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北条执权(四)
北条时赖随后把北条重时从六波罗叫回来当连署,跟自己作搭档,打破了其祖父建立起来的镰仓“民主制度”,形成了以北条重时为首,北条政村、金泽实时、安达义景为辅的自己的领导核心,随即开展了以改善御家人生活条件、调整改善司法诉讼、集权于北条氏为目的的政治改革。
北条时赖时代的镰仓仍保留着评定众,但是,随着后藤、藤原、千叶、三善、三浦等传统镰仓大族的衰落,评定众的成份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元一二四九年(建长元年),镰仓的评定众共有十四人,北条氏占有四席;类似大江广元性质的明经、明法系的“知识分子”占了七席,这些人对政局的直接影响力极微;而原来最多的有力御家人系仅剩下伊贺光宗、宇都宫景纲、安达义景三人。就连这三人,都是与北条氏有极深渊源的。
可见,此时的评定众已经不再是平衡各方力量的机构,镰仓的权力基本上操纵在北条氏的手里,北条氏已经完全彻底的成为了镰仓之主。
事实上,此时评定众的权力也已经被大大的削弱了。评定众原本属镰仓大小事务的议事机构,但是它的作用慢慢的被以执权为中心的核心要人会议——寄合所取代。
“寄合”,源于当年宫骚乱时北条时赖所召开的关于如何处罚作乱者的秘密会议。在时赖执政年代,它还只是当镰仓遇到重大事件时才由执权牵头召开的会议。在今后的岁月里,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直至最后把评定众架空。
公元一二五一年(建长三年)年底,发生了了行法师、矢作左卫门尉谋反事件,背后的黑手又指向九条道家、前将军赖经等人。北条时赖也不管是真是假,他需要的只是个理由,于是,年仅九岁的现任将军藤原赖嗣也被请回了家。
九条道家继前几年被罢了关东申次之职,现在又被后嵯峨上皇趁火打劫地发文痛骂了一顿。又急又怒又又惊上火的道家在这般双重打击之下,登腿翻眼,嗝屁着凉,吹灯拔蜡,就这么死掉了。前将军赖经、赖嗣也在五年之后的一二五六年去世,道家的其它子孙在镰仓的建议下,大多被流被罢,显赫一时的九条家从此一蹶不振。
驱逐完了“摄将军”,北条时赖请来后嵯峨上皇儿子宗尊亲王,当上了“宫将军”。
捣鼓个宫将军来当傀儡,是北条义时那会就有的想法,只是当年的后鸟羽上皇不肯合作,镰仓方面才被迫放弃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转而跟朝廷拍起了板砖。现如今的后嵯峨天皇却是北条泰时一手扶持上来的,吃人嘴短,身板子硬不起来,镰仓一提意见,他就慌不迭地答应了。
由于社会矛盾的尖锐,到北条时赖时代,各类纠纷案件非常的多。普通百姓控诉地头、庄官、领主的案子自不必说,御家人之间相互倾轧,大鱼吃小鱼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所以,无论是中层,还是下层,都有强烈的打官司的要求。
与群众日益增加的诉讼需求相较,镰仓政权的司机机构已远远满足不了要求。由于镰仓政权在地方没有设置案件审理机构,所以到镰仓打官司申冤的人据称多得象天上的云霞,打官司难已经成为了难题,有人甚至在镰仓一等数年也排不上期,等打完官司回到家,老婆都跟别人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条时赖为了给评定众找点差事做做,便成立了前面所提到过的引付制度,形成流水线的审理过程:主审官根据原告的诉状,向被告询问案情,并根据双方的供词作出判断;如果单凭这样还无法作出裁决,就召集原告、被告双方当堂对质,根据两方的答辩辩明是非。
镰仓诉讼制度的改革被视为北条时赖的“仁政”之一。
为了减轻武家对自己日益集权,“被剥政治权力”的不满,巩固武家政权的执政基础,北条时赖还着手解决减轻御家人的负担。取消篝屋役,便是其中一个举措。
篝屋是设置在京都各处要道,担任守备、警戒、缉拿山贼海盗的哨所式机构,由担任京都大番役的御家人承担(京都大番役与镰仓大番役是御家人轮流在京都和镰仓执行军事、警察工作的义务性军役)。篝屋的设置对保持近畿一带治安形势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也增加了御家人的负担。
公元一二四六年,在解决宫骚乱后不久,他决定取消了上一代执政设置御家人的篝屋役,改由六波罗探题麾下的近畿武士负责;一二四七年,他又将御家人的大番役服役期限由六个月缩减到三个月;最后还宣布,在朝廷的“法院”打官司输了的御家人有权地向镰仓的“法院”提起诉讼。
在安抚民众方面,北条时赖也做了不少文章。他限制有力御家人、地头对中下级御家人和百姓的盘剥,制止有权势者吞并土地;要求地方严肃打击新兴的恶党,禁止以赌博为业的游食好闲行为;采取重农抑商的措施,制定平抑物价的政策,控制货币的流通;在诸国设置苦问使,倾听百姓的意见,打击地头贵族们的不法行为;禁止奢侈浪费,在全国实行禁酒令,禁止造酒,在在镰仓搞宣讲活动,集中捣毁酒瓮。
北条时赖晚年,镰仓还制订了新制六十一条,由于它是在弘长元年颁发的,所以亦称为弘长新制。
北条时赖的故事远比他祖父的多,据说他多次微服出巡,在陆奥等地区深入基层考察工作,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还打救落难的英雄好汉;又据说他生活十分清廉,他妈不得不亲自给儿子糊房子等等,标准的八荣八耻标兵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