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十六 开创幕府(二)

后白河法皇一改自己的叛逆精神,对这位军头如此客气的原因倒也不复杂。一来是见过那么多位军头,学乖了,习惯了把**当享受;二来呢,源赖朝虽然要另起炉灶,但对他和王族、公卿们礼数不缺,掏个人的腰包给自己搞装修,建房子,那份土特产也挺厚的(“沙金八百两,马百匹”,反正是打劫来的,源赖朝也不会心疼。)

人家会做人,自己不能不识相,另眼相看那是必需的。

但是,若以此为据认为两人亲密无间、坦诚相对那可是大大的有问题了。后白河法皇不太可能对一个要跟自己抢饭吃的人毫无戒意,因此始终不肯封源赖朝为大将军;源赖朝也大概不会对自己口中的“天狗”兄有什么敬意,以辞官表示不满,双方不过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和谐,给对方的面子而已。

建久三年(公元一一九二年)三月,后白河天皇驾崩,没有人再能迫他在文件上不情愿签字盖章,也没有人还能把他当人质再呼来唤去了。在他治下,乱事纷纷,接踵而来;五年的源平合战,不知道损了多少人的性命,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无家可归,城头王旗变,民命如草芥,“权移霸府,始自法皇”,是公家政权的一大罪人。

然而这一切又怪得了他吗?他虽名义上是二条、六条、高仓、安德、后鸟羽等五代天皇的院政施行者,在接踵而至的军头刀剑下,能出于其本意院宣大概没几条。他的阴谋诡计确是不少,但“阴谋诡计”都是为了夺回王权的努力而已,谈不上什么错误。潮流如此,大势所趋,就算是把秦皇汉武置于当时的情景,又能改变得了什么?

当然,如果史料没刻意丑化他的话,这位爷的生活确实糜烂且奢侈。可奢侈不是指责皇帝的理由,中外历史上能称得上清廉的帝王又有几个呢?

在后白河法皇生前死后,源赖朝将礼数做到十足,“法皇从冬违豫,赖朝斋戒,日读法华经,又奉剑马于石清水恳祷焉。”;法皇死后“又盛修法会,又置湢舍,令行旅居民纵浴一百日”。

一边心里暗骂别人是天狗,一边表面做得毕恭毕敬。做好人不容易,装做好人更是不容易啊。

同年七年,第一次有了自主权的后鸟羽天皇发布命令,任源赖朝为“征夷大将军”。

这道任命正式结束了平安时代,武士阶层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岁月,持续六百多年的幕府统治时代拉开了帷幕。崇德天皇“取民为皇,取皇为民”的誓言,终于在源赖朝的手上得以实现。

幕府,原指大将军行军打仗时设立指挥所的营帐。不过,源赖朝当然没有闲情雅致整天跑到野外去设一个营账去发号施令,幕府实质上是他老人家办公室,随后演化成武士政权的代称。因为源赖朝所建立的这个武士政权是以镰仓为中心的,所以,这个政权亦被称为镰仓幕府;而镰仓幕府存留的时代,自然而然地被称为“镰仓时代”。

源赖朝吸取了平氏的教训,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准备接收京都烂摊子的打算,从自己公司开张大吉之日起,就开始走一条不寻常的路。

他公司的第一个机构是侍所,由和田义盛担任第一任别当。侍所本来是管理朝廷大员要人的警卫人员的机构,源赖朝在此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职责。由于当时主要任务是打仗,所以,侍所的职责除了管理御家人外,还要起承担起警察治安等功能,在战时则作为最高的军事参谋、指挥部门。

由此看来,侍所实质上等于公安部加国防部的角色,相当于业务部吧。

随着源赖朝公司开始涉足各方面的业务,真正能体现镰仓作为一个政权的机构出现了。公元一一八四年,源赖朝请来了大江广元,担任自己新设立的公文所的别当。公文所处理的自然不止是公文,还包括源赖朝公司的各项日常行政事务,包括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行政管理、财务税收、基础建设等等工作,类似于国务院的职能,算是公司办公室的功能吧。

之后,源赖朝又建立了一个叫做问注所的机构,由三善康信当执事。这个机构主要负责的司法、诉讼、审判等业务,等同最高人民法院的地位。

源赖朝的中央大体上就是由这三个部门组成,依靠这三架马车分别行使军事、行政、司法权力。日后的各位将军虽对其略有改动,却终始这般的粗犷。与律令制下的朝廷相比,朝廷的职责部门多且烦杂,象餐桌上的雕花,精美且繁杂,中看不中吃;镰仓政权的机构象大碗的红烧肉,卖相不好,却让人过足肉瘾,效率与朝廷的机构大是不同。

只有一个中央政府,管理不到地方的幕府当然不能称之为政权,源赖朝必须把自己的势力伸向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他的方法自然就是我们前面说到过的设置“守护”与“地头”了。

