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源平合战(二)
按源赖朝的本意,不打则矣,要打就打大的,遂搞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令武田信义提前穿插,从富士川上游迂回,包抄到平军的背后;自己则在正前方发动进攻,两军夹击,要一口吃掉平维盛的七万人马!
就算是吹牛皮,源赖朝吹出来的人马也要远多于平氏的军队,其战斗力也不是半路拉壮丁拉来的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如果此计得售,平维盛绝对插翅难飞。
然而,就在他计划发动进攻的前一天晚上,武田信义的部队正在迂回之际,吓动了一群正在酣醒的野鸭。那些野鸭在惊扰中,吓得到处飞窜,乱扑翼翅。
平维盛的军队早就成了惊弓之鸟,一听到上游有动静,营中谣言四起:“敌人来袭啦!”,“我们被包围啦!”。
不知道谁第一个开跑,不多时,平氏的大军就成了雪崩之势,人呼马嘶夺路。七万多人马,除了基本部队之外,逃得所剩无几,平维盛和高层将领想弹压都不知道拉谁好。
平维盛毕竟武家后代,见到此状,梗着脖子不肯跑,要杀身成仁。
副将藤原忠清急得直跳脚:这位小爷,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还能打下去吗?脑袋砍下来是很疼的,知道不?你小子死了是小事,我把领导的孙子扔在前线送死,自己独自跑路的话也难免被砍一刀。你丫的赶紧给我上马,滚蛋!
在藤原忠清等人的生拉硬拽之下,平维盛只得极不情愿地抓上马背,落荒而逃。
源赖朝原来正在养精蓄锐准备明天的血战,突然听到对岸乱轰轰的呼叫声,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心里赞叹道:平氏的统帅果真牛气,在这般劣势之下还敢打夜袭。
待知道平氏的大军被一群鸟吓跑了以后,他啼笑皆非,心想吃不到肉捞口汤喝也行吧,便派饭田家义父子统兵渡河追击,结果是连口汤都没喝着。平维盛的凌波微步也实在是了得,三下五下就闪得人影都见不着了,实在是让人五体投地。
富士川之战后,源赖朝冒进的老毛病又犯了:咱趁不战而胜之威“逐北向西”,速战战决如何?
平广常、三浦义澄极力反对:敌方虽败,筋骨未伤,贸然进攻,胜算不大。何不先摆平后方的佐竹议政叔侄,平定后方再说?
源赖朝思虑再三,同意了。他令武田信义、定田义定分守骏河、远河前线,自己则统兵东还至相模。
就在这个时候,源赖朝的弟弟源义经拉着一大批奥州武士,前来镰仓与源赖朝会合。当然,这位小弟现在拉帮结队来找老哥,是为助拳而来,暂时还不是为了和老哥打架。
二十几年没见的两兄弟相见(其实两人就没真正见过),分外激动,源赖朝引援当年源义光辞掉公务员的职务,毅然下海,召集各国驴友去助源义家的故事来比作今日兄弟重逢之义。这使得政治手腕还相对稚嫩的源义经十分高兴——其实,源义经只听懂了一半。源赖朝确实是感激他的兄弟之义,却也含蓄地告诉源义经:小弟,这里我才是老大,我是家主,老老实实跟我走才好做兄弟,想搞啥分廷抗争的话,兄弟面子也不给!
