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二 外忧

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实现了分裂下的统一。日本并没有与宋展开如唐代般密切的外交,但是有宋一代,双方的商贸交往、佛学的交流来往不绝,在藤原道长执政的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僧人奝然、寂召等人先后入宋,增进了双方的了解;由于日本陆奥黄金的发现,日本也有了自己硬通货,加之天皇、贵族们对从大宋进口的奢侈品兴趣从未衰减,需求强劲,宫廷私宅里到处都有泊来的物品;日本也向大陆出口珍珠、水银等物品,致于逆差还是顺差,这就不知道了。

日本与宋的交往,不仅纯粹出于经济或者奢侈品的需要,还是基于对自身安全安全的需要。因为海那边过来的并不只是商品,还有影响日本安定和谐的东西。日本意识到自己无法独善其身,即使是不情不愿,也不得不打开一条门缝,以了解外界的形式。

这种影响日本安定和谐的“东西”就是海盗。

海盗,是一个很古老的贼业。在俺们中国,一提起海盗,首先想起的当然就是明代的倭寇,这些很生猛的日本人在中国沿海如入无人之景,甚至把他们的业务扩大到内陆上来,端是生猛——初期的倭寇确实以日本人居多,到后期,真正袭扰大明的倭寇却基本上以中国人为主,日本人为辅,据说至多是三七开——日本人三,中国人七。各派倭寇的头头大多是中国人,象汪直之类大规模的海盗集团的成份则更是五花八门,连蓝眼睛鹰钩鼻的万里迢迢跑来当外援的白种人也不鲜见。

其实,每一个拥有海岸线国家在历史上都受过海盗的骚扰,日本这种纯属海洋性的国家更加不能幸免——平安时代的日本并不见得穷。况且海盗本身就是穷人,因穷才去打的劫。对他们来说,每个人都有被其打劫的价值,至少他那个人就有价值——可以拿来当劳动力嘛。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难得?不就是人才么。

首先骚扰日本沿海的自然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肃慎人。这些家在现今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北海道地区的老兄们很早前就下海作了海盗,并不断地在日本沿海劫财劫色啥的。既便在阿倍比罗夫与及后世各代日本将领的打击下,也没有完全消停。

到七世纪末,新罗建国,日本沿海又多了一批经常性的访客——那就是新罗海盗。在新日关系中止之后,这种民间的“友好”来往持续了很长时间,到十世纪前后有越演越烈之势。究其原因,乃是因为彼时新罗分裂,国中大乱,无数人生活没有着落,便象下岗职工一样到处浪荡,最终毅然投身到海盗这一很有前途的职业,为日本的不安定团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肃慎人为祸的时代,日本主要被扰骚的地区是本州的西海岸线一带(那会儿本州北部还是虾夷人的地盘哩)。新罗海盗出现之后,重灾区则移到了对马、壹岐及九州沿岸。

按说日本在大宰府设有重兵,区区的民间武装毕竟不能与国家机器相敌,海盗不至于那么泛滥才是的。但这会儿日本旧的兵制已经过时了,将领的战略战术、士兵的战技、武器装备已然落后,对海盗作战,并不占上风。

更要命的是,日本人跟大明的政府一样,是防御方。作为防御方,无论你几倍于敌方,漏洞总还是有的,敌方可随时攻击你的漏洞,打完就跑。由于消息的传递、兵力的动员和集结调动、敌情的掌握在当时都是个难题。海盗入寇消息传到军队要一段时间,军队集结又需要一段时间,军队的开拨、移动远比几十、数百的海盗笨拙,当军队赶到人家早就跑空了。

《日本纪略》第一次指名道姓地提到新罗海盗入寇日本,是在公元八一三年(弘仁三年)的事。那次事件中,一百多新罗海盗跟日本人开片,杀死九人,抓走了一百多人。为此,日本朝廷加强了边检,并且恢复了大宰府的弩师编制。

公元八六九年,新罗二艘船来到博多港,抢了朝廷的贡品然后就溜走了,大宰派人去抢,无果。

以上还算是小打小闹,宽平五年(公元八九三年)五月、闰五月,“新罗贼”先后袭击肥前国的松浦郡和饱田郡,“烧亡人宅”。朝廷下令太宰府进行追剿,没有下文。

宽永六年二、三月,太宰府又报新罗海盗前来打劫对马岛。被“无果”、“没有下文”弄得焦头烂额的太宰府认为自己应付不为这局面,申请朝廷派将统兵来过来支援。宇多天皇对小小的新罗海盗居然敢摸的虎须很是恼火,朝廷即以藤原国经为主将,发北陆、山阴、山阳之兵,“备武具,选精兵,令勤警固”。

藤原国经就是反菅帮的长老,后来任大纳言的那位。当然这,时候他的官还没那么大,刚从参议提到权中纳言而已。朝廷给他弄个太宰府权帅的职务,这可是组织的提拔,而不是左迁——可他似乎也没走马上任,在京城里拿个遥控器远距离遥控。

新罗海盗并没有给将来的大纳言面子,同年九月,四十五条新罗海盗船袭击了对马岛。

这一次他们没有打劫到什么东西,反而吃了不小的亏,被对马岛守文室善友打得大败,“射杀三百二人。就中大将军三人,副将军十一人”,还被缴获了不少的菜刀锄头什么的打劫必备品,可谓了作了笔大大的亏本生意。

据说这一伙新罗海盗有二千五百人之多——这些个数字估计掺了不少的水。然而,不管注不注水,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能够及时掌握情报,掌握主动权,积极应敌,小股的海盗还是真的敌不过正规军队的——当然,这只是指小股海盗而言,如果碰上维京海盗的话,还当抄书者没说过,咱不跟那么横的主斗气。

最让俺愤青们丢脸的是“遗贼中,有最敏将军三人,就中有大唐一人。”——出国就好好出嘛,居然还要当打劫犯,真是给国家抹黑啊。说实在话,这些个时代黄海这一圈里,当海盗的中国人还真不少。

朝廷被太宰府报来的数字吓了一大吓,二千五百人可不是小数字,如果全部压过来,对马、隐岐的是对付不来的,于是赶紧命令出云、隐岐两地恢复烽火台制度,并加强防备,在壹岐、对马设置了镇守府,专门负责本地的防卫。

又过了数十年,高丽建国,半岛上的海盗生意更加兴旺发达了——因为日本人把渤海国叫成高丽叫惯了,所以对高丽方向的海盗还是称为新罗贼——公元九九七年(长德三年)、九九八年之间,似乎是为了庆祝新世纪即将的到来,高丽海盗(也有人说这些人跟一零一九年来的那档子是一伙的,只是日本没能留下人家作客,所以一直以为是高丽人做的而已。)横扫了九州各地,筑前筑后萨摩壹岐对马等地都受到了海盗的袭击。奄美岛的南蛮人也加入了趁火打劫的行列,被虏走的老百姓有数百人之多,九州沿岸,一片狼籍。

对南蛮人的袭击,日本朝廷加以还击,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拉锯战,在萨摩加强了防备,造成的危害不大;但是对高丽海盗的袭击,日本朝廷似乎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除了加强防卫外,只有向祖宗祈祷,说日本乃神国,敌国之船不战即沉等等云云,并且大骂新罗(高丽人)为“蕞尔新罗,凶毒狼戾”,“挟奸年久,凶毒未悛”等等云云,过了许多嘴瘾。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2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2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