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二本松义纲也没能潇洒多久。一五八九年(天正十七年),芦名氏被伊达政宗所灭,义纲在向佐竹氏领地逃亡的路上被杀,享年仅十六岁。
在为十六岁的花季少年之死而哀悼之余,咱们还是回头再看猛人伊达政宗的征服征程吧。
从一五八五年人取桥之战起,伊达政宗一直处于内交外困的泥潭,无法自拔,他日子并不是很好过:在芦名氏后继当主的争夺战中,伊达家输给了佐竹家,佐竹义隆之子义广入主芦名家,是为芦名盛重;伊达家与相马氏、佐竹、芦名、结城氏的和平极不稳定,时不时就相互打一架;伊达政宗多少还是毛手毛脚,东踢一脚,西击一拳,结果哪个都没能打赢,反而成了众目之的;在家里,他老妈经常给他拖后腿,时刻准备着要废了他,让小弟上位——说句实在话,如果让抄书者给伊达政宗头几年的执政生涯打分的话,抄书者打的分是:怀柔结盟没做好,越来越似孤家寡人;武力征服又没有成果,过于轻率散漫,四处树敌,不合格!
一五八八年二月,伊达氏趁大崎氏内部混乱之际,发兵一万前出奥中,企图来个顺手摸鱼。大崎义隆在最上义光的支持下,策动了伊达氏家臣黑川晴氏反戈一击,击败了伊达军(大崎合战);乘此机会,芦名义广北上,与伊达成实、大内定纲等人交战;同年四月,相马义胤为支援叛离田村家的石川弹正而进攻伊达家。
在四面楚歌之中,伊达氏的霉运却似乎突然就结束了。由最上义光做和事佬,伊达氏与大崎氏暂时取得了和平;伊达成实等人在郡山合战在挡住了芦名氏的进攻后,通过岩城氏的折衷双方握手言和;相马义胤被击败了,石川弹正的月山城被攻陷。伊达政宗在许多阴差阳旬中,渡过他上台后最严峻的危机。
如今,准备轮到他打反击了。
奇怪的是,他选的目标,却是最强敌之一,芦名氏。
芦名氏既是“大名在国众”之一,虽有抬高之嫌,拥有较为强大的实力是必然的。加之芦名盛重入主芦名家后,佐竹芦名联盟可谓是密不可分,打芦名家等于打佐竹家。如果能在佐竹家全面介入之前,打掉了芦名家,伊达氏以后在南奥就不会再有什么强敌;但如果打成了胶着战,只怕伊达氏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就此看来,伊达政宗是抱着赌徒的心态打这场仗的:打赢了,伊达氏独步南奥;打输、不打、打平,自己都有可能在四面围攻下被肢解掉的危险,说不定自己老妈都会把自己赶下台,干掉一两个小不拉叽的小氏小族并不能改变他的境遇。所以,现今的形势所迫,不由得他不赌——如果是他老爸他爷爷还可以有服软、结盟的选项,他却没有。
此时,已经接替了织田信长权力的丰臣秀吉已经向全国发布了“惣无事令”,取缔战国大名间的私斗,要大伙儿有矛盾向他家打官司解决。但是,伊达政宗是不会因为丰臣秀吉的一纸命令而捆住自己手脚的:奥州毕竟山高皇帝远,而且各地那么多大名不服管,你又奈何得谁来呢?
