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西国争霸(九)
不管问田龟鹤丸和大内辉弘们的命运如何,大内氏这次算是完了,真真正正完了。毛利元就一口吃成了胖子,暂时把北九州放在一边,挥军东向。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拿下尼子氏!
事实上,尼子氏与毛利家的争战从一五五六年(弘冶元年)就恢复了。在防长攻略战中负责守老窝的吉川元春闲得无聊,兵出石见山吹城,劝降了大内氏的守将刺贺长信,兵不血刃了占领了那么大一块肥肉。
吉川元春是毛利元就的好学生,学了他老爸不少招数,打打压压,把福屋隆兼、吉见正赖、佐波兴连等石见的大族拉至麾下,与尼子晴久支持的益田藤兼、小笠原长雄全面对峙。
尼子晴久不甘心嘴边美食就这么白白地被人抢走,趁吉川元春围攻小笠原长雄之机,下令本城常光攻陷山吹城,击毙了刺贺长信,重新占领石见银山,并在忍原将吉川元春回救的援军打得个落花流水。
毛利元得知战况,给吉川元春发回了一个只有一个字的电报:忍!
满眼冒出凶光的吉川元春耷拉下了脑袋:老爸叫咱忍,咱就忍吧。
一五五九至六零年两年间,毛利氏在备中、石见发动了一系列试探性的进攻,有输有赢,最关键的要地山吹城仍掌控在尼子氏手中。看着尼子晴久天天地数银子玩儿,毛利元就干瞪眼,却也不敢投入全力去进攻——他老哥并不是什么好邻居,跟大友氏搭伙共用一条围墙才两年,就马上干起架来了,在北九州打得不亦乐乎,在那么远的两条战线上开仗不是什么好事。他只得扎起一个小人,写上晴久的名子,天天给它扎针:叫你得意,让老天收了你!(最后这一句纯属演义,切勿当真)
或者他的诚心感动上天,一五六一年一月,尼子晴久还真的死掉了。
如果说尼子经久是个传奇,那么尼子晴久就是续写了这段传奇的人。尽管他在对西的发展受阻,在吉田郡山城之战中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还是振作了起来,击退了大内氏的进犯,向东取得了比他爷爷实际控制区域要大得多的地盘,并名义上拥有八国守护之名,这样的人,绝对不是庸才。
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家督尼子义久上任就烧了一把火:跟毛利氏议和。
这一把火跟他老爸上台时主动进攻的火大相径庭,对尼子义久自己来说,可能是必要的;对整个尼子氏来说,却是灾难性的。
对于毛利元就来说,最不愿意与之一起坐在谈判桌上的人,可能就是尼子氏,但是如今的他主力陷在北九州,贸贸然撤出来必定被大友义镇一路追打,反而陷入不可收拾的境地。他必须集中兵力把大友义镇彻底打疼,打残,打得他不敢再挑衅为止,才好向东发展。
所以,他一探知月山富田城有言和之意,立即请将军义辉派圣护院道增前来说和——如今毛利元就是有钱了,银子大大的有。他用钱开路,以赞助正亲町天皇(后奈良天皇的儿子)的登基而获得了顶自己永远也不到任、也没有收益的陆奥守的帽子,跟京都里的天皇老儿和将军小哥关系好得简直就是水中游鱼般顺畅。
跟尼子氏取得了暂时的和平,毛利氏九州军团在毛利元就亲自带领下,向大友义镇发动了猛烈的进攻。门司城一战,不仅击毙了大友氏一方的竹田津则康、吉弘统清、宗像重正等人,还把许多人打得改了名字去当和尚,比如大友义镇改名为大友宗麟,户次鉴连改为户次入道麟伯轩道雪(即立花道雪)等等。
经此一战,毛利元就认为大友宗麟被打痛了,便吹了声口哨,咱们的和平天使圣护院道增、久我晴道又飞了过来,向大友宗麟提出了毛利氏的议和条件:毛利氏仅保留门司城作警戒阵地,并且保证不支持筑前、丰前的各族反对大友氏,也不搞和平演变啥的。
大友宗麟拿着那条约看了又看,很怀疑自己看错了,拧完自己胳膊又拧大腿,心里不停的嘀咕:那啥,门司城合战到底是谁家打赢了?我没记错吧?