守护原名总追捕使,是一国之内总捕头的角色,干的是军警合一的活儿。不过,他是镰仓的官儿,朝廷自然不会给他发薪水;镰仓也懒得搞那么繁文缛节,为给手下发薪水,增加个什么工资科。源赖朝手一挥:给你们政策,你们自己搞自收自支去吧。

于是,守护们都当了地头。

所谓地头,原来仅是指庄园的实际管理者,你可以把他看着庄官的加强版即可。他负责管理庄园的所有业务,组织生产,征收、上缴租税,维持治安等等都是他的正常业务范围。欺凌百姓,调戏民女啥的要看个人兴趣爱好了,组织上是不会干预的。

这就是源赖朝给守护们的政策,也是给自己的政策(他自己就是全国总追捕使和总地头)。一国或者数国之中只有一个守护,地头却有可能有无数个。所以守护肯定是地头,地头不一定是守护。

无论是守护还是地头,前提条件都是必须成为源赖朝的御家人。

“御”是对他源赖朝及后世将军们的称呼,将军们又称手下的武士为“家人”,这两个释义组合下来,顾名思义,御家人就是听从他老哥命令的武士的意思;而建立在土地分配方式基础上的幕府将军与御家人主从关系的制度,则被称为“御家人制”。

在御家人制的规定下,“家人”作为源赖朝的家臣为他打工、打仗、交税,这种义务称为“奉公”;源赖朝及后世的将军任命御家人为地头,承认这些人祖传的土地的合法性或者给他们授以新的领土,或者承认他们为一国或者数国的守护,这称为“御恩”。

给御家人分配土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旧社会”里就庄园领主,现在投奔了源赖朝,源赖朝在他的衣领上签了“本领安堵”四个字,手续就这么算完了:“既然你服从新政府的领导,你还是回家当你的领主去吧。”

“要记得按时交税喔!”,末了大江广元会在边上来这么一句。

另外一种就是原来家里没有多少地,或者根本就没有地的,源赖朝便将打土豪没收来的平氏及其手下的土地分给了他们,这叫“令浴新恩”:手下跟自己打天下,千里杀人只为财,这点甜点还是要给人家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是要被打屁股的。

“要记得按时交税喔!”,末了大江广元还会在边上冷冷的来上这么一句。

由此看来,幕府政权的实质,就是通过由上而下的御恩和由下而上的奉公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治联盟,由这个联盟来实现其从上而下的统治的。

御家人的数量并不多,每国最多不过数十人而已——要知道御家人是有资格到镰仓开会,有座位的。要是全国的武士们都成了御家人跑到镰仓去开什么全会之类,只怕伙食也安排不下来。

那么,其他的武士们怎么办?

解决的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作为御家人的旁枝,跟着御家人一起干活。御家人的嫡系就称为本家(惣领),自已统领一帮家人郎党;旁枝一族以本家为尊,也带领一些家人郎党,大伙儿跟着本家替镰仓打工,一块混饭吃。

御家人制是在富土川之战之后开始实施。当时,因富土川之战立功而受赏的北条时政、武田信义等人成为了第一批御家人。随着源赖朝的军事征服的展开,御家人制也推行到整个日本。

御家人制的出现,标志着公家政权逐步的失去了对日本的统治权力——朝廷管不住人家的帽子,也管不了人家的袋子,想要人家的脑袋瓜子人家又不肯给,您说这还怎么管呢?——武士们今后吃的是武家的饭,打的是将军的工,经济、政治、社会的地位不是一般的提高,而是极大的提高。武士有了积极性,当然更加卖命的帮源赖朝砍人了。不消说,源军战斗力的凶悍,也应与此有关。

与御家人制同时产生的是武士道,它是确保御家人制运行的基础,类似于武士的人生观、世界观、行动指南、教条、道德规范与上下之间不成文的契约,也可以说是将军要求武士们树立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因为武士道这一词是在江户时代才归纳总结出来的,所以抄书者暂时不准备在一个无论怎么深考都有人不屑的说:“你对武士道又了解多少?敢在这里乱发表意见?”的问题浪费太多的键盘寿命,个人也认为如果刨去其中残暴、血腥、狭隘之外,武士道在许多方面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然而,事实上残暴、血腥、狭隘是跟武士道割裂不开的,理不清,斩还乱;儒家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本意出于各种要求大多被歪曲后灌输进武士的道德规范里,这注定它是一种不人道、无大局观、虚假的道德规范。甭说旁人,即便是日本有资格张扬野心的将军、大名们对此也不以为然——尽管他们象工资基本不动的领导们一样的日日讲,天天讲,要求属下遵循武士道。但他们还是时时刻刻的盯着自己顶头上级的位置,背信弃义,勾心斗角,以下克上的权力斗争大戏拍了一部又一部,还乐此不疲,也不怕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27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27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