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虽说这样的“民主推举”未免太中国化了一些,西幕府的成立确实为西军一方在政治上扳回不少失分:将军大人被坏蛋细川胜元所制,不能正常视事,言不由衷;咱请将军继承人出来全面工作,有什么问题?几百年后,当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老佛爷”下令全国动员跟洋人开战,李中堂大人一句“此乃伪诏,粤拒不奉”,还成立了个东南互保联盟,当是与彼时日本如同一辙。

以上记录大抵源自《应仁记》,抄书者认为:流言的存在可能是真实的,足利义视出走比叡山也是事实。细川胜元因为“谓使义视赴山名阵,则义政释疑”的做法,却基本上可以定性为政客的辟谣式的假货,义视的出走应是受伊势贞亲、日野胜光等人的排挤,又害怕老哥相信谣言除去自己而采取的自发性行动。右京大夫混迹政坛多年,远比脾气暴燥的山名宗全思虑长远,不至于不知道足利义视落到西军的手上会发生什么事,要处理足利义视的方法也很多,一杯牵机酒,或者一次误伤就可以解决了。

如果细川胜元,不想做得那么绝,那以将军的名义送他到长驻伊势考察也没问题,不至于要送给敌人一把刀那么的又傻又天真。

足利义视跑到西军那边,跟自已唱对台戏使得足利义政恼怒万分。他下令剥夺本来就没有什么政治权力的足利义视的政治权力终身,以义尚为家督,请上皇发布院宣,将义视定性为朝敌,顺便把西军各位头头的所有头衔全部一笔钩销。还严正地指出:我们可以就一切事务坐下来交流、谈判,互相沟通,求同存异。但是以山名宗全为代表的西军一方以任何形式对将军家内政进行干涉都是不可接受的,西军对我们在人权方面、反腐败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视而不见,专一诬蔑,我们不接受形式指责,西军的人权报告不值得一驳。

战火在京都燃烧了两年多后,慢慢在停息了,双方进入了对峙阶段。细川胜元和山名宗全挖尽心思,利用各派势的利益和矛盾,展开积极挖墙角运动,拳头说话改为说客游说和银弹攻击。

然而,这场大火已经向日本四面八方漫延开去。地方本来明争暗斗、矛盾重重的豪强势力纷纷宣布加入这一方或者那一方,以或者根本没见过面的京都各位大佬为名,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武斗中去。

比如斯波义敏。

正在越前的斯波义敏对京都的大乱斗兴致不大,仅仅投入了五百多人——这还是虚数,实际上有没有五十个人都不晓得——他将自己的主力集中在自己老地盘的攻略上,趁朝仓孝景等人的主力部队在京之际基本上拿下了越前。

十八 永应乱(四)

应仁二年(一四六八年)十月,朝仓孝景离开了让自己扬威立万的京都,统领本部主力回越前救火。

在他离去不久后,京都流出他有意向东军投降的传言,想必这是细川胜元地下工作人员的功劳。

由于地位不明,朝仓孝景的日子不太好过:自己即便没有叛变之意,却再也不能取信于西军,只能自己孤身作战,纵然能在一段时间内取得主动,也绝非背着东军大树的斯波义敏的对手。面对着东军主动伸过来的橄榄枝,朝仓孝景给自己开了个价钱:一口价,越前国守护!

细川胜元一拍锤子:就这么定了,成交!——当日一定要孝景脑袋的事儿也不再提了。

细川胜元当然很爽快,那又不是他的地盘,慷他人之慨的事儿不值得他伤脑筋,斯波义敏却有一种被卖了还帮人数钱的愤怒。但他毕竟还要认细川胜元作大哥,大哥要你地皮,还口口声声说为了革命事业的需要,劝你从大局着想,你又有什么办法?

