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巨族末世(三)
在互有胜负的半年混战后,双方都开始筹备一场大的歼灭战。在一五四九年五月的激战中,三好军守住芥川山城,切绝了六角氏支援细川晴元的通道。内线作战的三好军却来去自如,首尾相闻,可纵横骑骋,相互支援,主动权滑到三好军一方面。
六月十一日,三好政长孤军插入江口城。
当日细川晴元拒绝了长庆的要示,表示要为三好政长打这一仗,三好政长老泪纵横:管领大人您对我如此厚爱,大恩大德,无以回报,老将愿以身相许!
细川晴元吓了了一跳:得,您年纪太大了,这事还是以后再谈。
既然将军不要自己以身相许,那只好在前线立功以偿吧,三好政长是这么想的。
江口城位于细川氏纲、三好长庆联军的中部,如果三好政长守住了江口城,联军的战线将被他割裂开来,从而陷入首尾不能相接,被敌人逐个攻破的境地。三好政长选择攻取这一要点,当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然,三好政长也明白,江口城在敌人的中央,自己必定为敌所围,危险指数非常高。不管怎么样,这场仗是因他而起,迄今为止,也是他地盘损失最大。他冒险进入江口城,也是为了立一大功,好在战争结束后分享最大的一块蛋糕吧。
越是冒险,越是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不是吗?
三好长庆果然没有让三好政长失望,他立即挥师包围了上去,切断了政长与外界的联系,发动了波浪式的进攻。政长和他的八百多名手下本身就做好挨打的打算的,也不惊慌,沉着应战,击退了敌人的集团式冲锋,江口城下,积尸累累,淀川河中,血染江面。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政长由自信满满转而焦虑不安。每一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后,他都手搭凉棚,极力远眺:这援军,为什么还没到哪?
细川晴元并不是坐视政长送死而置之不理,由于六角氏的一万援军在联军的节节阻击之下,迟迟不能赶到战场。他手上就那几个兵,不敢一手全部撒到战场上去,只能向江口派出小股小股的安慰性部队。这些小部队灵活点的见机极早,开溜回家了;傻点的根本没靠近江口,就被联军一口吞掉了。如今的三好长庆牙口好,胃口也好,吃嘛嘛香,百十号的小股部队,不过是他的开胃菜而已。
六月二十三日,六角氏的援军终于靠近了前线。这一万多人如果投入战斗,已经疲惫不堪的联军很有可能不是六角氏与细川晴元的对手,三好政长这十几天来的流的血也不会白流。
可是,三好政长已经支撑不住了。
第二天,三好长庆置六角军不顾,集中全部的兵力,向江口城发动进攻。仗打到这时候,已经不讲什么战术了,一堆又一堆的士兵列着队,在弓箭手的掩护下,不间断地踏着尸体向前冲锋。在付出重大的代价之后,他们爬上了城墙,短兵相接的格斗随即而起。
小半个时辰后,政长军所有的士兵全部战死,三好政长在逃跑的半路被联军乱箭射死。出来混的,始终要还的,如今他算是还清了,也算是一了百了了。
江口的失败,给细川晴元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部队的士气跌到了跌停板上。第二天,三好长庆准备移师再战时,发现他们的敌人已经不见了,数万的军队竟然跑得一个也不剩!
细川晴元匆匆赶回到京都,挟带上新旧两位将军再一次出逃,细川晴元——不,可以说,细川氏在幕府中的统治性地位已经结束了。
此后的两年间,近畿一带的局势仍在一片混乱中,细川晴元还在挣扎。然而,他装备新式兵器——铁炮的部队在与三好长庆的交锋中仍然败少胜多,将军义辉和他派出的数波杀手也仅刺伤了长庆,倒是杀死了游佐长教。
在诸事不谐的情形下,一五五二年(天文二十一年),他接受了近畿专业和事佬和大小事务积极掺合者的六角氏的调停,与三好长庆达达和议:将军义辉(义晴已在两年前过世)与细川晴元的儿子昭元返回京都,管领由细川氏纲担任,细川睛元出家后躲到若狭隐居。“自细川赖之为将军家执事,子孙袭其职。至晴元九世,凡百七十七年而罢。”
虽然剃了光头,细川晴元没有放下屠刀的好心情,还是时刻想着复辟,他的手下香公元成还忠实地跟着他。他听说返京的将军义辉跟三好长庆处得并不是很好,只要能好好地利用两者间的矛盾,他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的。
果不出他所料,不久之后,将军义辉与三好长庆的冲突全面爆发了。
将军义辉是性格很强的人,也比较容易冲动。与软弱的义晴相比,这孩子太另类了。而且据说他的剑法师从新当流的冢原卜传,还蒙受恩师传授绝活“一之太刀”。即便算不了一顶一的武林高手,在经过神化之后,对付百十号人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以窝囊的父亲为耻,发誓要重树将军家族的威风——无论这条路怎么难走。
事实上,他选的这条路是最不好走的路。天皇被驾空了数百年,轮到将军被架空也近百年,如今连管领也被架空了。一个傀儡操纵着另外一个傀儡,线头却操在幕府一个小的相伴众——说白了,就是将军的一个长随手里!
那么诡异的关系,将军义辉想笑,却笑不出来:如今的三好长庆几兄弟力控近畿,背靠四国,三好氏处于全盛的时期,俨然一幅“天下人”的模样。他自己无兵无卒,又能拿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家族怎么样呢?
在数次交涉无效后,将军义辉出走灵山城。在这里,他以将军的名义赦免了细川睛元,组织细川睛元、畠山高政(畠山国政子)、安见直政、六角义贤(六角定赖子)等人跟三好氏打了好几年的仗,同时,自己也窝里斗了好多回合。
尽管他们确实给三好氏惹了不少麻烦,却没有能阻止长庆兄弟们扩张的脚步。一五五三年,三好义贤刺杀了阿波守护细川持隆,鹊巢鸠占,控制了阿波国的实际控制权;安宅冬康利用自家的水军,占领了淡路岛,控制了大阪湾;十河一存经过数年的攻略,将赞岐纳入囊中;在几位能干的兄弟的支持下,三好长庆更是牢牢地掌握近畿地区,进退自如。当真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呀。
一五五八年(永禄元年),还在是近畿调解员六角义贤的调整下,刚刚在如意岳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将军被迫与三好长庆达到了和议。次年,不顾三好义贤和重臣松井久秀强烈的反对,足利义辉还是回到了京城。
经过了五年多的磨难后,将军义辉似是变成另外一个人似的,积极为各地战国大名们糊稀泥,如伊达家的矛盾、武田晴宗与长尾景虎的不和、岛津贵久与大友义镇的争斗、毛利元就与尼子晴久混战、毛利元就与大友义镇冲突,到死之前还为上杉辉虎与北条氏政以及武田晴信说和。
另外,他还把自己的名字到处的分发,送给了毛利辉元、伊达辉宗、上杉辉虎等一大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