毛利元就微笑道:你没看错,你也没记错,在老人面前,你不要怀疑自己的视力和记忆力。
在与大友宗麟签订和平协议之前,毛利家与尼子氏短暂的和平已经结束了——历史反复地证明这一点:只是君子间的协议才算是真正的协议,君子与泼皮、泼皮与无赖间的协议,不过是废纸而已。
而玩政治的人,从来就不是君子。
这次,是毛利家先动手。毛利元就利用福屋兼隆叛乱事件将石见亲尼子派势力基本消除了,又劝降了山吹城的本城常光,结束了石见银山的争夺战——顺便提一下,这本城常光是一五二九年时毛利元就诛平的高桥氏族人。
就这样,整个石见国象熟透了的桃子一样完好无损地落入毛利氏的手下。尼子义久由终至终没吭半声,老老实实的按和平协议办事。
不出声并不等于不被殴打,在和平接收山吹城后的一个月后,亦即一五六二年(永禄六年)七月,毛利元就与吉川元春统兵一万五千人从石见杀入出云。首当其冲的尼子十旗中的赤穴城城主赤穴久清立即改悬毛利旗。伯耆、因嶓、备中等地的毛利氏“地下党”与及其旗下大将们纷纷举事,三泽氏、三刀屋氏、米原氏争先恐后投入毛利阵营——手脚慢的杉隆泰下场如何,大伙儿都看得很清楚。
就这样,尼子氏受到来四面八方的攻击,陷入风雨漂摇的境地。
尼子氏勉力反击,在一五六二年底到一五六三年初挡住了毛利氏的进攻。由于此时毛利元就与大友氏的谈判刚刚开始,毛利元就便下令出云军团暂缓对月山富田城的攻击,进至宍道湖,揪打一部份仍然忠于尼子氏的虾兵蟹将。
次年八月,毛利隆元去世,又将毛利氏的进攻挡得一挡。
悲痛中的毛利元就白头人送走黑发人,立即对岛根半岛上松田氏的白鹿城发动猛攻。松田保诚死守二个月,在内弹尽粮绝,在外援兵无望,只得献城投降。
毛利元就仍然不急于对月山富田城发动总攻,他利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不停地削弱尼子氏在因幡、伯耆的力量存在,把月山富田城孤立起来。他这极为高明的一招或者是从尼子晴久和大内义隆两次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敌人还可以取得外援的时候,强攻坚城无疑等于以头撞墙;只要剥离了敌方的外围力量,所谓坚城也不足为惧了。
经过两年多的零敲牛皮糖之后,昔日威震阴阳两道,领国有八的尼子氏只剩得孤零零的一座月山富田城了。尼子义久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地盘一块接到一块的落入敌人手中,自己却全无能为力,日夜长吁短叹,辗转反侧。
一五六五年(永禄八年)春,毛利元就发动三万五千大军包围了月山富田城,在星上山上设置了本阵——以其占有五国加上投诚者、趁火打劫者的兵力来看,那么多人或者是实数,不过也基本接近其可动员兵力的极限了。不过,为了拿下尼子氏,这点血本还是要出的。
与大部分笼城战一样,第二次月山富田城之战也不见得如何的出彩。在缺乏攻城器械的时代,纵使是毛利元就也搞不出什么新花样,要不就是把死人垒得比城墙还高,踏着尸体冲入城池;要不就是打成兵粮战,长期围困。而且此次出战,毛利军有大批初阵的“实习生”参战,比如毛利辉元(隆元子)、吉川元长(元春子),这些实习生的表现还比较稚嫩,打得不精彩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