一四七一年(文明三月)五月,朝仓孝景被委任为越前守护,由打工仔身份跻入诸候的行列。他也报之以李,宣布正式加入东军的序列。有组织当靠山,他在越前东征西战,讨平了许多豪强,势头不错,直到两年后被甲斐八郎抽冷子打了一闷棍为止。

而斯波义敏郁闷地返回尾张,退位出家,让位于其子,一五零八年去世。

至于那位外来的和尚斯波义廉,在应仁之乱后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蹶不振。失去了精英的斯波家在与朝仓氏、织田氏的攻伐中逐渐没落。

策反了西军第一猛将,并成功地树立了一个“下克上”的典型人物之后,细川胜元把目光投向了大内政弘:朝仓孝景虽勇,却只是匹夫;大内政弘却是西军诸将中军力最强者,可以说以他一已之力,撑起了西军的大半边天。这个墙角,有大挖特挖的价值,而且还非挖不可。

几乎在首度向朝仓孝景伸出求招降之手的同时,东军的细作们也很卖力的在街道巷尾给大内政弘贴大字报啥的,内容跟写朝仓孝景的差不多,不过改个名字罢了。

手段虽无二致,细川胜元打和算盘并不一样:细川氏与大内氏在外贸的矛盾十分突出,是根本不能拴在同一个槽上的驴。细川胜元由头至终都没有想到过慷自家之慨去策反大内政弘,而准备在他家里策划动乱,在大内氏内部烧把火头。

文明元年(应仁三年,一四六九年),一被被大内氏打压不敢吭声的少贰政资在筑前守护官职的召唤下,“自对(马)入筑前,以复旧地”;大友亲繁、益田兼尧也在东军的召唤下在大内政弘老窝里四处放火。

那么多人出来当出头鸟,九州不乱才怪了。

大内政弘也够硬气,尽管谣言四起,老窝也不稳,但他仍然不走,坚持在摄津国和山城国把东军打得落花流水,所谓投降的谣言也便不攻自破。山名宗全高兴得向他竖起大姆指:老哥,你实在是太生猛了吧,就靠你啦。

谣言击不倒大内政弘,细川胜元并不惊慌。他的拆墙党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在他们的努力下,岛津忠国等人参加了东军,大内氏的大内教幸、仁保弘有、杉七郎,土岐氏、一色氏等许多重要将领人也投向了细川阵营。尽管东军也有武田政信等人投向西军,但是细川胜元在这一场拆墙、护墙的大战中还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完全扳回了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在这段灰暗的年月里,大内政弘依然生猛,东军无人可敌,西军势力却越来越小;细川胜元依然挥汗如土地做他的挖墙工作,策反了一批又一批的武士。除此之外就是一大堆鸡毛蒜皮的事:后花园上皇去世了;将军夫妇闹矛盾将军被赶出家门了(你没看错,还真是将军大人被赶出御所了);一揆运动不断的爆发了;一休碰到自己的红颜知已了;莲如和尚为本愿寺开设第几个分舵了。

在这么稀里哗啦中,时间很快就流淌到一四七三年。

一四七三年其实也没发生什么大事,不过是死了几个人而已。每天都在死人,每个人也都将会死去,所以死人并不是什么太大的事。

可是,死的几个人如果叫做伊势贞亲、山名宗全和细川胜元,那就大是不同了。

昔日室町幕府的三大巨头在半年的时间里扎堆归西,加之在几个月后足利义政退位于足利义尚,大大地改变了彼时的政治格局。细川、山名的继任家督细川政元和山名政丰已无战意,双方再一次坐到谈判桌前,放下了兵器,拿起笔记本。

事实上,早就一年多前,山名宗全和细川胜元已经开始了谈判,但是由于赤松政则等人的反对,谈判并没有取得成果——小弟拥护老大,老大也不得不遵从小弟的意见,毕竟他们只是老大,不是拥有生杀大权的皇帝。加之在关东,足利成氏的胜利使得西军将领感觉到胜利离他们也不是那么的遥远,犯不着那么低声下气的乞求和平。所以,谈判就这么耽搁了下来。

休息了十几年没怎么上过台的足利成氏不甘寂寞:京都那边自己掺和不上一脚,在关东这边打上一两仗,给盟友加加油还是可以的。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3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3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