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管领与河东狮(四)
日野富子毕竟不是只会哭闹上吊的女人,她的必杀技也不仅仅是捞钱——尽管日本历史上的名女人们好象没有几个在这方面比她厉害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她把山名宗全请到家里——目的当然不是给义政再戴上一顶绿帽子——在发出一大推的恭维之言后,便引入了正题——将军继承人的问题,他痛哭道:“义视既约继世,而此儿岂可为僧乎。今托之卿,能保护焉?”
为了达到戏剧性的效果,日野富子想必用了不少二天油、风油精什么的。
山名宗全有个外号叫做“赤入道”,脾气暴燥,容易激动。听将军夫人这么一说,加上面前如海棠滴泪般的美人儿,豪气这就上来了,马上发光发热,成了一只熟透的虾子:“夫人勿忧,此子亦吾子,当包在老僧身上发落便是了!”
以上自然是戏说,据喜欢客串心理学家的记史者描写,山名宗全的的想法是:“吾与胜元恶。义视嗣为将军,则胜元益专其权,不如佑此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记史者们的想法大体是这样的吧。
不管他心想是怎么想的,既然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立场,那么站在了日野富子一方的山名宗全和担任足利义视的“后见役”(监护人)的细川胜元的冲突就是必然和必须的了。即便没有这根最后的稻草,那么多年的恩恩怨怨也是到了应该了结的时候了。
然而,在两家即将摊牌的之际,一四六六年九月细川胜元与山名宗全的默契,的确显得不是那么寻常。为了除去第三方势伊势贞亲和荫凉轩真蕊吗?这种可能性应该说是存在的。不过,这两人虽然受宠,但并没有什么强大的家族、武力作为后盾,加上伊势贞亲这种认钱不认人的家伙并不难对付,大敌当前为他们分神似乎完全没有那么个必要。
又抑或是细川胜元认为自家的力量不足,暂时不想与山名氏翻脸?这种可能似乎不大,细川派和山名帮谁家在京城都有不少武士,也都不会太多,如果说调兵之便,拱卫京都细川氏却是最为有利;何况,如果他不想跟山名氏翻脸的话,只要闷声不出就是了,这也符合他一向稳重、谨慎的脾气,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冲动的跑出来当恶人,跟山名宗全联手做掉伊势贞亲。
这事件或者并不象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极有可能是一串阴谋组成的环,扣子却在细川胜元的手上。
如果细川胜元是整个事件的始作俑者的话,他一开始或者也只想拉拢斯波义敏入伙,顺便让毛燥的山名宗全跳到他挖的坑里泡回澡,打击一下岳父大人的气炎,多捞点好处,争取自家舆论上的主动而已,估计他还没有跟对手翻脸的计划。
一直到所谓的流言发生之前,局势都向着细川氏有利的方向发展,甚至可能比他预斯的效果还要好:斯波义敏复位了,斯波义廉被打压了,山名宗全抓狂出兵了。如果摊头六代将军那会儿,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山名氏也就算嗝屁着凉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将军后补队员足利义视造反的传言不胫而走。
据说山名宗全爆发后,当时“都下流言:义视亦党义廉。”——这事儿怎么跟足利义视扯上关系我们不得而知,或者果真是伊势贞亲或者别的什么人为了搞混池水,整倒足利义视也未可知。
足利义政当初对山名宗全抗命不尊,与朝仓氏、甲斐氏合伙派兵入斯波义廉的钉子房的事十分恼火,而且说不准也后悔当初请义视下山当继承人的决定,如今一听义视跟义廉结党,这理由就有了,马上就“与义视绝”:这可不是我说话不算数喔,我还没退休你急着伸手要位置,可怪不得我老人家无情!
足利义视本来就一直忐忑不安,不知道老兄什么时候来修理自己。一听到这消息,拔腿飞奔到到细川胜元避难(“义视潜行入细川胜元第”)。至少现在细川胜元还是他的监护人,他的靠山,不指望你还有能指望谁呢。
事件的转折未必是细川胜元的意料之中,如今火头却不知道被那位老兄莫明奇妙地烧到足利义视身上来了。作为后补将军监护人的身份,他不得不站出来,想办法澄清传言,转移集中在已经焦头烂额的足利义视身上的火力,保住这位“准”将军的地位。
他所挑选目标估计也是经过精心考虑过的。
从难易的角度上来看,在伊势贞亲与山名宗全之间,非要找一个打击的对象的话,那自当伊势贞亲莫属。只有政权没有军权的宠臣的权力是无根浮萍,要动手握兵权的山名氏却纯粹引火烧身。细川胜元应该不是傻呼呼地承诺不首先动用大杀器的人,却也不是左手拿着颗原子『弹』,右手拎着篮生化武器,天天喊打喊杀的人。
这不符合他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