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半将军政元(六)
吃了近十年的干饭后,将军义澄已经长大了出落得象朵花儿似的,还正式地将自己名字改成“义澄”(原来的名字叫做义高,日本诸大人喜欢在自己的标志性年月改名字,就象年号一样,抄书者懒得每个人都介绍他们的姓名进化历,看官勿怪)。跃跃欲试的他试图扮演细川政元不愿给他上的角色:当一个实实在在的将军。
这些想法当然不能直接提出来,如果那样的话,那会影响和谐滴,要反脸滴,自己却是反不起滴。
也不知道谁给他出了个主意:征收段钱怎么样?后柏原天皇不是要钱搞登基仪式嘛,大伙儿应该慷慨解囊才是啊。如果细川政元不肯交,那咱们就可以在大报小报上唱臭他,把他唱下台为止。
将军义澄抚掌欣然:高,实在是高。
征收段钱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口号不是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但如果在里面加上点政治色彩就大有不同了,当年尼子经久的案件就是一个例子。细川政元是玩政治的老手,应该明白将军大人的醉翁之意:想当老大?门都没有!头两年,后龟山天皇去世的时间咱家就捐了一百贯,如今我一个铜板也不给!
心里是这么想,但嘴里却不能这么说,当幕府下令征收他地盘上的段钱的时候,他又把职给辞了,躲到手下安富元家的家里休假去了。
辞职也算不了什么大事儿,如果摊朱元璋这样主儿,他还真象吝啬鬼一样死死抱住权力不肯放给你,反正只会执行命令的走狗是从来不会缺的,他需要不是有自主意识的头脑而是忠实的鹰犬。
足利义澄却没有这样的底气,细川政元就是他的头脑,没有这位爷,幕府便瘫痪了,将军大人还吃啥喝啥混啥呢。
所以,细川政元一辞职,义澄就麻爪了:得,哄一下他吧。
不过,在出发前,足利义澄令人咔嚓一声,把义尹的弟弟实相院义宗给杀掉了。
辞了职的细川政元闲不住,也没办法闲得下来,对付有名无实的将军和朝廷并不是他的首要业务,有几个人他是要集中精神重点打击的。既然义澄给了他脸子,又很及时地抽了他找其它人来替代将军的牌子,他也不想还为这些不太首要的任务费神,于是便顺坡下驴,与将军大人重拾旧好。
引起细川政元关注的第一个人不是别人,正好是不久前刚立了大功的六角高赖。
六角高赖虽然跟细川氏有着共同的利害关系,也很有利用的价值,却是一匹不服驯的野马,细川政元对他可以说又爱又恨,时刻都想找个机会敲打一下他的野性——如果不能为已所用,那有再大的利用价值又有什么用呢?
一五零二年十年,六角氏的家臣伊庭贞隆见大伙儿玩下克上玩得不亦乐乎,也想掺合一脚,跟上时代的潮流,便造起六角氏的反来——伊庭氏和山内氏是六角家的两大主力干将,三家构成近江的铁三角。但是,在第二次幕府与六角氏的战争中,山内氏的BOSS给政府军干掉了,家臣中伊庭氏一家独大,心里有造点反,打点劫,把近江的旗子改改图案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六角高赖完全支持下克上的行动——当然是支持自家克自己的老板,却不支持伊庭氏克自己。双方一交战,伊庭贞隆落荒而逃,跑去找细川政元求救兵了。
虽然我们不知道伊庭贞隆造反的底气是不是细川老大哥给的,但这无疑是细川政元插手近江的最好机会。十一月,得到细川氏支持的伊庭贞隆趾高气扬地渡过琵琶湖:还乡团来了,要命的赶紧让开大道,一边呆着发抖去!
一个月后,六角高赖再一次逃出观音寺城,跑到了日野城与浦生氏合兵防守。看来这位爷铁定心,一定要创造个丢失本城的吉尼斯不可了。
次年三月,细川长与伊庭贞隆的盟军会合日野城。眼看六角氏的鹤丸旗就是打不下去了,六角高赖终于低下了头,通过赤泽朝经接洽向幕府投了降,老老实实地拜服在细川政元的脚下。
驯服了六角高赖,细川政元十分满意。但是另外一个人是他驯服不了的,那就是畠山尚顺。
这位二愣子脾气并不亚于畠山义就的爷在失去策应的对象后并不气馁,反而在近畿搞得更有声有色。他先是击毙了和泉国守护细川元有,占领了岸和田城;后又在河内的誉田城以围点打援的战术击败了赤泽朝经的援军。
畠山义英(畠山义就孙子、基家儿子)被打得没有办法,只得向尚顺求和。两家于一五零四年握手言和,把河内国一分为二,尚顺和义英分别占高屋城和誉田城为本城。
畠山尚顺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如今可以休息一下了,抓住时间生个孩子吧!
细川政元对畠山义英和尚顺私下议和暴跳如雷:不经领导审批就擅长主张,还有点组织纪律性吗?都象你们这样子,人心都散了,这队伍还能带吗?
大发了一通脾气,细川政元下令赤泽朝经带兵攻打畠山义英——如果可以的话,把畠山尚顺顺手一锅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