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御料所不仅是将军的生活费来源,其中相当一部分还得作为工资发给他的直属部下,将军的军费也眼巴巴的指望这几个子儿。所以,将军大人的手头紧上常有的事儿。如果碰到足利义满、义政等艺术爱好者,幕府经济的拮据,自是意料之中。

只要有权,搂钱的手段还是有的。在某些社会里,不把自己手上的权力化为“钱力”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事儿。室町幕府通过征收税费的方式来敛征各类费用。他们在交通要道上设置关卡,在渡口设置管理处,征收名为“关钱”、“津料”的过口费;征收的土地税称为段钱,房产税则称称为栋别税;向土仓或者酒坊收的税赋则称为仓役和酒屋役——最后的两块税赋是“国税”,是构成室町税费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好比咱们很长一段时间利润丰厚的烟酒税。

室町幕府另外一块大的收入来源是对外贸易。足利义满在基本上解决大内义弘的问题后迫不及待地派人恢复与西岸的关系,并且不顾国人垢病的曲尊日本国王,对大明的要求热烈响应,可见其对对明贸易的急切;细川氏与大内氏在“争贡”上的冲突,也从反面证明对明堪合贸易利润之丰厚。据称出口品中的刀剑差价一倍以上,而输入品的生丝更是获利四至二十倍不等,一本万利可望而不可及,一本十利也足以让人发狂了。

但当室町时代中期以后,随着将军权威的下降,幕府连发证权都被大内氏抢走了,这一块钱也就指望不上了。

无论多少钱都有不够花的时候,生财有道的将军们(应包括日野富子式将军夫人们,她从一四八零年开始在京都七口设置收费站收过路费)总是觉得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拿足利义满来说,打造金阁所花费的金钱以百万贯为计(日本的铜钱价较高,明朝时中国的银与铜钱比较在1:1000左右,日本最高时却达4:1000),那么大的一笔费用集中在几年支出,入不敷出便成了常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将军大人只能拿自己的金字招牌当抵押,向守护大名或者“有德之人”借贷——没错,真的是借贷。足利义政就曾经为他派出的海外考察团的经费问题向大内教弘借过钱,信不信由你。

那些借钱给将军大人的有德之人一般是富豪(废话!)。一般的富豪事实上跟“德”字是不怎么沾得上边的,他们大多是酒屋、土仓的主人或者是成功的商人。酒屋就是酒坊,土仓就是集放贷、当铺、银行、仓储业务于一身的金融机构。在室町时代,酒屋跟土仓经常并为一谈,就象在间公司下同的两家子公司,因为酒屋的经营者大多数都是土仓的老板或者是参与者,要分也分不开。

酒屋土仓单单从事酿酒业务倒也没什么问题,反倒有可能被列入被压迫者的地位而受到我们的同情——当年北条高时不是砸烂了许多酒坛子吗——但是这些老兄们发现自己的事业没人罩住是很危险的事儿,不单受上面的人查封,自己去放出的款子也难催得回来。为了改变自己的景地,他们纷纷拜山头,自已宁愿分出一部分利润当保护费,也要找个老大罩罩。

他们开始认的老大是寺社,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土仓法师——我们早就知道清净无为并不是日本的和尚的行为守则,变得“神人”的土仓老板的行为更不消多言。

对于酒屋土仓这样一块肥肉,历代的将军都情不自禁地垂涎三尺,只是碍于佛祖的情面,他们不好意思明火执仗地抢而已。

不抢,不等于将军们没有办法往酒屋土仓的业务上插上一脚。他们通过免税、直接收税等各种手段,不停地试探寺社和酒屋土仓主的底线。足利义满最后下令将向酒屋土仓征税列为固定税项,并开设叫做纳钱方的酒屋土仓税费“专柜”,把佛祖从酒屋土仓踢开,自己美美地啃上了这块肥肉,酒屋土仓主似乎又沦落成被人鱼肉的弱者。

事实上并非如此,酒层土仓主对此还相当的高兴,纷纷表示拥护中央的指示。

这其实并不难理,一来交了这个“税”就等于交了保护费,将军、守护们为了确保自己的税收增长,自然不会随便就砸掉人家的酒缸子;将军的纳钱方机构是从酒屋土仓选取的,这一部分人便成了官府税收人员;土仓更成为皇族、将军以及守护等封建主们的“银行”,这些个“既得利益”者利用土仓存放自己的财物,下指土仓为他们放高利贷等等。

由于酒屋土仓跟幕府结成更深一屋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当农民运动起来的时候,他们首当其冲地成了攻击的目标。

高高在上的将军大人都拮据得要借贷的时候,普通的老百姓更不用说了。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产力也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得到质的提高,生产力提高部分带来的财富大多数都给特权者剥削走了——据砖家们的研究,从足利义满时期到战国时代结束前,作为农业发展水平标志的水稻亩产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固然与战国时代混乱的局面有关,但也反应室町时代初期的生产力已经接近那一时期最高的水准。

为了保护自己的成果,反抗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农民们开始组成被称为“惣”的农村自治体,统一组织从强诉到武力的各类抗议行动,要求减轻年贡,免除暴敛的庄官,抵抗那些打着各种不知道那家那户旗号的武士们对村子袭扰,协调惣内部的生产组织关系,解决纠纷等。

总之,年贡我交,除此以外一切不需要政府来折腾,由我们自己管理。

惣的自治管理机构的领导人称乙名、年寄、沙汰人等,一般由名主担任。他们负责召开会议,制定惣的规章制度,对重大事务作出决策,处罚不遵守村规的人、祭祀神社等。

惣大概是在十四世纪中期在战乱中发展而来的,到了室町时代中期,近畿的大和、山城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惣规模发展到相当大的程度,不再限于一村一族的范围。这些比较大的惣,被称为惣乡。

一些惣或者惣乡取得了“百姓请”、“地下请”的资格,亦即惣把领地承包下来,按定额的年贡数交纳给领主。惣内不再设有设有庄官之类领主设置的人员,农民们无需经过多层盘剥,也不用再负劳役地租,农民的性质更接近自耕农。这无疑是农民们经过斗争后所取的重大的胜利,虽然对统治者来说不过是些冷羹残炙而已。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4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4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