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如此的重要,查清自己的家底,制订合理的税收政策就是必须的了,这就是所谓的检地。“‘检地’就是对分国耕地的面积、质量等级、稻米产量和耕种土地的农民,按村实行调查登记,借以按等级标准确定年贡征收额,按一地一佃农原则落实年贡完纳人。”(《日本史》)。计算你土地面积大小可按贯高或石高为单位,你到底牛不牛,是根据的领地内的石高,简化地说,就是你领地的粮食产量来算的;又或者能征多少税,亦即贯高来衡量的。
在日本,最先实施检地的是你的老前辈,北条早云先生。他于一五零六年在松田、西郡宫地试点搞检地,并确定了税率:水田每反500文,旱田每反165文。
在他之后,后北条氏每代换人的时候都进行检地,制定新的政策。其余战国大名也有样学,掀起了向先进地期学习的风潮。
按苦大恨深的阶级论来看,检地自当是变相加强对农民掠夺的一种手段。事实上,检地明确了农民的义务,其它的隐形税负已经大大的减轻——甚至名义上是没有了;即便保留杂役,也可以以货币或实物的形式抵偿;许多开明的大名在检地后实施的税率也比以前有所降低。这些措施,对改善农民的状况是极为有利的。至于说收税的问题,打有政府那会儿开始,有谁不收税的吗?
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是你作为战国大名必须要做一项重要工作,他们是你实施统治的最基本单元。你可以把他们看作圈养的牛羊,这没问题,认识问题而已,但你不能又要挤奶,又不让牛吃草。牛有更多的草吃,你才会有更大回报。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你要向北条早云等老哥儿们学习,减轻老百姓的税负。杀鸡取卵见效虽快,却是愚不可及的事儿。
你要为老百姓做的不止这些,兴修水利、开垦新的农田、建设道路桥梁、发展商业,等等,这都是你要做的,也是单靠民间的力量所不能及的,尤其是对发展农业有莫大好处的水利事业。战国大名们有破坏的一面,也有建设的一面。单会破坏的战国大名注定是失败者,人家武田信玄、伊达政宗等牛人都是最高领导一把抓,你不干不行啊。
当然,你是个战国大名,而不是慈善家。对手下、对农民不能纯靠哄,铁腕也同样的是必须采取的手段。对逃散的农民要予以处罚,对破坏份子要砍掉脑袋,对无视主上者施以酷刑,对私自拥有的武器进行收缴等等。你可以搞菜刀实名制,你甚至可以为每个酒瓶上刻上名字,以防它变成大规模杀伤武器。在这个时代,没人笑你,你的地盘,你作主。
对于这些事,你不一定需要亲力而为,但你必须有整套管理办法。所以,当你到达了这个层面以后,建立一套“法律”的重要性开始浮现起来。这套“法律”不仅是是管理办法,也应该包括行为规范;不单有政策规定,还有森严的酷法。这些东西汇总起来,就叫做分国法。没有分国法的大名,是混不长的。你如果肚子里的墨水有限,连这十几二十条的规定都搞不出来,那也好办,朝仓家、北条家、大内家都有,不管它是叫“家法”还是“壁书”或者“法度”,拿过来,猛抄一通,换个名字就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好,如果以上你都搞好了,说明你的基础也打稳,可以进入激动人心的战争阶段了。
一开始你兵少将寡,你必须亲自操刀上阵去砍人,顶多算是个连营级的指挥官,哇哇呀呀地叫着:来将何人,吃我一刀!然后就带着手下死命的冲杀。
等到你升级为师团级的人物,除非到了最后的关头,否则你顶多在战线后方建一个本阵,在旗本的护卫下,指挥你的营长连长们杀敌。你已经身娇肉贵了,身悬全军的希望,决不能再以身冒险。
等到打下几国之后,你连上前线的机会都很少了。你不可能亲自带兵指挥每一场战斗,这样的效率太低了,也忙不过来。你要做的是开好你的“参谋长联席会议”,确定下一阶段的战略,让你的家老们各领一方,为你占领地盘。
你在日常时间也总不能吃喝玩乐,泡吧泡妞。你必须及时根据前线的情况调整战争政策,与其它战国大名调整战和关系,用裙子实行统战;如今家大业大了,在创业阶段艰苦奋斗之下被掩盖或者延时了的矛盾随时可能爆发,你得时刻睁大眼睛,及时察觉、摆平各种问题,阻止犯上篡位的行为,以免自己脑袋不保。
为了保证每一场战争的胜利——你虽然是牛气冲天的战国大名,事实上你不过是半县、一县或者数县的县长而已,回旋余地并不大,任何一场战斗的失利都有可能造成灭顶之灾——你还必须时刻保持自家在军事创新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每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战术都有可能将你向成功的方面推进一大步。足轻被大规模地应用了,成为最低层次的家臣,因为他们物美价廉,又能满足大规模、高强度战争伤亡的需要;铁炮在一五四三年由葡萄牙引入了,被肝付兼演将其编入弓箭部队中混合使用,在对付岛津贵久的战争中首次使用,随后种子岛、堺、近江等处的手工业者也开始仿制、改造;为了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和训练水平,原本分散于各知行地的家臣团们被集中到大名城下,最后连足轻也被整合到了成专业的作战部队,这就是兵农分离的开始。太田道灌可视为兵农分离始祖,但真正的实施应为织田信长,到丰臣秀吉时代最终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