宝治合战,三浦氏灭,长尾氏无处可混,又跟上了上杉氏,分别在越后、上野当越后上杉氏与山内上杉氏的手下,故亦分为越后长尾氏与关东上尾氏两枝,后来一分再分,便有了府中长尾、古志长尾、上田长尾、白井?总社长尾、足利长尾等等一大串。越后这一支,从二代的长尾高景(1333-1389)即开始任上杉家的守护代。
从高景到帮景到赖景到重景到能景几代,守护与守护代之间对国内的控制权的争夺十分的激烈,甚至闹到了开片砍人的地步。
经过几代人的争斗,长尾氏最终夺得了整个越后国的控制权,这也是长尾为景敢于流放上杉房能的底气所在。
长尾为景在干掉自己老板和山内上杉家的老板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西与越中的神保氏开战,南插足信浓,跟山内上杉也时不时的来几下子,十足十一只上满发条的豪猪形象。然而,他的二十多年的扩张最终战果可以说是零——他虽号称统一控制了越后,形成府中、古志、上田长尾家一体,越北扬北众为辅的政治架构。事实上,他能完全指挥得动只有府中长尾一家,上田长尾、扬北众貌不合神也离,小动作不断,大动作时有,再加上一个不怎么肯当傀儡的守护上杉家,他能真真正正的放手扩张的时间少得可怜。而且,从一五三零年(享禄三年)开始,刈羽郡上条城主上条定宪会同扬北众、上田长尾家组成联军向他发难。这场动乱打打降降,一直到他去世之前,还没有平息。
一五三六年,长尾为景宣布退休后不久,便在内忧外患中死去(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他可能是死于一五四二年),给他的儿子晴景留下了一个烂得不最再料的摊子——要是把武田、长尾这两家的爹拼起来,长尾为景远不及武田信虎,人家至少留给家里一个稳定上升势头中的甲斐;长尾为景却是为了平息国人的愤恨而退休。若是长尾为景在武田家的话,早就不知道给赶走多少次了。
尽管如此,为了表彰他在下克上的伟大事业上做出的巨大贡献,凭着他与幕府的关系,将军义晴还是承认他大名的名份,还受赐后奈良天皇的御旗,并得到平定“内乱”的授权许可。关系学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管古今中外。
继任家督的长尾晴景被描绘成一个体弱多病,好吃好乐,气量狭窄,生活糜烂的阿斗式人物。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搞笑的帽子,比如搞同志关系,搞男女兼收啥的。这是战国大名们的爱好所在,谁都没当一回事,到了长尾晴景居然就变成了罪状,没法子,谁叫你是失败者呢。任何一个失败者都会被胜利者泼洗脚水的,长尾晴景不被栽上顶剖腹看胎的帽子,已经算是好多了。上杉谦信毕竟是“和平接班”,不需要那么费劲的给大哥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