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崎季长是镰仓中后期破落的武士家族的典型范例。他出身于菊池氏(菊池氏应该是藤原隆家的后代,藤原隆家当年因跟花山法皇争风吃醋,向花山法皇放箭而在与藤原道长争权中落败,被贬到太宰府任权帅。虽然他在并没在太宰府呆多长时间,但是其子孙却因此而在九州立下了根基),又或者是古鞠智氏之后,因跟藤原氏结亲从而繁衍出菊池氏。
不管怎么样,菊池氏以太宰府的关系成为了肥后的地方豪族应属事实。
源平合战中,菊池氏明智地选择了立场,投靠了源赖朝一方,却与镰仓的关系始终是貌合神离。源义经、源赖朝兄弟反目,源义经就曾想奔九州投菊池氏未果。
事后,菊池氏也没因此受到处罚,却给上级领导留下了极度不好的印象。
在承久之乱时,正在京城担当大番役的菊池氏家督菊池能隆被卷入到朝廷与镰仓的权力斗争中,情愿或者不情愿地被朝廷当了一杆枪。在失败后的大清算中,菊池氏被削减领地,在武藤少贰氏的统领下度日,家况日下。更不幸的是,竹崎季长还只是菊池氏的分家。经过一代一代的分割,轮到他这一代,口粮田已经所剩无已。
这还不是最倒霉的,就在元军入侵日本之前,他刚跟自己同族打输了一场土地官司,气得老眼错花:就那点还不够塞牙缝口粮田眼看都要被人家占走了,今后的日子还怎么混啊?
就在这时,武藤经资征集令到了,他大喜过望,把几乎长了霉的吃饭的家当翻了出来,洗洗刷刷,带着自己仅有的四个郎党,兴冲冲的就奔向博多。一路上许多豪门大族对这支装备、规模都可怜得跟叫花子同个水平的队伍指指点点,掩鼻而笑。他倒也不在意:我竹崎季长誓死要抢一番枪的荣誉,到时候要让你们刮目相看!
竹崎季长与从九州各地赶来的数万武士就在这样的骚动中渡过了大战前的最后一夜。
十月二十清晨,元军开始发动他们想象中的最后一击。然而,文永之役的这最后一战却没有留下详细的明确记录,后人只能靠支离破碎的记载努力地去拼凑出这一日的战况,却始终象丢了许多张碎片的拼图一样,无法还原其原貌。
元军以博多为核心,从东到西分数个登陆场登陆,核心地区分别为箱崎、百道源、今津。其中,百道源一线为高丽将领金方庆统领的高丽军;以后来的战况来看,箱崎方向的指挥官应为刘复亨;今津地区的前敌指挥官无从考究,就权当是没怎么露过面的洪茶丘吧。
日军方面的总指挥官为武藤经资、武藤景资和大友赖泰等人。
日军似乎没有半渡而击的习惯,都在一边象没人事一样的围观,任由三路元军从容上岸,排兵布阵。当元军擂起战鼓发动进攻时,没经过这般阵仗的日军战马受惊,咴咴的到处乱跑,日军花了好大的力气才平复了初期的混乱,向元军射出一排鸣镝,随后向元军的方阵发动冲锋。
蒙古人的骑射天下无敌,虽然此一批元军成份复杂,而且以步兵为主,但是他们的弓箭并不差到那里去,射程足有日军的两倍,可以在日军的打击范围之外从容的直射敌人,而且据说箭头上还涂有毒药,伤人即死。
日军虽然在书上经常号称什么骑冲锋啥的,事实上拥有马匹的人并不多,郎党们大多还是光着脚丫子跟着武士们的马屁股后面跑步进攻,进攻速度与冲击力都不强,待到自己能有还手之力的时候,兵力已经损失极为惨重。
侥幸没死的日军冲至离元军数十步之遥时,元军盾阵一闪,后面跑出无数的人,向日军发射一大群黑呼呼的东西,呯呯的在日军队伍中轰然作响,四处烟雾弥漫——日方称元军带有一种叫“铁炮”火药类兵器,这应该不是几百年后织田信长使用的那种“大规模杀伤武器”。要知道世界上第一支突火枪也就只在十几年前由南宋人发明,在实战中除了吓人外没有什么太大的效能,应用不广。这“铁炮”,应该是用烟花筒一样的装置发射出来特制的大号鞭炮类的土制手榴弹之类的玩艺,除了能把人炸得灰头灰脸外,真正的杀伤力也不怎么的强。
日军由于长期游离于东亚格局之外,此时的军事理论还很落后。各御家人之间相互不隶属,平时各管各的,没有什么配合,也没有什么编队。平日武士接受的格斗、骑射训练可以提高个人的战斗技能,同一家族的武士团也可以一起训练组团、救援,总体上却只是一盘散沙。在指挥上,没有信号,无法勒令进退行止;情报的沟通不畅,无法及时根据战况调整兵力、进攻方向。
据说日本此时还流行一骑讨,就是大将之间单挑的战法:双方纵马出阵,大喊一声:“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来者何人?本将不斩无名之辈!”,对方通了姓名,然后在两军挥刀对砍,被砍倒者送人头,给敌方给功,这种情景在日本的古籍中比比皆时。
然而,在抄书者看来,这多为罗贯中式的文人的想象而已,战例不能说没有,却不应带有普遍性。如果这是普遍战法的话,御家人的伤亡比例应远高于普通郎党才是的,事实上并非如此;对夜袭、火攻、牛火阵等描写,也证明武士们没有都采取这种很英雄主义却傻兮兮的战法。即便日方的战斗不高明,也不至于原始到这个地步。
日军的对手却是几乎不间断的打了近百年仗的蒙古军队,即使是高丽军队,也在与蒙古人的几十年战争的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具有丰富的战略战斗素养。以金鼓指挥军队进退,以旗帜指挥军队攻击方向,那支部队要投入战斗,那支部队需退后诱敌,那支部队要从侧翼包括,布局井井有条,指挥有序。军队的编制、兵器搭配同样的远比日军合理,远射、近伤、防护、近支、支援有明确任务分工,一线的百夫长、千夫长经验老道,捕捉战机的能力同样是日军御家人不能项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