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 甲虎越龙(一)
这一节要讲的,自然就是被YY为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和越后之龙的上杉谦信以及他们七叔八姨的恩怨情仇了。这两位大叔都曾经串过关东的场子,那是为上杉氏的大戏扮演的配角。若是没有他们的参演,上杉氏的故事必定苍白许多。然而,若是这两位爷不亲自出来主演一部大片,或者日本的战国就少了些火爆场面。应广大观众的要求,他们两位人气演员想不出场也不行呐。
武田氏同样自称源出源义光(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啊?),由于他们的苗字有得自常陆国那珂郡武田乡和甲斐国北巨势郡武田村两种说法,所以搞不清楚武田的苗字是什么时候用起的。不过,许多人认为,武田信义应该是苗字改为武田后的第一代——各位记忆力好的看官如果还记得几百年前富土山下有一水鸟打赢的战争的话,必然会记住前出企图包抄平氏军队的带领将军叫做武田信义。没错,彼武田信义便是此武田信义也。
武田信义从一开始就跟着源赖朝打天下,先后参加过追讨源义仲之战、一乘谷之战、屋岛之战和坛浦之战,战功彪悍。由于他家的牌子含金量高,参股股份多,对老板的态度多少也有点麻麻地,为源赖朝所厌惧。源赖朝后来诱杀其子一条赖忠,信光的兄弟安田义定、另一儿子板坦兼信亦先后被诛除或处罪。武田信义大受打击,退休了。
武田信义退休后,其子信光在战战兢兢中继承武田家的当主。他参加了奥州战役、和田合战等一系列平定战和镰仓的内战,因功而领甲斐都留郡的部份庄园。
一二二一年,承久乱暴发,他与小笠原长清、小山朝长、结城朝光等将带兵五万组成镰仓军的东海道军团助攻京都,将有勇无谋的后鸟羽天皇拉下台了。武田信光再次因功而得甲斐、安芸守护职,安芸武田氏一枝亦因此而起。
第六代甲斐武田氏当主(从源义光算起第六代)信政事迹不详,只知道他可能官拜伊豆守、安芸守、若狭守——武田家从信政开始,一代比一代低调,似乎准备藏到历史的迷雾里跟你玩躲猫猫游戏,让你拿显微镜也看不清,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儿。
近百年的时间过去了,武田家虽然没有什么确切的记载,我们却知道他们已经在日本的各地开枝散叶,而且许多分枝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进入战国时代后,安芸、若狭、上总、常陆那一堆武田氏其实都是源出于一枝的。不过,从四代的武田信时到时纲再到信宗,这几位当主的岗位似乎在安芸等地游离不定,甲斐那地儿的武田氏反而是庶族石和流。
到了决定许多家族命运的南北朝时代,嫡流的七代目武田信武(信宗子)站在北朝方,而石和流的甲斐守护政义站在了南朝方。一三四三年,石和政义战死,武田宗家重回甲斐,此后甲斐国一直都是武田宗家不容他人涨指的禁脔。
接下来的十三代当主武田信满的动作却不如他祖父那么轻盈,在上杉禅秀之乱中一跤摔了个四脚朝天。只因他嫁女不慎,正好挑到了上杉禅秀,加之他又没学到他的曾曾曾孙子武田信玄般的六亲不认,只得坚定地站在女婿一边,最后成了通缉犯,自杀于木赖山。
信满死了之后,甲斐无主,家内大乱,幕府便让信浓守小笠原政康给他们送来一个会念经的和尚武田信元(穴山满春)当老板。此人牌子还算正,是信满的弟弟,乱发前因怕受牵连,跟信满长子信重一块跑高野山当了和尚。由于足利持氏想以武田同族的逸见氏接管甲斐,幕府便先下手为强,请武田信元出山填补空白。
武田信元牌子虽正,也会称经,甚至还有幕府的支持,可是国人并不卖他的账,没过一年就把他给撵走了(或说跟逸见氏作战战死)。甲斐的守护代迹部信元一边跟逸见氏及国人众们打仗,一边排挤武田氏的力量,将武田信长(信满二子,上总武田氏之祖)及大大小小的亲戚都赶了出来。
足利义持好人做到底,又一次把武田信重扶上了马,披红带绿吹吹打打地要送回甲斐。武田信重哭笑不得:如今甲斐的乱得象团麻,在高层是镰仓跟幕府对抗,在国内要和逸见氏和国人众对抗,然后还得跟迹部氏抢夺守护实权,这三层夹心,是人干的活吗?
他半路尿遁,一跑跑到西国隐居去了。
他这一跑就跑了十七年,到了一四三八年(永享十年),才在小笠原氏和迹部氏的欢迎下回到国内,参加了结城合战与嘉吉之乱的战事。
一四五零年,武田信重在讨伐黑坂太郎的战役中被穴山伊豆守杀死。在他名义上重掌甲斐国国政这十几年里,逸见氏等国人众反对力量被削弱,武田氏的谱代家臣团开始形成。但是,由于守护代迹部氏力量过于强大,专横无比,武田氏作为守护的权力严重受到制肘,武田信重一直到死都没能解决这个让他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