只可惜源义经没听明白,等他明白过来之后,已经是来不及了。
源义经这段日子过得不如老哥风流快活,他先是跟着母亲在仇人的家里过了三、四年。四岁的时候,他母亲与平清盛生下了女儿。平清盛可没有清原武贞那般的雅量,一直把他当成仇人儿子养的,怕带坏了自己了女儿,就把他送到乡下。
当源义经长到七岁时,对其仍不放心的平清盛把他送入山城国的鞍马山寺当和尚。于是,在他老哥兴高采烈地泡妞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弟弟正在陪着光头他念经。
好在小伙子年纪轻轻,却也懂得奋发向上,除了必修的佛经佛理处,还天天苦练武艺,熟学兵法。
时间一晃,十年即逝。虽说平治之乱时,源义经刚出世,对事件没有啥记忆,家恨却长记在心,愣是不肯剃度,还发誓“必当翦灭平氏,以雪父祖之耻”。十六岁那年,正当是初恋的年龄时,他在金商吉次的帮助下和源赖政的养子深栖赖重一起逃往陆奥。
在九十年前的后三年战争之后,源义家被迫离开了陆奥,奥州的控制权落到了藤原(清原)清衡手中。朝廷公卿们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令他们头疼的陆奥地区的民族问题采取放任的态度,只要奥州藤原氏承认朝廷的威权,按时交纳租税,其它一切都好谈。
藤原清衡即以此为契机建立了自己的霸权,史称奥州藤原氏。奥州藤原氏拥有了外交、政治、贸易、军事、警察的独立大权,加上陆奥这里资源丰富,盛产黄金、铁器、马匹,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只要开发得好,昔日的穷山恶水也是大有可为的。
藤原清衡经过那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出落成一头精明的老狐狸。他在本地推行平和的政策,坚持黑猫白猫论论,以经济建设为纲,搞大改革、大开发、大发展,努力推进奥州和谐社会的建设。更难得的是,他不象那些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武家领袖那么的跋扈和暴横,是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他对朝廷摆出一片赤诚忠心样,不但按时交租税,还时不时的往上交纳好马黄金等土特产;对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公卿们,他恭敬有加,四处打点,以博取信任。
对于这么一个不惹事,见人就裂嘴扮憨厚,时不时不给自己送购物卡的老哥儿,朝廷一片称赞之声,都说这小子会做事,会做人,是前三百年后五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才,有他在陆奥,朝廷睡得香,过得安心。
在安定和谐的局面下,陆奥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藤原清衡家更是赚得个盘满钵满。他把自己的根据地平泉建成了一个大规模都市,蛮荒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成为末世中的一方净土。
藤原清衡去世之后,二代目藤原基衡、三代目秀衡过渡平稳,依照他的政策,保持与朝廷的良好关系,继续发展地方经济,闷声发大财。在其它地方纷争不断的时候,一向多事之地陆奥却保持稳定与繁荣,端是平靖。
源义经来到奥州的时候,奥州藤原家的当家人正是藤原秀衡。
由于源义家是藤原家的恩主,藤原氏对故人的后代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收留了源义经,送衣送物送房子送美女。除此之外,他还对源义家进行严格业务培训那是少不了的。
在藤原秀衡的精心培养下,源义经在陆奥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武士。
源赖朝起兵之时,源义经二十二岁。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己急切的心情,在数请不允之后,他偷偷溜出了平泉馆,只身匹马前往骏河。
藤原秀衡没办法,只得令佐藤继信、忠信兄弟跟从他前去与源赖朝汇合:你们跟着源义经去,好好地维护他,就算是咱藤原家给他的一笔小小的嫁妆吧。
兄弟合流后,十一月初,源赖朝军攻陷常陆,诱杀佐竹义政,赶走了佐竹秀义,扫平了近接的后方。
他并没有立即挥军进击平氏,因为跟他地盘接近的还有两个人。并且,这两个人都不好惹的主儿。
一个当然就是在他弟弟在陆奥庇护人,藤原秀衡老大。
富土川之战后,朝廷派人去给藤原秀衡封官许愿,要求他攻击源赖朝。这位爷倒也不客气,把官位收下了,一兵一卒都没派出来!
从藤原秀衡一向以来的立场来看,按说他对已方没有什么敌意。但是,在利益面前,那怕是儿子老爸都没法相信武士家族里(源赖朝的老爸不是杀了自己的老爸和兄弟么),谁又能保证一个跟自己不过是一百年前有了点交情的家族能不从背后给自己放冷箭呢?
另外一个人叫木曾义仲。
如果说藤原秀衡敌友未明的话,那么这位木曾义仲的立场是明明白白的:不管现在怎么合作,他最终一定是自己的敌人。因为他也姓源,而且是源赖朝一系的绝对仇家!
木曾义仲其实就是当年被源赖朝兄长源义平所杀的源义贤的儿子,是侄子对叔叔家人屠杀下的幸存者,驹王丸。
大屠杀中,源义平叫手下畠山重能杀掉才二岁的他。畠山重能多少还有点人姓,下不了手,转折托斋藤实盛将他交到信浓木曾的被当地的村干部中原兼远收养。
源义仲长大后,便以其家乡的名称自名为“木曾义仲”——在这个时期,人们常常以家乡、所居住的地方取代了自己原来的氏姓制下的“姓”,木曾(源)义仲是个例子,武田(源)信义也是个例子,甚至连摄关的藤原家也开始叫“九条XX”,“近卫XX”起来了。作为血缘标志的“姓”已经不能维系了族人的关系,而以地域为基础的“家”才是本家武士们归属的团体,以后的岁月“源”、“平”、“藤原”、“橘”慢慢消失,变成了武田、北条、伊东等等一大堆杂七八糟的家名。其实质,打来打去,还是那几家人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