刚进入一五八九年正月,南陆奥地区的火药味便浓了起来。首先是属伊达氏一方的田村氏的小野城、鹿俣城被攻陷;然后伊达政宗还以颜色,攻下了安子岛城、高玉城。五月一日,伊达势的樱亲元亲部进攻相马氏的老窝饭土居(相马郡饭馆村);同月,相马、岩城、佐竹组成联军,围住田村氏的领地好一阵痛打。
这会儿,伊达政宗的岳父大人田村清显已经死掉了,由田村宗显继承位。田村宗显在诸强的围攻下叫苦不迭,边抵抗,边求援。为了田村氏不至于那快就倒掉,伊达政宗也派出黑木宗元、亘理重宗等将前去增援。
伊达政宗在东线做出那么大动作,却是酒翁之意,他真正的目标是西边的芦名氏。如芦名氏前来参加联军,自己半路袭击更好;如果不来,那么将佐竹氏的注意力吸引到东部战线与自己的偏师作战,自己则直攻芦名氏老窝亦可——伊达政宗的战略意图大体上是这样的。他无法做到要向芦名氏发动进攻而不让佐竹氏察觉,那么只能将自己的战略意图隐匿各种迷雾中。
芦名盛重没有来。他兜了一圈,没有继续向东走,反而在须贺川一屁股坐了下来,似乎等待别人来攻的感觉。佐竹义重也非等闲之辈,他可能已经察觉到了敌军声东击西的意图,下令芦名盛重固守,自己则待在白川城,等待时机再行决策,或关门打狗,或合兵出击。
敌人没有如约上钩,伊达政宗嗅了一丝不祥的气息。当然,他早就做好敌人不上钩的打算。无论心里有多大的狐疑,这下一步,还是得迈出去的。
六月一日,猪苗代盛国被策反,投入伊达势一方,从北方直接进攻芦名领地的大门被打开。伊达军片仓景冈、伊达成实部队迅速进入猪苗代城,伊达军的其它部队也进入芦名家领地,置集结于须贺川的敌人不顾,直奔会津。
会津是芦名家的枢纽之地,由此可进退自若地攻击芦名家的任何一个要地,包括芦名家的本城黑川城。所以,芦名盛重一听到猪苗代城被寝反的消息,头上立即冒出许多的黑线,带兵退回黑川城,并着手对猪苗代城的收复。
由于猪苗代城的投降与伊达政宗的冒险而大胆的行动,使得佐竹义重试图在须贺川一带决战的企图落空了。如果佐竹义重能及时地向芦名盛重靠拢,合兵于一处的或者至少处在能够相互声援的位置的话,那么这场仗他们还是有机会打赢的。但是,人称“鬼义重”的佐竹家大佬似乎已经完全被对手所制造的战争迷雾所困惑,仍然按兵不动。如此一来,不管是误打误着,还是胸有成竹,伊达政宗的至少达到了孤立芦名氏的目标。
其实,不要说佐竹义重摸不着头脑,就连伊达政宗本人也不知道敌人的主力在那里。他下令大军向黑川城进攻,事实上芦名氏已经将主力撤回了黑川城,自己的人数优势并不太大,很难攻将下来。如果顿兵于城下,那肯定要玩儿完。
好在仍是战争迷雾救了他,芦名盛重同样不知道伊达政宗主力已经进入了会津,以为那不过是小股部队而已。他急于收复要地,也带着主力向猪苗代城出发。
如此一来,相向急驰的两支军队在摺上原不期而遇,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手的所在。芦名军迅速全军向东越过日桥川,占据高森山一带有利地形,布下防守之阵;伊达军则在磐梯山设下本阵,兵力部署上倾向于攻势的态势。
六月五日清晨,急于将当面之敌击败,以免陷入包围、在兵力上略占优势的伊达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动攻击。双方铁炮猛轰,弓箭齐射,战斗很快就进入白热化。
率先发动进攻的伊达军一番队猪苗代盛国部和片仓景冈部在芦名军总大将大绳义辰亲自指挥的先阵的打击之下伤亡惨重,几乎陷入溃散的境地。伊达政宗见危甚急,将后备队大内定纲、片平亲纲部投入了战场。得了喘息的其余两部亦转身来攻,勉强挡住芦名军。
从西北侧绕过来的伊达军伊达成实部一下子插到了芦名军的后方,正好遭遇到还在乱哄哄的整队的芦名军后备队,一次铁炮齐射后,这些战斗力不强的二线部队顿时炸了营,四处逃散。
从南侧潜进的黑胫巾组(传说中的伊达政宗的忍者组织,专门负责特工任务。伊达家有特工组织是无疑的,但黑胫巾组是否真的存在,仍有争议)袭击了日桥川桥的芦名方守军,将日桥川桥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