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后鸟羽上皇的野望
对镰仓内讧最高兴的还不是北条氏,他们身处漩涡中心,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还没有时间和心情来欣赏自己的得意和高明。
最高兴的人是后鸟羽上皇。在京都里准点收看镰仓幕府的这一场持续十几年的拳击大赛已经成了他的众多爱好之一,看得兴奋时还高喊:“对,对,就这么打……左勾拳,……直拳,直拳啊,唉,都叫你用直拳了……哈哈,这回你死定了吧,站不起来了吧……哎哎哎,你看这人怎么那么耍赖啊,居然用猴子掏桃的龌龊招数……裁判,裁判,犯规,犯规,这还不吹吗?……”等等,有时第二天上班时还比划着头一天晚上看到的经典招式,害得近臣们以为他在梦游。
据说北条政子与北条义时当初招将军时,原本想在王族之中物色的,最好是后鸟羽上皇的儿子们:后鸟羽上皇似乎如今是直来越难讲话,让他儿子当将军,他对自己儿子总算能客气点吧?
由是,在源实朝被刺的头一年,北条政子曾与藤原兼子进行商谈,约定如果源实朝去世若是无后,则由后鸟羽上皇的儿子赖仁亲王或者雅成亲王任将军,搞个“宫将军”的新名词,密切双方的关系——藤原兼子是后鸟羽上皇的奶妈,在继丹后局朝廷里另外半边天中的重要人物,后鸟羽上皇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宫将军”的设想,是由后鸟羽上皇想出来然后派藤原兼子去沟通也有相当的可能。后鸟羽上皇或者想通过宫将军的设置来扩大王族朝廷在镰仓的影响,争取和平解决镰仓问题;镰仓这边心里自然也有小九九,甚至可能有大阴谋,当下一拍而合。
事情果然似是商量好的似的,这边一谈妥,第二年源实朝还真的死了。后鸟羽上皇却没有依约行事。他大抵看清楚了镰仓的权力格局,知道就算派自己的儿子去当将军也改变不了什么,将军那位置是个火坑,儿子不中用吧,送过去给人当猴来耍于心不忍;儿子太能干吧,又怕他掉脑袋,自己却奈不了镰仓的何。何况,自己始终要对镰仓动手的,日后父子怎么相见?镰仓打着将军有皇族的血统杀到京师夺取自己嫡氏的江山又怎么办?那傻呼呼的农村大姐北条政子将天下一分为二,在儿子的兄弟之间造成分裂,引起纷争,自己可不能学她那样。
于是后鸟羽上皇当下一口回绝了:舞刀弄枪的事儿咱不会,镰仓还是另选高明吧。
后鸟羽上皇在战乱动荡中长大,也算是吃过不少苦头,勉强算得个忧患之主吧。他兴趣爱好十分广泛的主子,擅长创作和歌,是当代著名歌手,多次在京城开过演唱会,跟源实朝惺惺相惜;他还喜欢自己打铁,做刀匠,据说天皇家的十六瓣菊纹便源于他打造的武士刀上的花纹,还据说他跟一文字则宗也切措过技艺;对大伙儿都流行的佛教,他当然也笃信不疑,后来被流放时还出了家。
除此之外,后鸟羽上皇还喜欢各项体育活动,足球游泳网球高尔夫加砍人技术,凡是贵族运动,无一不会,无一不长,精力充沛,是雄心勃勃要做大事的那种高层次人材。
他的皇位是抽签抽来的,他的兴趣也很广泛,但这些都不妨碍他对王族利益的忠诚。作为镰仓初期的天皇,他还没有把**当享受的习惯,铲除镰仓,重建皇权是他的梦想。他自己一边打刀时一边吟:“人有可爱时,亦有可杀可恨时。世事乱纷杂,恩怨情仇难如意,空留烦恼心上袭。”,或者他心里想的是如何把手中大刀,砍掉镰仓那伙子抢了自家盐油酱醋米的山大王的脑袋吧。
为了对抗镰仓,他首先除掉与源赖朝有密切关系的九条兼实,随后实施院政。他大抵也认识到现在的官僚制度与藤原家的摄关政治其实上是养出一大批只浪费食物的米虫,除了大粪以外什么要生产不了,所以他大力进行政治改革,整顿院厅机构,清理殿上人,企图建立效忠于王族的官僚阶层;在政治上积极进取,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想方设法的增加朝廷的政治实力;对镰仓采取了渐进的强硬政策的同时,改善对武士的待遇,给近畿武士与对镰仓有异心的御家人恩赐土地,收卖人心;又增设“西面武士”,希望增加自己的军事实力等等。
后鸟羽上皇的这一系列措施,虽然没有能改变了朝廷在与镰仓对抗中的弱势地位,却也在一定程度恢复了朝廷的活力。能做到这些,已经算是不容易了。平安时代以来的公卿政治实质上已经走入了死胡同,它的症结不在于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上,而是在人事与权力的分配上。只会投胎投得好,不管你是天才还是蠢材,都能混个高官当当,十几岁高中还没毕业,就当了左右大臣,那些满脸青春痘的小伙子们能做出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